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社那些事:墨甜如糖
作者:李红梅


1920年早春,29岁的陈望道从上海回到家乡义乌,一到家,就埋头清理起后院的一间柴房,这让他的母亲十分不解,问他,他只是笑着说,自己要在这里住一段日子,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看着母亲满是疑问又欲言又止的表情,陈望道忙安慰道:“母亲不必担心,我只是要写点文章,您只负责我的三餐,不叫人打扰我就是了。”母亲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

其实,陈望道所说的重要事情是两周前邵力子交给他的任务,请他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获法学学士学位,回国后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又应陈独秀之邀,到上海编辑《新青年》,并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因此,陈独秀、邵力子等都认为他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最佳人选。

一间柴房,半边堆着柴火杂物,另半边就是陈望道临时搭起的一块木板,算是书桌,人就坐在一捆稻草上,累了就倒在稻草堆上睡一会,就这样,对着英日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开始了不眠不休的翻译工作。陈望道的母亲见儿子几天不出门,有些担心,幸好每次端来的饭菜倒是吃得干净,柴房门口那一来一往的饭菜是母子俩这些天里仅有的交流。有一天,母亲隔着窗户看到儿子,吓了一跳,才几天没见,儿子胡子拉碴的,瘦了不少。心疼不已的母亲回到厨房,包了一些儿子从小就爱吃的糯米棕子,又端了一碟白糖,放在门口。过了半天,母亲在门外问陈望道,粽子好吃么?糖够甜么?陈望道在里间应道,好吃,甜。看到窗外的母亲,陈望道特地抬头冲她笑了一下。这下可好,母亲望着他哈哈大笑,只见陈望道吃了满嘴的墨汁,样子十分可笑。原来,译书太投入的陈望道把墨汁当成了白糖,用粽子蘸了吃,还说很甜。母子俩隔着窗户大笑一场,而那时,闭关已久的陈望道已经基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再经陈独秀和李汉俊两人的校对,当年8月就在上海首次出版印刷100本,一售而空,再版,又很快售空;它像一股清风迅速吹遍大上海,吹遍全中国。

2019-10-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望道——别人翻译的是书,他翻译的是一把给中国的钥匙
陈望道千秋巨笔传真理,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
【“四史”课堂】信仰的力量 | 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原来是这样出版的
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
他是最早的党员之一,后来想回归,主席说:不必讨论,即刻办理
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准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