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捉火鳝
作者:赵雪棣


      入梅以后,闷热潮湿的天气不断增多,还会隔三差五地打几个雷,下一场倾盆大雨。这个时候,墙角边的蚯蚓、树根旁的蛤蟆、水田里的田鸡(青蛙),告诉聪明的乡下人,正是黄鳝频繁出没的季节,雷阵雨过后的夜晚是捉火鳝的好时机。

      回想起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与同村的伙伴赵五龙晚上一起到田野里捉火鳝的情景,既有碰到“黄梢里鞭”(一种蝮蛇的俗称)时的惊恐,又有夹住比拇指还粗的大黄鳝的喜悦。那种乐趣,非经历者无法体会到。

      捉火鳝,就是捉黄鳝。为啥要叫捉火鳝?笔者理解,那是因为捉黄鳝要靠一个柴油火把照明,而且这个火把是捉黄鳝的主要“设备”,所以就顺着叫捉火鳝。柴油火把制作很简单,取一块旧棉布叠成椭圆状,再用细铁丝将棉布绑在事先准备的一米左右的铁杆上。因为铁杆导热,拿火把时一般戴个手套,或者将铁杆的上半部分插进竹管内,这样使用时就不会烫手。

      捉火鳝还有一个关键的工具叫“鳝夹”。这是一把由三块竹片合在一起,有锯齿的“大剪刀”。主要工具准备好了,捉火鳝的条件也基本具备,最后只需要向队里的拖拉机手讨一小桶柴油,然后背起父亲平时捉鱼用的箩头就万事俱备。

      一切准备就绪,选一个虫鸣田鸡叫的晚上,我和同伴赵五龙穿上雨鞋,开始在乡间的水沟和稻田里行走。这时候稻田里的秧苗刚刚移栽,正是黄鳝出来觅食的辰光。捉火鳝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一人在前举火把拿鳝夹寻找黄鳝,一人拎油桶背箩头紧跟在后。寻找黄鳝也是一门技巧,很多时候,第一时间找到的不是黄鳝,而是一条吐着红芯子的赤链蛇。雷阵雨过后,也是包括蚯蚓在内的“蛇虫百脚”出没的时候。田鸡要吃蚯蚓和小虫,田鼠正躲在田角落伺机捕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水蛇、青梢蛇、黄梢里鞭等各种蛇类也在后面等待时机。蛇看到田鸡,就会突然出击一口咬住,碰到大的田鸡,因为一口吞不下,蛇会先用蛇身把田鸡盘住慢慢勒死,然后吞噬。这一现象在我们乡下叫“蛇盘田鸡”。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弱肉强食,生生不息。

      当我们捉火鳝先碰到蛇时,处理的方式是,放过水蛇、青梢蛇这些无毒蛇,碰到黄梢里鞭就立马用鳝夹夹住七寸地方,用火把烧死。这种蛇在吴江农村是最毒的蛇之一,尾巴末端一寸呈黄色,背上的颜色跟蛤蟆背部一样呈灰暗色。

      最开心的是在稻田、水沟里发现一条条慢慢蠕动的黄鳝。赵五龙是捉黄鳝的能手,他发现黄鳝后就立即让我帮他举一下火把,用两只手张开鳝夹对准黄鳝的头部轻轻夹住,因为夹重了会把黄鳝夹断。做副手的我立马放下箩头取出篾斗将黄鳝收入囊中。赵五龙还知道,一般晚上8点过后洞里的黄鳝开始出来觅食,越是粗的黄鳝,出来时间越晚。而且粗黄鳝出没的地方是在乡下坟墩头周围的水沟里,它潜伏得相当隐蔽,警惕性特别高,有时候只在鳝洞口伸出半个头,当发现有亮光时会很快缩回洞里。有一次,我们壮着胆子来到一个闪着磷火的“鬼地方”,真的发现了一条两斤左右的黄鳝。赵五龙轻手轻脚拿着鳝夹,看准时机快速出击将黄鳝夹住。那一刻,喜悦已经冲淡了恐惧。

      经过两个小时兜寻,箩头里的黄鳝已经装满,油桶里的柴油也快见底,我们的鼻子里也被柴油烟熏出了一层黑色。于是,带着满满的成就感,我们踏上了归家路。红烧黄鳝、冬瓜咸肉鳝筒汤,美味的佳肴可以吃上好几天。

      2020-07-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旧事之十五:逮黄鳝
这是什么鱼?它的背部青灰色,肚子白色,像蛇又似黄鳝
石蛙
钓鱼时身后嗖嗖的响,转身一看后退三步!
怎样能捕捉到泥鳅黄鳝
黄鳝饲料中添加蚯蚓的比例如何掌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