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颗仁心,连起“两江”杏林,千里之外,演绎盛医精神



有一群医生,他们跨越数千公里,远离家乡,在贵州印江,为边远地区医疗事业默默做贡献。他们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暖心故事,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们奉献在当地,把医疗经验倾囊相授,培养一个又一个骨干医生,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他们填补了当地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将对口帮扶医疗事业落到实处。他们就是江苏盛泽医院派出的援印江对口帮扶医疗工作团队。

      2018年至今,江苏盛泽医院派遣至印江的专家共21名,开展手术936台,留下新技术新项目26项,开展学术讲座70余次,教学查房170次,示教手术192台,下乡义诊23次……


克服一切困难 管理扶贫

留下经验 留下爱和希望

2017年11月,吴江区与贵州省印江县签约健康扶贫结对。2018年4月,吴江区成立了由诸多医疗专家组成的援黔医疗队开展全面帮扶,其中,江苏盛泽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吴江区派出最多专家的医院。

在去印江之前,夏正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当地的生活。

56岁的江苏盛泽医院医务部主任夏正原本已在规划着退休生活,当他得知将成立援医疗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并担任吴江援黔医疗队队长、挂职印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从3个月的援助时间延长到一年,到二年,再到三年,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少情感与付出?又需要面临多少困难与苦楚?但是他都毅然扛了下来。给予这份坚持的动力是对印江这个第二故乡的浓浓深情和无限眷恋。

初入印江,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夏正身体带来了极大考验。除了身体需要适应环境,孤独、思念更是不时涌上心头。刚到印江县人民医院,夏正便深入走访全院各个科室、部门。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实实在在的帮助该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这是一场硬仗,绝不是走过场,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夏正暗下决心一定要打赢这场硬仗。

脱贫攻坚纪实书《决战沙子坡》的作者找到夏正,要他帮忙写一句话。他说:“决战沙子坡是印江县脱贫攻坚战的缩影,作为一名援黔医生,有幸见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将战无不胜。作为东西部协作健康扶贫的一名参与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愿在这里留下我的印迹。”这段话,也成为了江苏盛泽医院所有援黔医生的共同心声。

夏正带领的专家团队,就是一把万能钥匙,解开了医院的很多发展难题,为印江医疗事业带来了很多变化。印江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医院预决算制度的建立、肿瘤内科、营养科等临床科室的设置、科技教育科设立、中医康复科向康复医学科转型,中医院儿科、血透中心的建立等等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他默默地为当地医疗事业点起“星星之火”。

.

夏正只是江苏盛泽医院援印江对口帮扶医疗工作组中的一员,像他一样不畏艰辛,心系印江医疗事业发展的还有同院的21人。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从技术援助到理念更新,从医院坐诊到下乡义诊,运用自身精湛的技术为当地医疗水平带来丝丝曙光,谱写了“两江”杏林的一段佳话。

盛医各科医师 技术扶贫

显身手 热心肠 获好评

“杨老师,有一位31岁的女性,因异位妊娠入院,入院时因失血过多已休克,科主任又不在,我们很着急,你能不能看看。”接到急诊电话的杨美芳知道病人的情况刻不容缓,一边通过电话指挥科室人员抢救病人,一边冒着大雨往科室奔跑。经过2个多小时积极抢救,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手术,直到病人的病情逐渐平稳下来,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医护室里和衣而卧,第二天早晨又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去年5月,江苏盛泽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杨美芳到印江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3个月的帮扶工作。在帮扶期间,她率先开展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获得同行的高度赞誉。

6月15日,印江县当地一名4岁的男童不慎从28楼坠楼,送往印江县人民医院时生命垂危,经过医护人员52天的全力救治与康复治疗后出院。之所以能这么快让孩子康复,除了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全力付出之外,来自江苏盛泽医院援黔的主刀医生刘文功不可没。刘文为男童实施了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男童的脾粉碎性破裂、肝破裂、胰腺损伤。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挽回了男童生命。

“他是手术主刀医生,后期为了孩子的康复工作还特意延迟了两个月援助期。”男童的父亲在感谢信中说道:“谢谢所有的医护人员!正如网上所说,我们家上辈子可能是拯救了银河系,才会遇见这么好的你们。”

无独有偶,众多援黔的盛医专家们用一个个暖心故事,一个个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案例,赢得当地群众的一片好评 。

沈建锋主刀成功抢救一名第三胎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戴骏逐步完善了当地医院神经内科的科室管理;周炳荣主导开展了关节置换、PKP等数项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工作;沈卫忠帮助印江县人民医院的CT 室、MR室引入了三维重建、血管检查和增强扫描等医疗手段。在岗位上,多位来自江苏盛泽医院的援黔专家不断提升当地医院的技术力量。

坚持进村入户 公益扶贫

培养一支带不走“医疗队”

江苏盛泽医院援黔专家的精湛医术毋庸置疑,在夏正的认知里,专家们不是过来顶班的,把技术留下来才是关键。专家们定期开办“科内”、“院内”教学活动,结合实战案例,把最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

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让“盛医技术”深扎在当地是援黔专家们的共同想法。他们除了日常坐诊外,还积极参与所在科室的制度建设,通过手把手教、办讲座讲等方式,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输给当地年轻医务人员,帮助改善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帮扶不是流于形式。江苏盛泽医院援印江对口帮扶医疗工作团队围绕印江县医疗发展的需求,以系统性、重塑性帮扶为目标,以按需配置“组团式”帮扶为原则,坚持管理团队与临床团队相结合,制度创新与理念培育相结合,实行“组团式”帮扶,促进医疗水平整体提升,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他们一个一个乡镇跑,走遍了印江的17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训到每一个村医,使村医的急救能力和常见病的诊治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健康扶贫“全覆盖”的目标。

不仅如此,援黔专家团队还坚持下乡进村入户,参加各种义诊活动。每次下乡,专家们会尽量把患病村民都走访一遍,详细查看病情,一对一地指导如何正确看病。有一次在村里,夏正遇到一个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买了很多镇痛的药在吃,他耐心细致为患者解释:“不用吃这么多镇痛药,吃多了会伤胃,只要用护膝保护一下就行”。后来,他第二次去的时候,送了患者一对护膝,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群众后来到县城当面感谢。

几乎所有的援黔专家,都默默资助着一位品学兼优的当地学生。他们通过团县委助学帮扶,唯一的要求是不留名,并通过引进吴江慈善机构为沙子坡镇韩家管理区小学捐资捐物,捐赠物资包含书籍、运动用品、文具等,将全部用于韩家管理区完全小学日常教育活动,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支团队用医者仁心,以盛泽医疗技术之“渔”强印江卫生健康之“能”,通过持续派驻的帮扶,以大医精诚之“德”守印江百姓健康之“门”,通过情牵千里的互动,以援黔支医之“策”筑两地健康保障之“桥”。

作者:沈佳丽

来源:《吾爱盛泽》公众号

2020-09-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尚医疗:订单代表我的心
说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来历
【望安山文学】王金山|​|​人物专访:杏林夕阳别样红(外三篇)
医院院训征集稿释义
《感慨仁心在杏林》·七绝
2021五一假期印江、松桃自驾游(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