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百馆(33)苏州这所中学里,竟然藏着一个博物馆


       一提到校园里的博物馆,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高校中的博物馆,比如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苏州大学博物馆。

▲戳上图回顾

      但是你知道吗?咱们苏州还有一座博物馆藏在中学之中,那就是位于苏州中学园区校内的

西马博物馆

      这里是国内首家以湿地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里面什么样?展出了哪些藏品?……今天小编带你去揭秘!


“湿地教育”专题博物馆

西马博物馆设置在苏州中学园区校内,以其所在地理位置——原苏州工业园区斜塘镇西马村而命名,故称“西马博物馆”。

2010年开馆,在国内中学界是首家以“湿地教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孙轶青先生题写的博物馆馆名。

博物馆共分三层:

01
一层:生态馆

展厅中央通过大型沙盘展示苏州地区湿地分布情况,四周主要陈列太湖地区动植物标本。

02
二层:生活馆

还原了江南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及江南小镇风情三个场景。


03
三层:湿地文明馆

展品主要包括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及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玉器以及各个时期的陶器百余件,展品来自学校老师的私人收藏、校友捐赠或被授权。

这样的设计彰显了生态基础上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也反映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

从三楼往一楼看是不是还有点小震撼?

2011年西马博物馆录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录》,挂牌“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遗产保护与青少年教育基地”,加入了“苏州市工业园区文化名片”成员单位行列,并成为苏州市博物馆协会会员。

然而这样的西马博物馆,还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


师生们的“立体课堂”

西马博物馆里,汇聚了苏州中学师生通过近五年湿地文化研究的成果,亦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发展成果,集课题研究、校本教材、游学课程、综合活动为一体,涉及到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考古等众多学科知识。

在这座课堂里,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可感、可知、可触”的。

有时候是通过看展的方式,西马博物馆定期举办相关特展。



学生或者来访者可以通过亲身参观,跟随老师或者学生志愿者的讲解,了解相关湿地文化。

有时候是通过参与各种趣味十足的教育活动,西马博物馆引导学生开展各类主题情境探究活动。

▲文物修复活动

诸如“玉器鉴赏”、“古琴”、“古陶修补”、“博物馆志愿者双语培训”等契合博物馆展览本身的课程,常年以选修、游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在博物馆内开展,使得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文化中亮丽的风景。

▲良渚玉器鉴赏活动

▲文化遗址考察活动

学校借助西马博物馆,让“西马文化”催生文化自觉。

保护湿地

湿地之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了生存所必备的物质资源或是可以让人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其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

2005年以来,老师和学生一直关注校园周边的湿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逐步构建起“湿地文化”这一独特的校园文化,并将其渗透在校园规划、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学科建设、师生活动等方方面面。

唤醒学生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这是校园“湿地文化”建设的初衷,是一项长远而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了解本土文化

同样重要本的苏州本土文化,如湖东水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筑结构、饮食文化、水乡服饰、船头拳武术、文学与诗歌等,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对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承人类文明

再如,曾深埋在这片土之下的古代陶瓷器,良渚文化玉器等,是先民创造的璀璨文明,这些器物的背后是人类文明的传承。通过参观、学习,可以让我们对这些文明建立更深刻的认识。

西马博物馆为学校课程注入了非凡的影响力,截止目前,西马博物馆接待了约数万名来自各地的访客,其中不乏文博专业的行家,各地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等。同时,学校举办的游学活动正逐步向全社会开放,公众教育正在日渐成熟。

      你也想了解“湿地文化”吗?有机会不妨去西马博物馆逛逛吧!

2021年4月1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Z世代们下江南了!“姑苏城”凭这些迷住了大家……
考古博物馆玉器大赏【二里头玉器】(含微距)
除了园林,来苏州一定要去的15个打卡地!
辽宁省博物馆(红山文化玉器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中国文物
古玉微痕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