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泽渔业村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奏响富民交响曲
“小渔村”进阶新时代

   

渔业村八商区鸟瞰图。(王琛摄)


盛渔家园。(王琛摄)


渔业村新建综合大楼。


渔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鲍宇清摄)


       走进盛泽镇渔业村,这里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蓬勃生机。一边是井然有序、商贾如云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八商区,一边是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盛渔家园”小区公寓房,好一派经济繁荣、居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而如果将时光回拨到半个世纪前,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村民依水而居,小船载着全家到处漂泊,以捕鱼作为生计……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变,渔业村在党的领导下,寻求突破与改变,乘着时代的列车奔涌向前。看高楼拔地而起,看屋宇鳞次栉比,看经济腾飞……一个个历史瞬间,一个个高光时刻,渔业村带领着村民们一起绘就未来的幸福蓝图。

村民钱包鼓了 家庭欢乐多了

       褚老虎今年72岁,自1975年退役后,他便在渔业村村委会工作,曾经管过渔业生产,也管过学校,还造过房子,他是渔业村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之一。

       褚老虎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大多数以捕鱼为生,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对每天的捕鱼量算工分,到了年底结算拿钱,平时如果需要用钱,每人每月只能预支20多元。到年底,以一家六口都是劳动力来算,全家人加起来也就200多元,不宽裕。他说,村民们为了生计,都是活到老干到老,忙活一辈子,很辛苦。

       “要说现在的悠闲日子,那真是想都不敢想。”褚老虎感慨地说。2006年,村里建起了盛渔老年活动中心,2011年,退休后的褚老虎开始管理这个老年村民专属的活动中心。他告诉记者,该中心每天的人流量基本在100人左右。早上五点开始,就有村民陆续前来喝早茶,一直到早上七点半左右散场,平时村里还会邀请剧团来给大家唱戏,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

       在褚老虎心里,村民们能过上如此悠闲的老年生活,得益于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村委会将收益用在造福老百姓上。

       2020年,渔业村村级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村级集体资产超4.3亿元,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渔业村向村民发放近2000万元的福利。

       “凡是年满45岁及以上的村民,他们的养老保险由村委统一购买,所以现在村里的中老年人每个月最少也能拿个一两千元。钱包鼓了,我们的生活也无忧无虑,不用向儿女讨零花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就是幸福的晚年生活。”褚老虎笑着说。

       大到年终福利、住房补贴,小至水电煤、粮油补贴以及老年人补贴、学生助学金等,渔业村的村民享受着村级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去年,以一户三口人计算,每人年终福利平均达12000多元。

       “发展村级经济,增加集体收入,最终是为了让村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渔业村党总支副书记鲁国强说。

发展机遇多了 身上担子轻了

       每天下午3点,是渔业村里最繁忙的时段。商区内,门市部大门敞开,马路上一辆辆货车往来穿梭,将布匹运送到全国各地。商区每天吞吐着大量的纺织产品,吸引全国各地的纺织商人聚集于此,良好的经营环境也让一批新盛泽人在这里安家落户。

       伴随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发展,渔业村的外来人口已达3000人。村民们大多将房子出租,每家每户都有较为稳定的租金收入。村民张龙弟就是其中之一。

       十多年前,张龙弟就同周围的邻居们一样,腾出了家中的几间房用于出租。“现在,我家每年的房租收入就接近八九万元,让我们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他说。

       张龙弟今年57岁,年轻时同大多数村民一样,从事捕鱼业,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在纺织厂工作,后来又当上货运司机。由于身体原因,他不再开车,前些年在村里找到一份保洁的工作。

       早上六点半到十点半,下午一点到四点半是张龙弟的上班时间。他主要负责清理商区内路边的废布,以及一些大型垃圾。前些天的高温日,他也照样顶着烈日穿梭在商区的街头。“与其说是工作,倒不如说是想找点事做。虽然工资并不算高,但是有房租收入,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的经济压力,更何况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还能把钱挣了,何乐而不为呢?”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他和妻子每人每季度还有3000元的养老金,生活悠闲自在,最大的愿望就是28岁的儿子早日找到对象,成家立业。

市场价格透明了 村级收入增加了

       牢牢抓住时代的机遇,造就了如今繁荣的渔业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渔业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借助东方丝绸市场强大的纺织商贸业发展物业租赁,推动村级经济不断壮大。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渔业村共建造了1000余间营业商铺,八商区市场配套房2000余间。

       近年来,渔业村也积极谋求发展道路,推动村级经济收入迈向一个新台阶。2018年8月20日~23日,苏州市首例农村集体资产通过网络远程电子竞价形式实施拍租,盛泽镇渔业村在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上交易平台成功拍租了42个标的、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的新建商铺。

       渔业村会计杨水英告诉记者,目前,渔业村内所有的商铺都通过苏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竞拍,起拍价由相关专业公司根据周边商铺出租价格进行评估。对于租户而言,这样的竞拍方式能够让租金更为公开、透明,而对于村委而言,也能让村级经济收入实现有机增长。

       今年上半年,渔业村已经通过该平台,将村内303间商铺对外出租。其中,5月27日竞拍的一间位于舜渔路的商铺,从起拍价76638元/年,竞拍至195638元/年;6月7日竞拍的一间位于渔业村新建综合大楼内的商铺,从起拍价1791800元/年,竞拍至2626800元/年。另外,下半年竞拍的800多间商铺也在积极筹备当中。

融入市场更时尚了 村民生活更有奔头了

       上个世纪70年代,渔业村开始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村民洗脚上岸,实行养鱼、捕捞、种田相结合的外荡养殖生产模式。当时褚老虎就负责村里的建房工作。“一家五六口人能住上一间小平房已经是很不错的条件了,还有不少渔民造房子的钱都无力负担。”现在条件好了,百姓住的房子又大又漂亮。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所居住的房子是1996年建造的农村自建房,共有2层,约300平方米,这是以前的他所无法想象的。

       2012年,渔业村投入9000多万元建成的盛渔家园开放入住,改善了村民们的居住环境。

       上午十点左右,盛渔家园内的一条林荫小道上聚集着十多位老年人,60岁的老褚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好友相对而坐,身旁放着一杯茶,两人边聊边喝,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告诉记者,自从盛渔家园建成后,他便跟着儿子一起搬来这里居住。“我在这里住了八九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门口的路变宽了,停车位变多了,小区变得更干净了。去年,小区旁还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晚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散步的好地方,还能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玩,真是方便啊。”老褚说。

       2006年,盛渔老年活动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盛渔家园开放入住;2014年,渔业村乡风文明馆建成;2018年,盛渔新村雨污分流改造,目澜路修成并通车;2020年,渔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成;今年,盛渔家园将开启26台电梯加装项目建设……近年来,渔业村积极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让整个村庄更宜居。

       渔业村在造福百姓之路上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目前,渔业村综合大楼已于去年年底完工,总建筑面积4828.24平方米,整个项目已进入装修阶段,未来该综合大楼将设有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服务大厅、村民会议室、党建展示厅、集体经济创收项目等载体,进一步提升渔业村的整体形象,更好地融入盛泽打造的未来时尚城。

       渔业村以“乐居、乐业、乐养、乐享、乐活”为目标,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该村还计划建设盛渔现货面料交易中心、盛渔时尚街区、盛渔居家养老中心、盛渔文化馆等。同时,渔业村还积极融入到吴江高新区(盛泽镇)市场有机更新工作中,进一步激发辖区内市场的发展活力。“未来,渔业村将继续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鲁国强说。

       记者手记:如果单从经济角度出发,渔业村很早就带领着村民们踏上了奔小康的道路,并让人感叹于步伐之快,效益之高。在采访期间,我们既能在商区里看到年轻人拼搏的身影,也能在小区内听到老年人的欢声笑语。

       半个世纪以来,渔业村人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通过他们的话语,能够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显然,渔业村并不满足于当下,坚持在历史的浪潮中翻涌前进,谋求新的发展空间,让渔业村在富民道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作者:鲍宇清

2021-08-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个!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
力争村集体收入“村村百万”,路桥底气何来?
纸上旧故乡丨阡上村记忆
沅江万子湖村打造南洞庭湖湿地游客集散中心
【固本开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呼图壁有路子
上海这个村曾羡慕“穷村”,找准机会发力,村级可支配收入翻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