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标题

  本报讯(记者刘欢)在今天举行的庆祝中华骨髓库捐献突破1万例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宣传活动中,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慧玲透露,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量超过281万人份,为临床提供造血干细胞10000余例;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库,先后为2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世界第四大骨髓库。

  今天,中华骨髓库第10000例捐献者、来自福建的23岁女孩林彬彬来到了活动现场。“2015年初,歌手姚贝娜身患重疾救治无效去世,她在生命的尽头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光明留在了人间。那一年,我18岁,决定要做姚贝娜一样的人……”林彬彬说,2017年,在她大二时,登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今年8月6日,自己有幸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00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生命传递的任务我完成了,可我知道还有很多人能够和我一样为生命护航。如果未来有人需要帮助,我希望能够帮得上忙的那个人会是我,也是你,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今天活动中,中华骨髓库河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河南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黄伟与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这对曾两度“血脉相连”的“亲人”在相识6年后,终于相见。

  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受捐患者胡磊来自湖北,是一名80后,2014年3月,她在一次B超检查中发现肺部有积水,心包有积液。后来确诊为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晚期,病情非常危重。转院至北京陆道培血液肿瘤中心后,医生告诉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骨髓移植。

  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胡磊就幸运地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2014年9月6日,入移植舱的第17天,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进了她的身体。然而,在2016年一次复查中,胡磊的左腿膝盖下方有一块阴影,疾病疑似再次复发。当年那位供者再次为她捐献了淋巴细胞。

  这个人就是黄伟,一名水上救援队员,两人的第二次捐献,过程颇为曲折。2016年3月,黄伟再次接到通知,由于病情原因,需要他再次捐献淋巴细胞。他当即便同意了。然而,在捐献前的体检中,他却被查出血糖、血脂、血压等七项指标偏高,这让捐献不得不暂缓进行……想到远方那位患者正在焦灼地等待,黄伟心急如焚。在接下来的60多天,他暴走700多公里,游泳120多公里,整整减掉体重9.5公斤,直到体检复查全部合格。2016年5月,黄伟成功为患者淋巴细胞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4184和第4433例捐献者。

  今天,从2014年第一次完成采集、移植至今,经过6年的治疗,胡磊已基本康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她一直坚持做公益帮助更多人,还登记了遗体捐献。昨天,她现场送给黄伟一支钢笔。她说:“希望用笔去记录我们的故事,去鼓励更多人加入骨髓库。”本报记者 甘南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孩患癌后两次获救,恩人都是他!
爱心相伴,“救”在身边
湖南5位爱心人士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刷新了这项纪录……
大爱无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吕天节捐献造血干细胞
实拍骨髓移植全程:像输液一样
播撒更多“生命的种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