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标题

  ▌范春歌

  插图 王金辉

  有一年,我在拉萨,遇到两位旅行者。

  他俩知道我1989年就曾骑单车穿越中国西部,1994年只身中国陆疆万里行,那几年又开始走长江,说我是老资格驴友了,临别时,希望我留几句赠言。

  我说,就一句:在路上,记得经常跟你们的父母报个平安。

  当年我穿越西部时,还没有手机。和家人联系的方式,除了打长途电话就是写信。而在许多偏僻的地方,打电话也是一种奢望。因此就只剩下唯一的方式:写信。

  母亲牵挂我一路的安危,可我的行踪是流动的。出发前便约定,她把信寄往我可能要经过的地方的某位朋友那里。

  漫漫长旅,总有一封封家书在前方候着我。

  为了我路上走得安心,母亲的信里永远都是:家里一切都好。她永远挂念的是:在高原缺氧吗?衣服带够没有?病没病?路好不好走……从母亲的信里我还知道了,家里阳台上的葡萄当年结了好多挂果实;花猫生了一窝小猫咪;父亲的画作又入选了美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母亲,做了一辈子美术编辑。她在信里还不忘给我画各种草图,提醒我沿途拍摄图片时要突出的主题,要注意的色彩及构图。

  由于我沿途都要给报社发稿,母亲在信里还经常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指出我的文章哪些写得好,哪些存在不足……

  长路漫漫,见字如晤,仿佛家里的灯就这样一路闪耀在我的前程。

  有一次,我被大雪“封”在了西藏和云南交界的深山里,与外界音讯隔绝。母亲长时间接不到我的信,非常焦虑。

  她在信里写道:

  “昨天我才发走一封快件信,可是今天我又在给你写信了。因这十多天没有你的音讯,让家里人很是不安。

  我有时把困难想得很多很多,把险情估计得更险,有时又想起你临行时那么有信心的神态,好像所有的艰难险阻都会在你的脚下消失,可是仍然无法排解我深深地耽忧。

  在你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我很少想别的什么事情,只有一个念头,你能平安地回来。

  为了家人,你要时刻想着保重自己……记住,安全第一。记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或电报告平安!”

  母亲的这封信发到了昆明,而我没有如约去达那里。后来回到家中,才接到朋友辗转“发还”给我的这封家书。

  读了这封“迟来”的家书,走过千山万水的我在热泪盈眶的同时,也无比愧疚。

  因为,即使没有那场大雪,我也是时常违约的那一个。

  人一旦上路,就被远方目不暇接的新奇事物所吸引。起初还如约写封信或拍个电报向家里报个平安,但渐渐地,就像中了魔法,只顾沉耽于路上的风景,给家人的回信随着路的延长而渐渐稀落……

  母亲这封希望我经常报平安的信,我终身难忘。

  而今通讯变得极为便捷,可是,也常常遇到远行多日却和家人不通一点消息的驴友,很是为他们的父母难过。

  所以,便有了本篇开头的那一幕。

  愿天下远行客,游走在路上,都能心怀一盏家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安家书
10首诗词中的家书,是心中对家人的无限眷念
家书
秦国士兵的家书,两千年过去,读来仍热泪盈眶
家书诉不尽,多少情
古代书法家藏在书信中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