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评价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的调整?
调整专业构成,重构院校组成,打断教学延续,取缔民办大学。

52年开始的院系大调整,无疑是很多大学的心酸血泪史,比如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对于有些大学,连“史”都不存在了,比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震旦大学,对于另一部分高校来说,那是自己开始建立并高速发展的时期,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里面的中央大学历史,图片由缪老师拍摄)

概括点来说,从52年开始,一致延续到50年代末的院系大调整,一共做了4件事,一是打破建国前的大学开办模式,变综合类大学为专业学科类大学;二是取消了私立教育,原私立大学要么拆分合并,要么干脆取缔;三是集中办学管理权,从招生、教学、毕业、就业等等,全部统一管理。

第一件事,就是咱们常说的苏联模式的体现。在5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聘用了很多苏联的专家顾问,进驻国内,开始筹备教育改革,其实在1952年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立,基本就已经为院系大调整奠定了基调。将综合类院校拆掉,改建或者兴建专业类院校。

在院系拆分当中,建国前名震一时的综合类院校,基本难逃被拆分的命运,只是有的运气好一点,有拆分也有补充,有的就命运比较悲惨。

(现在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片由缪老师拍摄)

其中受损失最大的应该算是南京大学,7大学院只保留了2个,好在并入了金陵大学的院系。最让人觉得可怜的应该是厦门大学,被分走的院系都到了外地,连重聚的机会都没有,不像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将很多分走的院系又纳入了自己的怀抱。最励志的应该算同济大学,靠着自己的努力,被拆分后步步为营,重新蹿升。

其他像山西大学,拆除了一座211大学,自己到现在也不是211,河南大学,更是伤筋动骨,以他当时的实力,绝对全国一流之一,广西大学被拆的毛都没剩,过后重建。也算得上各有各的辛酸苦楚吧。

像学院路八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借由此次院系调整,迅速发展,成为了目前中国大学食物链的顶层。

(现在的复旦大学,图片由缪老师拍摄)

第二件事,建国前名震一时的两类高校,基本难逃拆分或者湮灭的命运,一类是大规模综合性大学,比如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等;另一类是私立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津沽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之江大学、岭南大学等等。

第三件事,统一管理。强调了理工农医的重要性,弱化了文史哲。很多人知道现在还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信仰四处宣扬,不知道是不是受此影响。此外,还规定了专业设置、人事任免、教学管理、招生权限等等,全部统一管理的制度。根式强调了政治教育在大学的地位。

(现在的西北大学,图片由缪老师拍摄)

综合来看,院系调整固然解决了一部分需要理工农医人才,迅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也客观上让全国的教育资源,在地域上变的更加平衡。可是,也打断了大学的教育延续性,通识教育沉没,很多师生被迫远赴他乡

从中立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院系大调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关注缪老师,关注缪老师,关注缪老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年前五个工学院,如今都是985,一所进步神速,位列第三
中国“最无私”的985,析出5所985和11所211如今依旧挺进全国前五
法治周末
985工程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
为什么选择南京大学?最新招生宣传片首发,让全球南大人给你答案!
新中国初期江苏高校的院系调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