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中医治疗常见病——痹证,如何辨别?

中医治疗常见病——痹证

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现代医学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中,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诊断依据

1、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受限,或者关节僵硬。

2、病前有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病史,或既往有关节痛病史。

3、常反复发作,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及季节、天气变化等有关。

4、辅助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黏蛋白等数值可升高;或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增高,抗核抗体阳性,血蛋白电泳r球蛋白增高;或X线检查示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以致两骨间关节面融合等,可有助于诊断。鉴别要点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证疼痛突出。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应首辨病证特征,以突然或者缓慢的自觉肢体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痹病的症状特征。游走不定,恶风寒为行痹;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为痛痹;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为着痹;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热,筋脉拘急为风湿热痹;关节剧痛,肿大变形,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为尪痹。

2、治疗原则

总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其大法,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病常用的祛邪之法,后期宜配伍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以扶助正气。

3、分证论治

(1)行痹

【证候】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防风10g,麻黄6g,当归10g,秦艽10g,肉桂3g,葛根10g,茯苓15g,生姜、甘草、大枣各6g。

(2)痛痹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乌头10g(先煎),麻黄10g,芍药20g,甘草6g,黄芪15g。

(3)着痹

【证候】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20g,苍术6g,羌活6g,独活、防风、川芎、桂枝、当归、川乌各10g(先煎),麻黄、生姜、甘草各6g。

(4)风湿热痹

【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减。生石膏30到50g,知母10g,甘草6g,粳米10g,桂枝10g,防己12g,生薏苡仁30g,木瓜10g。

(5)痰瘀痹阻

【证候】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肿胀,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舌质紫黯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方药】双合散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各10g,生白芍12g,陈皮6g,清半夏10g,白芥子6到15g,茯苓15g,竹沥6g,姜汁6g。

(6)气阴两虚

【证候】骨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甚则筋肉挛缩,形体瘦弱,低热,气短乏力,心悸,易汗出,或肌肉酸楚,疼痛无力,活动后加重,指甲淡白,头晕目眩,食少便溏,口干不欲饮,皮肤不仁,皮肤结节或瘀斑,舌胖淡或质红,或有裂纹,舌苔薄白或少苔,无苔,脉沉细或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人参10g,黄芪15g,桂枝6g,生白芍20g,当归10g,麦冬12g,五味子6g,生姜6g,大枣6g,甘草6g。(7)肝肾两虚【证候】痹证日久不愈,筋肉,关节疼痛肿大,僵硬畸形,肌肉瘦削,兼见腰膝酸软,脊以代头,尻以代踵,畏寒喜睡,手足不温,或骨蒸劳热,自汗盗汗,口渴不欲饮或饮不多,舌质红或淡,苔薄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法】培补肝肾。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杜仲、牛膝各10g,桂枝6g,细辛3g,当归、生地黄、生芍药、川芎、人参、茯苓各10g,甘草6g。

4、针灸疗法主穴:颈关节用大椎、天柱、风池。肩关节用肩髃、肩髎、肩贞,肘关节用曲池、曲泽、手三里,腕关节用阳池、阳溪、养老、外关,指关节用八邪、合谷、后溪、中渚,髋关节用环跳、阴陵泉、委中、大肠俞、秩边,膝关节用膝眼、昆仑、悬钟,脊柱关节用华佗夹脊、大椎、腰俞。配穴以行痹加风池、血海、膈俞;痛痹加肾俞,关元,湿痹加足三里、商丘,热痹加曲池、合谷、大椎。刺灸法用泻法,痛痹和湿痹应重视灸,中强度的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推拿治疗

上肢关节: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立在体侧,上肢自然下垂,掌心朝下,以掌按揉肩及上肢起手;上肢外侧用小鱼际,重点是腕关节;一指禅推或指按揉上肢穴位,如肩井、肩、天府、侠白、手五里、肘部6穴、手三里、孔最、支沟、间使、内关、外关、腕部2穴、合谷、内劳宫;捏拿、拉推,击拍上肢外侧,搓抖上肢;患肢上举,轻轻按揉上肢内侧,搓抖上肢;然后,患肢上举,弹拨手阴经,阳经,搓抖上肢;按揉阳池,然后分推至阳溪,阳谷、按揉、捻搓、摇扳手指,指八邪穴,合掌击掌根下。

下肢关节:患者仰卧位,医者站立,下肢用掌按揉起手;小鱼际大腿前侧、外侧,掌背大腿内侧,小鱼际膝关节,踝关节,小腿外侧掌背;指按揉下肢关节周围的穴位,如髀关、伏兔、阴市、风市、梁丘、血海、膝眼、委中、委阳、解溪、商丘、丘墟、照海、申脉、太溪、昆仑;在关节周围运用推挤、弹拨、捏拿、击拍、摇扳等手法反复操作,重点是膝关节。

护理

痹痛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关节活动,纠正病人姿态和体位,以有利于恢复健康,对于四肢功能丧失而长期卧床者,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褥疮的发生,对行走不便者,应提防跌仆。居处应通风,干燥,向阳,保持空气新鲜为宜;床铺须平整,被褥要干燥,轻暖;避免睡卧当风,汗出受邪,出汗较多者,须用干毛巾擦干,应及时更换被汗湿后的衣被。宜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滋腻之物。用药后要注意观察疗

效和不良反应;使用外用药时要注意有无痒疹或水疱等不良反应。预防痹病的预防,一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二是应当注意防寒、防潮,汗出当风。高寒地区和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注意预防外邪侵袭,一旦感邪应及时治疗,决不可贻误病情;痹痛发生后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痹症分型解析
痹症的文献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疗?-中华网健康频道
痹症
中医内科学——痹病
&治疗膝关节炎的特效几个外敷内服方和针灸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