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中医柳毓泉经验——胃病两则(反酸、关格)

反酸

胃窦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酸严重症

柳某,男,32岁,1993年1月27日诊。

患者胃部不适、吐酸已6年。胃镜显示:胃窦炎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日因饮食不节,病情加重。主诉:心下痞而灼热,喜打呃,吐酸严重,腹鸣,脉细弦,舌暗红苔白厚。辨为脾胃不和,胃失和降,寒热夹杂之痞证。

拟半夏泻心汤加味:黄连10g,干姜10g,黄芩10g,太子参10g,炙甘草5g,赤芍10g,吴茱萸5g,乌贼骨10g,蒲公英15g,象贝10g,三七8g(研粉吞)。

3剂。1月31日复诊。服药后,胃酸显减,灼热除,再进3剂,打呃、腹鸣诸症若失。

按语: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患者由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序,胃气上逆故心下痞喜打呃;脾胃运化失职,水湿下渍于肠道则肠鸣;舌暗红苔白厚,心下灼热,为寒热夹杂、久病有瘀。半夏泻心汤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剂,正与患者病证相合,故投之立效。或问既然方证相对,何以还要加味?盖患者吐酸严重,而酸为肝木之味,须兼顾治肝,故临床常用左金丸加味(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乌贼骨、川贝母)以治酸。但对顽固性反酸,上药效果仍不显。据田德录教授多年临床观察和探索,须在制酸药中再加赤芍、三七活血化瘀,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格

腹中大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肠梗阻)

吴某,女,34岁,1991年5月19日诊。

患者突发阵发性腹痛伴呕吐,送当地医院急诊。入院检查:腹胀明显,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叩诊呈鼓音,不排便,不矢气,体温36.8℃。X线腹平片示:肠管充气,扩张,并见多个液平面。诊断:急性肠梗阻。建议手术治疗。因病家慑于手术,转中医诊治。症见急性病容,面青白,腹胀大,腹部有包块或条状物突起,出没于上下左右攻冲作痛,手不可近。脉沉迟紧,舌淡、苔白滑。证属腹中大寒,中阳失其健运,阴寒凝聚,肠道阻塞。其症状与病机颇与《金匮要略》大建中汤证所描载的:“心胸中大寒痛,吐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相合,

遂拟大建中汤:川椒、红参各10g,干姜15g,饴糖30g。服1剂后,腹中雷鸣,泻下清稀便,腹痛大减,连进3剂,竟获痊愈。

按语:

肠梗阻属中医关格、肠结范围。其病机为邪阻中焦,通降不行。关键在一个“塞”字上,因为中焦为气机升降的通道和枢纽,一有阻塞,升降顿息,出入俱废,则出现痛、呕、胀、秘四大典型症象。致塞之因有寒凝气滞,火热郁闭,湿阻中焦,虫团内结,食积血瘀等等,病因不同,治各有异。本案为中焦大寒,阴寒凝滞,肠道阻塞不通。故治当“治寒以热”,以温通为法。

大建中汤大热又大补,能大振中阳,荡寒通降,梗塞故自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读伤寒-173
怕冷却又容易上火?可能是上热下寒!中医1个千古名方帮你搞定!
中医临床常用的几则泻心汤使用之异同
生姜泻心汤
每到饭后就腹中雷鸣,医生:这是寒热互结心...
生姜泻心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