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维之道】电厂启动过程中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热机部分

系统准备

危险点

收工措施未恢复

控制要点

不存在禁止启动条件,各试验正常。

1.气动阀及电动阀进行开关一次。

2.各油站双电源进行切换试验。

3.各油站进行联锁试验一次。

凝结水系统

危险点

超压、滤网堵、水位过高、跑水

控制要点

1.检查关闭凝汽器底部汽侧放水门,以及凝结水系统放水门关闭。

2.启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水位不要太高,补水阀存在一定内漏。然后用除盐水泵向凝结水系统注水,注水放气要缓慢彻底。

3.启动凝结水泵前要先投密封水、冷却水,保证再循环正常。

4.混床入口温度应小于50℃。

5.凝泵滤网堵应综合判断。

投运辅助蒸汽系统 

危险点

管道振动、冲击

控制要点

1.充分疏、放水,暖管期间阀门操作要缓慢,切忌操之过急造成管道振动。

2.疏水阀稍开,以防汽机房反汽量较大。

3.邻机辅汽连箱要注意冷再阀门开度维持辅汽连箱压力,以防汽源大幅波动,同时注意#2高加运行正常。

投运循环水系统

危险点

水锤、跑水

控制要点

1.投运前检查循泵蝶阀坑内排污泵工作正常,循环水、工业水侧放水门、放气门关闭,防止系统跑水。

2.循环水管道必须充分注水后启停,防止水锤。保持循泵轴承润滑密封冷却水畅通。

投运开式水系统

危险点

跑水

控制要点

1.启动前保证最小通路,检查各系统开式水侧放水门、放气门关闭,防止系统跑水。

2.启动泵前注水放气应彻底,泵本体放气。

投运闭式水系统

危险点

泵憋压、系统跑水

控制要点

1.系统充水,闭式泵进出口门,闭式水冷却器闭式水侧进出口门开启,且闭式水箱在高水位再开泵。

2.启动前保证最小通路。

3.闭式水箱水位设定尽量不高于1400mm,凝结水系统正常投运水质合格后,将补水方式切至凝结水。

投运主机润滑油系统

危险点

油位、油温、油质、联锁保护

控制要点

1. 启动前保持油箱高油位(约+50mm以上),油温正常(及时投停电加热器)。注意虚假油位(负压)的影响。

2. 系统阀门检查正确,备用冷油器备用良好。

3.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充油时检查系统无漏油、渗油现象,根据油位变化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4. 启、停直流油泵正常。

5. 投运顶轴油系统时,检查备用泵有无倒转现象,有无渗漏现象,顶轴油压力是否正常。

6. 投盘车前先投入密封油。投运盘车时检查电流、偏心度等情况,一般在12A,如高查顶轴油压等。

7. 系统热量少,润滑油温调整要缓慢,要全过程监视、调整。

8. 油净化装置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注油,投运后应加强巡检,防止跑油。

发电机定子水系统

危险点

压力、温度、流量、水质

控制要点

1.联系化验水质合格。

2.注意各阀门状态正确,特别是反冲洗回路门关闭,汽端、励端放水已关闭。

3.泵启动前试开关压力、温度调节阀开启正常。

4.检查各系统正常,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调节正常。注水结束后,水箱水位应稳定。

5.检查备用泵出口门已开启,泵不倒转。

6.检查冷却器无泄漏,投入冷却水。

各辅机润滑油系统

危险点

油温、油压、油位、联锁

控制要点

1.检查油温、油压、油位正常,及时投停电加热器,冬季应提前投入,防止闭锁设备启动。

2.备用设备启停试验正常,联锁控制方式正确,冷油器投运正常。

主机送轴封、抽真空

危险点

管道振动、轴封汽带水、轴加风机打水过流

控制要点

1. 送轴封前确认轴加水封注水完毕,并保证注水阀一定开度,确认轴加疏水至7B低加。

2. 送轴封时管道要充分疏水,低压轴封四个疏水罐疏水旁路要保持全开,无存水。

3. 送轴封时,要快速把低压轴封温度提高,防止大量积水。

4. 主机轴封投入后,启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关闭真空破坏门并进行注水,检查真空破坏门旁路关闭。

5. 轴封投入后应定期检查主机各轴承回油观察窗是否有水珠,否则,降低轴封压力。同时严密监视盘车电流及主机各轴承温度。

6. 真空系统投入后检查各负压侧疏水、放气关闭,应用手试探负压敞口门看是否吸气。重点排查汽泵密封水,特别是凝水压力波动后,如吸气,尽快关小密封水回水门使轻微溢流多级水封重新注水。

除氧器加热

危险点

水位、加热

控制要点

1.启动凝泵上水时,应协调好其它各用户。除氧器初始上水控制在1900mm即可,太高加热后会迅速上升而溢流。联系化学除氧器加药。

2.除氧器加热应充分疏水暖管:开启辅汽至除氧器电动阀后疏水,微开辅汽至除氧器进汽调门(7.5m),疏水十多分钟后逐渐开大辅汽至除氧器进汽调门。手动控制调门开度应缓慢,防止逆止门突然开启,以及管道剧烈振动。

3.水位水温合适后给水泵缓慢注水放气,水温高时必须先投给水泵机械密封水冷却水。

投运EH油系统

危险点

油温低、阀门位置不对应

控制要点

1.油温低时提前启动加热器,尽快提高油温。

2.EH油泵为柱塞泵,开门启动。

3.油箱油位正常、包括蓄能器等系统阀门位置正确,

4.检查系统各压力指示正常,无漏油、渗油现象。

5.备用泵备用良好,各方式及联锁正确。

6.EH油循环泵运行时冷却才起作用。再生泵应运行。

给水泵组启动

危险点

水冲击、超速、倒转

控制要点

1. 全开辅汽至小机供汽手动门。

2. 开启辅汽至小机进汽手动、电动门,全开蒸汽管道疏水门,就地微开辅汽至A、B小机进汽电动门,注意管道不振动,A、B小机自动主汽门前温度与辅汽温度一致时全开辅汽至A、B小机进汽电动门,方可进行小机冲转工作。

3. 给水侧充分注水放气,注意在给水泵注水前一定要投入机械密封。最小流量阀全开。启前置泵前投小机润滑油。启电泵时电机冷却水门确认全开。

4. 小机利用辅汽进行冲转,尽早投入四段抽汽(要充分暖管)。

5. 小机挂闸,冲转升速至1000r/min,监视各参数正常,暖机至缸温100℃以上,确认前置泵出口压力正常,泵无汽化现象,偏心稳定后升速至2800 r/min,注意排汽温度上升情况,及排汽缸减温水前后手动门状态。

6. 小机运行时应确保辅汽压力稳定,当辅汽压力过低造成调门逐渐开大时,应注意设定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别,及时调整压力正常,防止超速。

7. 给水泵并、解泵时(特别是与电泵相并、解)操作要仔细,注意流量、压力等参数,防止抢水、压水。

8. 备用泵发生倒转时,按规程规定处理。

9. 电泵、汽动给水泵启动后注意监视最小流量阀情况及各运行参数。

10.  电泵启动后注意10kV及400V设备(火检风机、油泵等)。

锅炉上水清洗

危险点

上水速度太快、跑水、太长时间不见水

控制要点

1、 按锅炉上水及冷态冲洗操作票对系统全面检查。

2、 按规程规定控制上水温度、速度、时间。

3、 上水过程中,加强就地检查,及时关水冷壁放空气门。

4、 长时间不见水,应对系统全面检查,除氧器、给水系统、受热面疏放水门状态等。

5、 开式清洗合格、BCP过冷水投入后才能启泵

6、 炉水水质不合格严禁回收,锅炉冷态清洗不合格严禁点火,汽水品质不合格严禁汽机冲转。

7、 调整给水时兼顾给水旁路调门,不能只调给水泵转速。

投邻机加热系统

危险点

运行机组掉真空

控制要点

1、 严格按照操作票进行。

2、 开启邻机加热阀门时,要注意运行机组真空变化。

风烟系统投运

危险点

抢风,喘振

控制要点

1、 启动空预器前,确认导向轴承、推力轴承油位正常。空预器应提前试转以便早发现问题。

2、 风机油站油温低时及时投入电加热。

3、 风机启动前,先查逻辑,以免延误启动时间。

4、 风机启动前,并注意风机油泵运行方式,两路电源正常。

5、 风机并列时,尽量在手动控制方式,加强电流、进出口温度参数监视,以防风机进入不稳定工况。

6、辅汽至空预器吹灰暖管至吹灰器前。

炉前油系统投运

危险点

漏油、憋压、冲击

控制要点

1、 炉前油系统必须在锅炉吹扫完成、吸风机运行正常、炉膛负压正常以后投运。

2、 投运后必须全面检查系统,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处理,油压应<>

3、 微油点火油压控制在1.2~1.8Mpa之间。

燃油母管泄漏试验、锅炉吹扫

危险点

条件不满足

控制要点

提前准备吹扫条件,以防延误时间。

锅炉点火、升温升压

危险点

爆燃、MFT、二次燃烧、燃烧不充分、升温升压率控制

控制要点

1、 锅炉复位后,必须在10分钟内投入一对油枪,以防延时需重新吹扫。

2、 提前投入C磨暖风器。

3、 锅炉点火前,应开启高低压旁路。

4、 锅炉点火前,必须确认火焰电视冷却风正常。

5、 投运油枪和制粉系统,必须就地观察着火情况。

6、 油枪投运时,必须控制好燃油压力。以免因油压低引起OFT保护动作。同时注意监视调整炉膛负压。

7、 油枪投运,尽可能均匀。

8、 点火后及时投入炉膛烟温探针,将PCV投自动,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并就地确认吹灰器工作正常。

9、 加强监视空预器进出口烟温。

10、保持锅炉送风量维持在30~40%。

11、按规程规定控制升温升压率。

12、按规程规定及时关闭有关疏水放气门。

锅炉点火后

危险点

开启疏水气动门

控制要点

1、按规程规定检查所有机侧疏水门开启或投自动,特别是主、再热蒸汽管道、抽汽管道、蒸汽阀门疏水开启。最好在点火前确认。

2、慎投减温水,保持减温后蒸汽过热度,防止水塞。

制粉系统投运

危险点

跑油、汽温波动

控制要点

1、 热一次风温达到150℃时,可将C磨一次风由暖风器切至热一次风。

2、 磨启动前,应提前将油系统投入运行。如果磨煤机油站油温低,可先投电加热运行,油温控制28~45℃。特别是冬季,应避免跑油。

3、 磨煤机启动后及时打开煤仓至给煤机闸板门,并就地振打落煤管。

4、 制粉系统启动尽可能先下中层。

5、 磨煤机启动过程中,注意监视调整炉膛负压、一次风压,以防大幅度波动。增减燃料量要缓慢、均匀,以防水位、主再热汽温、壁温大幅度波动。

6、 磨煤机启动后要进行充分通风暖磨。磨煤机出口温度达65℃以上时方可启动给煤机加煤。磨内有粉时风量调节应特别小心。

7、 磨煤机初始启动后,出力较低且变化较大,应保持其对应的油枪运行。

8、 磨运行勿将磨油站方式切就地,防止油泵跳闸。

高压缸预暖

危险点

缸温、暖机速度

控制要点

1.高压缸第一级缸温低于130℃时,进行预暖。冷态启动时,预暖时间长(2~3小时),应尽早提前安排进行,最好在点火前抽真空后执行。

2.确保满足暖缸条件,预暖管道应彻底疏水。仔细调整进汽门和疏水门。

3.注意温升率和缸温差在规定范围内,缸胀、差胀、偏心度正常。

4.当汽机高、中压缸第一级内上缸内壁金属温度达150℃,保持该温度至汽轮机冲转前;逐渐关小压力调节阀,确认高排逆止门应关严,高压缸内压力控制在500kPa以下,但不得超过600 kPa。

旁路系统投入

危险点

水冲击、系统方式

控制要点

1.投入旁路前充分暖管,以防水冲击。旁路尽可能自动方式运行

2、旁路系统的操作应协调好与锅炉燃烧、给水的关系,防止参数大幅度波动。

旁路投运后

控制要点

1、 加强机炉协调,控制汽温、汽压以及升温升压率。

2、 若汽泵运行,由于汽泵转速对过热器减温水压力影响较大,为防止过热蒸汽温度大幅度波动,应避免大幅度增减汽泵转速。如需大幅度调整时,应提前通知调整汽温人员做好超前准备。

高压调门室预暖

危险点

温差

控制要点

1.高压调门室温度低于180℃,主汽温度280℃时,进行预暖,温度较低时应尽早安排。

2.汽轮机复位后,确认高中压主汽门、调节汽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3.在DEH基本控制画面“阀壳预暖”对话框内,按下DEH基本画面上“阀壳预暖”,在弹出界面上点击“暖阀启动模式”,点击“投入”投入阀壳预暖。

4.检查#2高压主汽阀开启约11.6%。检查汽机转子不应被冲动,盘车运行正常。

5.调节阀阀体外部金属温度≥ 210℃或预热达1小时,按下停止按钮,结束阀壳预暖工作。

汽轮机冲转、升速

危险点

冲转参数、暖机

控制要点

1.按规程规定检查冲转前各系统、参数正常,确定合适的冲转参数。旁路流量合适,以免流量过小时提前关闭或过大时超出旁路设计容量。

2.冲转期间尽量保持锅炉侧各运行参数正常,旁路系统调门动作正常。

1、 按规程进行冲转操作,检查各阶段参数正常、状态指示正确。

4、800   r/min进行中速暖机。3000 r/min定速时应检查TOP、MSP运行情况,停运后检查不倒转,对比以往前箱处油压。并做好标记。

5、升转速期间监视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正常,按规定记好缸温、振动等参数。检查后缸喷水投运正常,以免排汽温度异常升高。

6、注意调整主机油温。

7、低压缸轴承处有振动声音时,应对低压轴封管道充分疏水,建议在投轴封时微开疏水。

8、保持凝汽器真空在-89~-92kPa,不宜过高,以防轴系振动大。

并网带初负荷暖机

危险点

氢温高、放气不充分

控制要点

并网前氢冷器注水,充分排气,并网后立即投运。检查定子水运行情况,发电机各参数稳定。

升负荷

危险点

水冲击、缸温

控制要点

1.  疏水气动门在对应负荷时应关闭。

2.  发电机内氢气应根据负荷情况及时补充。

3.  负荷升高时关注轴封压力,及温度的变化,出现异常时根据规定及时调整。

4.  投运高加,充分疏水。操作应仔细,监视参数要全面。要协调好高加投运顺序,注意各疏水门动作情况,可暂时利用危急疏水门以尽快稳定水位。注意开启高加水位显示、保护等管道的手动门,以防误动、拒动。高加投运后危急疏水门一定要投自动。投#2高加时应缓慢,不要影响太多负荷。

5.  尽早投入各自动调节,投入CCS方式。

6.  冷凝水箱疏水品质合格后回收,必须确认冷凝水箱高水位,同时关注真空,发现真空降低时,及时切至循环水回水。

7.  转干态应在280MW左右完成,保证给水稳定,防止干湿态来回转变。

8.  主给水旁路调门与主给水电动门切换时应缓慢,防止给水大幅波动。

电气部分

1

发变组恢复冷备用

所有接地刀、接地线及临时安全措施。

拉开接地刀闸、拆除接地线时应严格执行确认装设点。

对发变组系统全面检查,确保临时安全措施确已拆除。

励磁调节器、励磁变各风扇及辅助电源送电。

测量定子回路绝缘。

用发电机绝缘摇表测量定子绝缘前要化验定子水质合

格。

测量定子回路绝缘前应退出发电机定、转子接地保护。

励磁调节器

交流录波回路保险完好且容量相符、励磁系统冷却风

扇、灭磁开关控制电源保险及起励电源保险完好且容

量相符。励磁控制柜内CT、PT刀闸合好,整流桥及

控制器开关在“ON”位。开机前切换励磁通道。

封闭母线

发电机并网前2小时,退出封母热风保养,将

热风再循环投入自动。

2

发变组恢复热备用

发电机碳刷、滑环

检查发电机碳刷活动正常,无跳动。

发变组出口隔离开关

合发变组出口隔离开关前,应检查发变组出口断路

器确已断开、发变组保护投入正常,合上后,应

检查三相确已合好。

3

发变组与系统并列

发变组保护

发变组并列前应检查发变组保护无异常动作信号,

保护压板已按操作票投入。

氢气冷却器

发电机气体置换时投入氢气干燥器。  发变组与系统

并列前,应对氢气冷却器放气正常。根据实际情况

投入氢气冷却器。

不同期并列

1、发电机并列前,应在CRT中做相关参数(有功、

无功、定子电压、定子三相电流、励磁电压、

励磁电流)实时曲线,并有专人连续监视。

2、并列前检查确认发变组保护及同期装置无报警。

3、发电机升压后应检查发电机空载参数正常,

冷却系统参数正常。定子电流接近零值且三相平衡,

并列后立即检查定子三相电流一致。

4、发变组与系统并列后,根据发电机电压情况,

适当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增大发电机无功。

发变组保护

发变组并列后,退出“发电机启停机及误上电”保护

发电机绝缘监测装置

发电机并列后,投入发电机绝缘监测装置。

4

厂用电倒换

保安电源

确认柴油发电机无故障,保安电源正常。

10kV工作进线开关

检查厂用工作进线开关热备用状态。

同期回路检查

倒换厂用电前,应到厂用快切屏检查确认10kV

各段联跳压板正常,无闭锁信号,方式设置正确。

工作、备用进线及母线PT等各小开关合闸良好。

弧光、消谐装置投运正常。

厂用电快切

厂用电切换完成后,应立即将快切装置及相应开关

复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机侧主要辅助系统投运风险点及控制要点
2017年某厂汽机考试题及答案
集控副职考试题(建议收藏)
汽轮机运行危险点控制措施
纯干货:对不住了,谁那么不小心,PSC的这份检查宝典,泄密了……
准三管需要掌握的2万多字的三管评审题...面试无忧就靠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