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普 | 脚跟痛-小问题,大困扰,怎么办?







跟痛症分类

足跟底部疼痛有多种原因,如果没有明显外伤以及特殊病史,那么考虑跟痛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跟部疼痛症侯群。按部位可把跟部疼痛分为跟跖侧疼痛和跟后部疼痛。


1

跟跖侧疼痛

常由于引起跖腱膜炎、跖腱膜断裂、跟脂肪垫炎、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跟骨骨刺、跟骨骨膜炎、跟骨骨折等引起。


2

跟后部疼痛

后者则常由跟腱炎、跟腱滑囊炎等引起。而跟腱炎又可分为非止点性跟腱炎和止点性跟腱炎两类。


通常“跟痛症”一般是指跟跖侧疼痛。


跟痛症成

跟痛症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导致疼痛因素:

(1)跖筋膜炎;

(2)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3)跟骨骨刺。


跟痛症表现

1

特有表现

早上晨起下床后下地行走几步,感觉足底跟部明显疼痛,走上几步后,疼痛有些缓解,走路多了,疼痛又加重;


2

跟骨跖侧疼痛

通常发病缓慢。检查时可见足跟部前内侧肿胀。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3厘米处有明显压痛。


注意患者有无足部力线异常,无胫骨内翻、足内翻以及平足、高弓足等,还应检查跟腱有无挛缩。

X线检查:约50%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水肿。诊断时根据局部肿痛,压痛点。B超和MRI发现跖腱膜增厚有助于诊断。


跟痛症如何处理

 1、专业足踝医生检查足踝部是否存在力线的问题;


2、减少局部压迫:穿软鞋,应用海绵跟垫、矫形鞋垫(矫正力线);


3、不走不平路以及远路;减少跟部受到撞击性冲击的活动。肥胖患者减轻体重。

(矫形鞋垫:矫正下肢生物力线)


4、局部理疗或热敷,温水泡足,局部按摩,轻揉;


5、消炎止痛类药应用(我科用的较多是法斯通软膏,西乐葆消炎止痛药);


6、运动疗法:进行蹲步推墙锻炼,牵拉腓肠肌筋膜以及跖筋膜;

7、睡觉时穿夜间支具,维持筋膜牵张状态;


8、贴扎治疗;


9、冲击波治疗(南方医院康复科或院外康复中心可以开展此项目);


10、痛点封闭(主要针对病程较长,反复疼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友,糖尿病病人慎封闭治疗);


1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如跖腱膜附着处松解或腓肠肌筋膜松解术。


极少数病人经过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由于跖腱膜在维持足弓有着重要作用,完全切断跖腱膜有可能对足的功能有着不良影响。一般只能行跖腱膜附着处部分松解或腓肠肌筋膜松解术,已有研究证明:完全切断跖腱膜可引起患者手术侧步行无力,并较少25%的足弓稳定力量。


目前,推荐的手术方法是跖腱膜部分切断术,即从跖腱膜止点内侧切断35%~50%。


可以同时去除或不去除跟骨内侧结节骨刺。手术可切开或经皮完成,如有条件也可经关节镜完成跖腱膜部分切断术和骨刺切除术。


跟痛症家庭康复方案

下面为各位病友提供美国骨科医师协会跟痛症家庭锻炼~


锻炼时以没有疼痛为限度。若坚持锻炼3-4周症状仍没有改善,应及时就医。


以下训练项目仅作为介绍和参考,该训练项目的进程应依据具体伤情、症状及身体基础条件进行调整。对于更深一步的日常训练进程,医生会推荐相应理疗师或其他训练专业人士给予评估和治疗。


跟后痛家庭康复锻炼

1

屈膝跟腱牵拉方法

① 面朝墙站立,健侧下肢居前,屈膝支撑,患者下肢居后,同样屈膝,足趾稍指指向内侧。


② 保持双腳足跟平放于地面,朝墙下沉双侧髋部。


③ 保持拉伸状态30s,然后放松并保持30s


④ 每天2-3组,每组重复4次,持续3-4周。

2

小腿离心运动训练

① 站在一段楼梯的最低一层台阶上,将足跟保存存向后伸出台阶。


② 足趾发力,缓慢的(数5声)将足跟尽可能的下沉到能接受的程度。到达最低点后,再恢复到起始位置。重复10-15次。可在跟腱部或踝部感到牵拉力。


③ 维持30s再放松30s


④ 每天2-3组,每组重复4次,持续3-4周。

3

跟腱拉伸训练

① 面向墙站,同时健侧的膝关节屈曲作为支撑,患侧下肢伸直,前足稍屈。


② 保持双足的后跟平稳着地,双髋中心下降,使躯干面向墙面。


③ 每天2-3组,持续3-4周。


④ 从双足同时锻炼开始,若经过锻炼感到足够强壮与适应,可进一步进行单足锻炼。

作者介绍:


黎润光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一届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广东省创伤学会急救学组委员。在四肢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修复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擅长:四肢骨关节损伤,足踝外科,显微外科,老年骨折,肢体骨缺损,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2011年曾赴意大利锡耶纳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基金,南方医院院长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参编著作2部。 

研究方向:1、肢体损伤的诊治;2、骨组织工程研究(细胞力学基础研究);3、数字骨科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痛症的诊断及治疗
足跟痛的来龙去脉
跟痛症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足底后跟部疼痛的自我诊疗
跟痛症
足后跟疼痛是什么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