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化愚昧 |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拆“不灵活”的ERP

ERP系统因为其跨职能的数据紧密集成、流程紧耦合的特点,经常被用户认为是“不灵活”、“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因而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拆ERP”成为时髦——利用新一代技术把ERP拆散,即所谓的“解耦”、“微服务架构”,按照用户需求来灵活组合业务流程,ERP系统蜕化为主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管理平台,随着所谓“数据中台”兴起,ERP连数据管理的功能都弱化了,最终在企业架构中就消亡了。

正好看到一篇《能把SAP系统玩成鸡肋的公司,太有才了!》,下面点赞最多的评论是:

这是乙方思维和SAP从业者的盲目自信,SAP不灵活,所有流程需要按照它的系统来执行,这本身在当下的复杂场景不完全适用。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年前,SAP和甲骨文刚进入中国时,张口就是我们是国际化最佳实践的时代了。

实际上,那些认为ERP不灵活,因为ERP的内在逻辑跟业务操作实际有差距而用技术手段来改ERP、“提升用户体验”的情况,并不是今天数字化转型才产生的话题,这个现象早就有了。说个我的真实经验:

十多年前,我给某大型制造企业实施SAP ERP的二期,在我进去之前,客户已经完成了一期实施,在一期方案中,有个自开发程序,修改了SAP ERP的物料管理、质量管理的系统标准功能,满足这样的业务需求:当其产成品需要打印质保书时,如果当日产品有十个生产批次,一个批次通过质检流程产生的质检数据,系统可以将质检数据拷贝到其他九个批次上,从而打印所有产品的质保书,这样就提高了物流、质检和质保书的处理效率。

由于该开发技术上非常复杂,投入了很多开发资源,所以一期实施顾问和企业领导非常自豪,将这个“自动质检批次拷贝”方案作为一期项目实施的重要成果大张旗鼓宣传,认为是重大的管理创新,改变了SAP系统不灵活、不适应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缺点,还向SAP公司申请将这个解决方案打包进“SAP最佳业务实践”的中国版。

我在做二期蓝图时,感觉这个方案从管理原理上就是错的——不是SAP系统不灵活,而是该企业本身的管理就错了,他们把错误的实践开发到SAP系统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从质量管理的原理说,质检抽样批次要和物料批次做对应,产生的检验结果只能覆盖到抽样来源的物料批次上,而不能在检验完成后,人工指定任意的物料批次来拷贝抽检批的质检结果。打个比方,厨房炒一锅番茄炒蛋,分成五盘上桌,你尝完一盘说味道合适,即便是可以判断这锅其他的四盘味道合适,但是不能说今天晚上厨师炒的所有番茄炒蛋的味道都合适。该企业过去的做法实际上是图省事,根源上其实是缩小检验范围、节省检验成本,这在实质上是质量管理的违规行为。

在我负责的二期实施中,我坚决要求取消一期的这个开发方案,用回SAP系统的标准流程,这需要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修改,例如,检验抽样策略从前述的一批覆盖到当日生产的十批,方符合SAP MM/QM的标准功能。

这次管理变革当然遇到了很大障碍,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增加,过程虽然艰辛,最后在企业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变革成功。

引进SAP ERP不是做一个IT系统,而是引进先进管理,在十多年前这就已经在中国管理界里达成的共识,而最近这些年被打着“数字化转型”旗帜冲进IT行业的跨界颠覆者们又把水搅浑了。我见了很多拆ERP的现象,例如,因为业务不规范而搞“财务中台”打破ERP自动记账的业务逻辑,还有图处理方便破坏ERP基础的采购订单fu kuan 的“三路匹配”原理的。好在还是有一些有逼格的企业家:

我给《能把SAP系统玩成鸡肋的公司,太有才了!》文下加了个评论:【光脚数字化,皮鞋ERP】 一个满山光脚跑的野人,赶时髦买了一双皮鞋,穿上就后悔了,还不如把皮鞋扔掉,光着脚满山跑多自由啊!

在我来看,“以用户为中心”来做ERP实施的理念根本就是错的,“SAP不灵活”就是SAP能成为财富五百强后的管理大师的真正原因。现在动不动就闹着要“拆ERP”,搞中台,那不叫数字化转型,叫数字化愚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汽配行业如何借助SAP ERP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
物料管理——ERP
ERP系统如何实现对采购订单的最早/最晚收货日期要进行管控的需求
ERP中的销售管理
Gartner到底怎么回事?
经典案例:海尔的供应链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