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行走在乾县之(六)马连镇

一、概述

    马连镇位于乾县东南方向26公里处,东邻礼泉,西接武功,南毗兴平,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境内陆势平坦,土壤肥沃,其中耕地面积28595亩,果园面积8177亩,且位于宝鸡峡中下游,灌溉便利是乾县东南部的农业大镇。交通便捷,全镇村村实现油路化乾兴路横穿马连、赵合、北上官、南上官五村,贯穿乡境,南距陇海铁路12公里,北距西兰公路15公里全镇辖南上官、北上官、袁村、赵和、高东(高家庄东队)、高西(高家庄西队)、西留村、大乙、勃洛坊、马连、连东(连马村东队)、连西(连马村西队)、南田果、连马上堡子、三马等10个行政村,121个村民小组,6081户,27422人。全镇以红仙桃、苹果 、旧房拆除、板材加工、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

   二、马连镇与八马村

    相传,唐德宗时大将马燧食禄马连。马连、薛录乡镇部分村落之马燧之后始居,乾县人称之为“八马村”,包括马连村(马连镇)、连马村(马连镇)、三马村(马连镇)、马相村(薛录镇)、大马村(薛录镇)、小马村(薛录镇)、马索村(薛录镇)、汉马村(大墙乡)。

    马燧

     (726-795)唐朝名将。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出身于扶风马氏,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家族),学兵书战策,沉勇多智略。安禄山反唐时,往说留守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的叛将贾循倒戈,事败逃脱。唐宝应中,被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推荐为赵城尉。料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必反,告李抱玉早为之备;又奉抱玉之命说服怀恩大将薛嵩归顺朝廷,迁左武卫兵曹参军。历任郑、怀、陇三州刺史,皆有政绩。唐代宗召见,授商州刺史,兼水陆转运使。大历十年(775),任河阳三城使。十一年,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合兵击败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叛将李灵曜和魏博援军,平定汴州。十四年,迁河东节度使,在镇整饬武备,训练士卒,由兵甲寡弱至威震北方。建中二年(781),加检校兵部尚书。奉诏率步骑2万,与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等讨魏博叛将田悦,以解临洺(今河北永年)、邢州(今邢台)之围。军至邯郸(今属河北)西北,击败阻击唐军的田悦部将杨朝光,斩朝光以下5000余人,又击退田悦援军,进至临洺,大破田悦军,斩获万余人,邢州围亦解。以功加尚书右仆射,旋加魏博招讨使。三年正月,率诸军南下,与田悦军夹洹水(今河南安阳河)对阵。采取攻其必救之策,令诸军沿洹水夜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诱田悦尾追,然后回军反击,大败悦军,斩获2.3万余人(见洹水之战)。不久,又大败田悦军于魏州城西。进同平章事。兴元元年(784)正月,加检校司徒,封北平郡王。七月,任奉诚军及晋绛慈隰节度使,充管内诸军副元帅,与河中、同华、陕虢行营副元帅浑瑊等合兵讨叛唐的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十月,率步骑3万攻拔绛州(治今山西新绛),分兵夺取闻喜、万泉等数县(均在今山西西南部)。贞元元年(785)三月,败怀光军于陶城(今永济北),斩万余人。四月,与浑瑊破怀光军于长春宫(今陕西大荔朝邑西北)南,遂掘堑围宫城;怀光诸将相继投降。时连年蝗旱,资粮匮缺,朝议多请赦免怀光。七月,马燧自行营入朝见唐德宗,奏请若给一月粮草,必平定河中(治今永济西南)。德宗许之。八月,马燧亲至长春宫城下劝降李怀光守将徐庭光,旋率诸军进逼河中,怀光窘迫自杀,河中平。德宗诏书褒美,迁光禄大夫,兼侍中。二年,为绥银麟胜招讨使,率军击吐蕃。三年,因轻信吐蕃求和之请,奏请许盟,招致平凉败盟之耻,被剥夺兵权,仍为司徒兼侍中。

三、近现代名人录

1、杜蔚清乾隆年间乾州北上官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灾荒饥馑,他代数十村群众缴纳粮税,陕西督粮道官员闻知此事,为他题写匾额以表旌扬,文曰“为善一乡”。

2、胡腾天清代乾州南上官村人,因粮赋不公上诉州官,被押。他不肯屈服,设法继续上诉。后经上峰派员调查清楚,始得释放,粮赋也得到改正。当地群众感其意气,为他送了一幅“德遍乾郡”的匾额。

    3、马震清代,乾州马连村人。工画山水人物,尚书毕秋帆抚陕时,见其画,极为称赏。曾为尚书作《华山图》,人谓不亚于萧尺木所画山水。马震亦长书法,字尤奇古,其落款如草篆,颇含画意。生性恬淡,与世无争,也不自恃书画精良而傲于世。

4、王德安:(1897~1928),又名文俊,乾县马连乡大乙村人。少时就学乡里,后考入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此间接触进步书刊,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在西安学生反对太平洋会议的斗争中,他挺身而出,站在斗争前列,成为这次学生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与乾县民主革命先驱吴希真来往甚密。

1923年,王德安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国大学,专心攻读政治经济学。他在致力学问的同时,热心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由于他为人笃诚,办事稳练,学业出众,被推举为学生会会长。1925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春,王德安离京返陕,在西安私立敬业中学任教务主任,继续开展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以后,蒋介石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王德安受中共陕西省委指派,先后出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党政训练班政治教官,并兼任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政治教员。

1928年3月,中共陕西省委秘书处秘密机关(在西安莲寿坊八号)遭敌破坏,敌人从文件中获悉德安系共产党员。王德安遂与秘书处工作人员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滥施酷刑,德安坚贞不屈。6月17日,与自渭华捕解西安的冀月亭等9名共产党员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活埋于西安北关外,年仅31岁。

5、胡孔哲:1904年出生于马连乡后胡村。1925年毕业于省立师范学校。1939年受张润泉之聘筹建乾县中学,同年参与编修《乾县新志》。其间,他一面教书,一面自学中医,并于1934年参加天津医学陡函授。1947年编写《国医诊断学》(付诸石印),还编写《沙眼疗法》一书。1950年在西安市私立优秀女中工作。1956年调任西安市十九中学校医,并编写《用药传真录》6册、《验方集》10卷。1 983年5月15日,《西安日报》载文《记经穴耳针专家胡孔哲先生》。1985年1月29日病逝,享年82岁。

6、谈清贤女,1893年生于乾县马连乡三马村。她从小吃苦耐劳,乐于助人。18岁那年,嫁到南田果村。婆婆是当地有名的接生婆,因年老体弱,自感力不从心,见清贤精明能干,生性贤淑,便有意培养她接自己的班。在婆婆的熏陶感染和悉心指教下,清贤对接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仔细观察,认真摸索,很快掌握了接生技术。自婆婆去世后,年仅20岁的清贤,便成了方圆闻名的接生员。

民国初年,医疗条件相当落后,谈清贤就凭着一把剪刀一双手,为上千人接生,她细心认真,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一丝不苟,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医治小儿四六搐、妇女产后大出血也有比较特效的土办法,因而抢救了不少难产的孕妇和生病的婴儿。

谈清贤对南田果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村子里比她年龄小二十来岁的人,没有不是她接的生。临产时,她每天都要打问情况,而且夜间做好准备,一旦有人来叫,便迅即起程,随叫随到。

1976年12月16日,84岁的谈清贤去世后,马连、薛禄及邻县的几个村庄的村民都赶来送葬,并自发为她砖箍墓、请乐人、唱大戏。

7、李寒:原名李小维,70后,陕西省咸阳乾县马连人,西安市作协会员,《岁月流虹诗刊》副主编、杏林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沐心阁诗社副社长,1994年出版诗册《野火》,2011年出版诗集《秋至》。第二届全国青草之星探花奖获得者,作品被数家诗刊征用. 并散见于报刊、杂志等实体刊物。

8、马俊明1919 年生,马连镇马连村人,毕业于北师大,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9、杜富德:1931年生,马连镇北上官人,毕业于陕西师大,就职于陕西师范大学 ,副教授。                  

    10、张哲夫1931年生,马连镇三马村人,毕业于西北大学 ,就职于西北大学副教授  

    11、史源1936 年生,马连镇北上官人,毕业于西工大 ,就职于黄河机械厂高工  

     12陈惠民1930 年生 马连镇北上官村人,中共党员青海省开发局局长 

革命烈士

1、胡玉玉马连人,1936年6月生,共青团员,1958年3月入伍,同年6月1日在甘肃玛曲可生托洽战斗中英勇牺牲。遗体安葬在甘肃玛曲县北。

    2、 南志成马连人,1934年2月1日生,1951年4月1 5日入伍,1952年9月12日在朝鲜龙城地区战斗中牺牲。  

四、文化遗产

1、弦板腔与马连:

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王绍猷先生考证,弦板腔、皮影戏源于秦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其乾县植根最深、流传最广,1800年前后弦板腔曾与“道情”同台演唱,以后逐渐演变为独台演唱,在不断完善发展中成为独特剧种。弦板腔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

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自宋以来一直以皮影戏演唱形式在民间世代传承。过去关中农村一般农闲结社,过节和过年欢庆。求神祈雨,乡间庙会或祝寿祭奠等活动时,大多都演唱板板腔(弦板腔)影戏,在民间久演不衰。不断向艺术化发展。但在封建社会,由于官方文化机制薄弱,造成岐视民人俗文化,民间很少有人专司记载,因此除留传有少量的剧本外,很少有音乐表演等方面文献资料。

据老艺人郝振安(已故)回忆近代弦板腔主要发祥于乾州(即陕西的乾县),后波及周边的礼泉、兴平一带,并形成东西两路流派。东路以礼泉王元德为代表,其班社擅长演武打戏,以演唱《封神榜》、《西游记》等剧目著称。

西路皮影弦板腔(东路是阿宫腔)曾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当时走红关中的就有“致和”、“杨五”、“换印子”、“天训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以乾县著名老艺人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王正友等为代表,以演唱三国戏而著名。其中郝振安(乾县马连乡人),后期多演传奇戏,在演唱中融入了缠绵抒情的细腻唱腔,弥补了早期弦板腔以刚健昂扬为主之不足。在乾县马连乡一带,至今还有专门演唱弦板腔的自乐班经常在乡间为群众演唱,表明了弦板腔这一优秀的地方剧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

“一挂牛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是当时的演出场面。牛车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撑在车厢四周,朝观众的一面挂上亮子(帐幕),亮子后面挂一盏亮灯,随着乐声响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剧情舞动手中皮影,后面三人奏乐唱词,戏就开演了。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

2、高家庄泥塑:

马连镇高家庄制作泥塑玩具,俗统一称为“泥娃娃”,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未该庄有何姓三人,曾投袁村老艺人李柏林门下学做泥塑,学成而归办起作坊,所做泥塑玩具畅销关中各地,于是全村效仿,涿成气候。

 高家庄彩绘“泥娃娃”以挂片为主,亦有少量带哨圆塑,造型生动夸张,色调以白为主,彩绘点面,色彩鲜艳,浓淡相宜。泥塑动物有麒麟、老虎、狮子、公鸡等,设色厚重,造型天真逗人,富有稚趣,戏剧人物有穆桂英挂帅、猪八戒、孙悟空等勾点洗练,行笔流畅,涂抹清新明快,形神兼备。老艺人刘兆庆的“泥娃娃”曾在西安、北京举办的民间美术展览中,被誉为“泥土里的珍珠。”

民间工艺制作中,陕西乾县马连乡高家庄制作的泥塑玩具,久负盛名。制作时,他们选用当地一种黄褐泥,看似散沙,加水搅拌即可变硬,且不裂缝。制作时,先把黄褐泥粉碎筛选,加水搅拌和成泥块,再在木制模型中压成各种形象,待于后涂上各种颜料。这种泥塑玩具,多是造型优美,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经久耐用而不裂,农家多购其挂在墙上,或放置桌上,作为观赏珍品。高家庄现已能制作十多个类型,二百多个品种,销往陕西和甘肃、宁夏一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县新阳镇有几个村
胶东地名:“马连庄”原名为“马恋庄”,听上去很有诗意
11·5咸阳乾县马连镇灭门惨案
【乡村记忆】走进马涧镇季宅村:始祖为唐代大臣季广琛
乾县"灭门案"成功告破 尿池中起获作案凶器
【康平老故事】永远值得怀念的康平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