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在乾县】乾县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前言】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曾经看到过乾县敬业图书馆的记载,也知道图书馆的旧址位于现在的高庙小学内,只是一直没有考证过。2018年有一次拜访袁富民老师的时候,袁老师告诉我,刘文伯所题写的碑石现在还在高庙小学,他还把自己所拍的照片发给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很是高兴。但是,我还没有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因为女儿曾经就读高庙小学,自己对高庙小学并不陌生,却一直没有见到过这块碑石。直到今年暑假,我路过高庙小学,亲眼见到了这块碑石,欣喜之余,我才决定写下这篇文章,以期对所有热爱阅读或者热爱乾县的读者有所帮助。

乾县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乾州蕞娃

乾县图书馆最早创建于民国20年(1931),为乾县著名绅士刘文伯创办的敬业图书馆,馆址在县城药王庙(今城关街道办高庙小学校内)。该馆实行董事会制,刘文伯任董事长,编制四人,张秦伯任馆长,陈元方等任馆员,经费由刘文伯支拨。馆藏古籍书目丰富,最珍贵的有《万有文库》一套。民国二十七年(1938),并入刘文伯创办的敬业小学。

《万有文库》从1928年开始筹备, 第一集从1929年起陆续出版,计收入图书1010种,2000册,初版印了5000套。第二集从1934年开始出版,收入图书700种,也是2000册,内容又增加了《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和《现代问题丛书》。

建国后,文化馆内设图书室,供群众阅览和借阅。1979年正式成立县图书馆,隶属于文化局领导。馆址原在东大街工人俱乐部院内,1987年迁高庙巷45号,占地1200平方米。初建图书大楼一座,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职工宿舍17间,有14名工作人员。至1991年底,馆藏图书41190册。其中古籍线装书1628册,《二十四史》一套,外文书籍35册,报纸53种,杂志205种。年借阅量24000册,拥有读者786人。

1987年6月,陕西省教育厅原师范处处长、乾县人吴鸿翰,先后两次给图书馆赠书600多册,这些书多为有重要价值的史籍和工具书,县政府为他回赠“捐书惠爱,勉励后生”牌匾。1990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给县图书馆捐赠文、理、史、地等各类图书2000册,政府回赠锦旗一面以示谢忱。

在和乾县图书馆畅大伟、马莉两位老师交往的过程得知,乾县图书馆(现址位于高庙巷54号,高庙十字向东走30米路北)现在是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已加盟陕西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目前的工作职能已经由最初单一的图书借阅扩展为集书刊资料借阅查询、电子书刊文献服务、地方文献存藏与查阅、参考咨询服务、特殊群体服务,读者活动组织、多媒体服务和网络化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同时还承担着对全县基层图书馆(室)和我县镇、村农家书屋的指导工作。馆内开设有采编室、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服务厅、特藏室、资料室、视障服务室、地方文献室、图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11个服务科室,馆藏图书6万余册,其中特藏古籍文献 2143 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配备电脑、桌椅 30台(套),年接待读者4万余人次。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三级图书馆”,市级“文明单位”,2013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为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乾县图书馆一方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优化内部人员配置,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另一方面不断自我创新,拓宽服务阵地和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他们连年开展的“4·23世界读书日”宣传、“元宵节灯谜晚会”、送书下基层(学校、警营、社区、厂矿、机关等场所)、公益图书发放、经典诗文诵读、国学读书会等活动,都能够吸引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实现了让图书进入千家万户,让阅读成为人们文明生活方式的愿望。

感谢乾县图书馆的创办者,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图书馆的爱心人士和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是他们为我们守护了文化传播的一方乐土,使得我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不会饥渴,有一份荫凉可供我们憩息。

乾州蕞娃(刘立军,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书馆 星巴克=?
小研入学篇 | 安大学习场所游览记
焦作市图书馆简介
黄浦区图书馆
新开放的市图书馆
图书室工作发展计划(2011—2015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