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书记
书买得多了,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比如,查尔斯·艾里斯(Charles D. Ellis)的《赢得“输家的游戏”----投资者永恒的制胜策略》一书,2002年以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其第三版发行时,或许是从销售的角度来考虑的缘故,中文版莫名其妙地取名为《投资艺术》。这样中文译名,与英文原版的书名相去甚远,因为英文原版的书名是“Winning the Loser's Game”,意为“在输家的游戏中获胜”。所谓的“the Loser's Game”是指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过于注重短期收益的投资机制形成了一种“输家的游戏”,本书的主题就是讲述如何在机构为主的时代赢得投资的成功。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第三版题为“成功投资永不过时的策略”,这与英文原题“Timeles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基本相符。不过到了2009年第四版发行时,又改现名《赢得“输家的游戏”》,这一次就基本符合英文原版书名的意思了。而其副标题“投资者永恒的制胜策略”,似乎比原来的副标题更胜一筹。当然,如果你没有洞察其中的奥妙,那就有可能认为这是作者的另一本书了。

    又比如,约翰·特雷恩的《新金融大师》(The New Money Mastes),副标题“当代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这本书是《金融大师》的姐妹篇,江苏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不过中文译名却是《金钱的主人》。《新金融大师》最早由海南出版社在1998年出版。一见可知中文版书名非常忠实于英文原名。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从彼得·林奇到乔治·索罗斯等投资天才们的技巧作了精彩的描述,在文后还有11个“附录”,如罗杰斯投资工作底稿、原始资本评论摘录以及橡树基金报告摘选等等。2007年中信出版社也出版了这本书,但是却改名为《股市大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俗的名字,并且到了这里,原来《新金融大师》里的11个“附录”就剩下2个了。2009年11月,中信出版社又出版了这本书,这一次干脆就改名为《大师的投资习惯》了——与英文原题根本不符,并且,原来仅有的2个附录这一次也被删了去,但是中文译者仍然还是那个译者。因此,相对于中信出版社的这两个书名,海南出版社的《新金融大师》更值得我们去阅读,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它没有再版了。
    再比如,去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译丛”,其中确有不少好书,如菲利普·凯睿的《智慧》、珍尼特·洛的《战胜标准普尔》、马丁·惠特曼的《攻守兼备》以及迈克尔·埃德尔森的《价值平均策略》等等,确实就像书中的提示所说的“价值恒久远,经典永流传”。但是却偏偏夹杂了一本《投资存亡战》。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资方法,但是这本推崇趋势投资的书却与这套丛书的主题风格大相径庭。看看作者杰拉尔德·勒伯的一些见解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勒伯认为,在低迷了10到20年的熊市里,把钱放到一些充满风险的事情上去冒险是愚蠢的;无视市场情况,在错的时间就算买入好企业的股票,想要股价涨到可以反映“真实价值”,恐怕也只能等到老了、死了,结论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本书是1929年大熊市的产物,但今天仍然有人推荐。张志雄先生认为,这本书“写得粗疏杂乱,与格雷厄姆的著作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奇怪的是它却能混进这套丛书之中。而今我买了这样的书,如何不把我气死。

    因为买书我也得出三条经验,一是买时最好看清其英文原名及内容,如果有几种译本,最好相互比较一下,免得上当,买个不舒服回去。二是要忠实于原著,除非越译越好,否则不宜频繁地改变书名,更不要受商业的驱使而去做损害读者的事情。三是出版社应该仔细甄别出版物,尤其在一个系列中,更应该保持主题风格的一致性,以免误导了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喜爱的财经作家:约翰·特雷恩
必读的20本投资经典
《价投手册》读书笔记14:没我,老唐的新书出不来!
彼得·林奇的第三部著作(学以致富)书评
书名:投基取巧
股票二十年赢家金钥匙(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