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坏孩子内驱力的行为,它排第一,90%的家长都在做

孩子自觉学习的秘密,在于父母的耐心培养和引导。

如果你正为孩子的学习感到焦虑,一定要试试下面的方法。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作者 | 麦芽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前段时间,闺蜜遭遇了鸡娃路上的“滑铁卢”。

一直以来,闺蜜对儿子学习都很上心,孩子成绩也不错。哪知道刚上初中,学习积极性出问题了。

“以前挺听话的孩子,怎么现在一提学习就炸毛?”

我问:“你怎么提的?”
她说:“还能怎么提,就让他好好写作业而已!”
我提了一个问题:

“孩子平常在家,你是不是一露面就问:'作业写完了吗?’”

她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
同为孩子妈,我知道这是天下父母都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但这往往并不能让孩子自觉学习,反而可能成为亲子关系爆炸的导火索。
我向闺蜜转述了赵玉平教授讲的一个故事。
稀松平常的一天晚上,妈妈正在家里忙活些家务。
这时正在小卧室学习的孩子走了出来,准备去客厅接水,妈妈看到就随口问了一句:

“儿子,作业写完了吗?”

让人没想到的是,平常的一句话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反应。
话一落地,儿子就勃然大怒道:

“问问问,问什么问,一天到晚就烦我,再问我就不写了!以后少管我!”

说完,“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水也没喝。
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一句普通问候,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于是赵玉平教授也抱着疑问去和孩子进行了沟通,这才得到了答案。
原来,自从上了初三,父母就对孩子的学习相当操心,但又不得其法,每天就问写作业。
当妈妈问:“作业写完了吗?”
他要是回答:“写完了。”
妈妈就会说:
“哦,写完了,写完了还坐在沙发上发呆愣神,不抓紧时间去做做习题,背背单词。

就这破学习态度,每次都是推一推,动一动,我跟你爹在外边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上这个学,你对得起谁啊!”
他要是回答:“没写完。”
妈妈同样会说:
“哦,没写完,没写完不抓紧时间去写啊,就坐在沙发上发呆愣神。

这破学习态度,每次都是推一推,动一动,我跟你爹在外边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上这个学,你对得起谁啊!”
不难看出,无论孩子怎么回答,得到的都是妈妈的抱怨和不满。
所以,孩子的爆发,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对此,赵玉平教授给出了建议:不要用指责和控诉来表达你的关心。
作为家长,让孩子好好学习,是责任,也是期待。
但是,父母一句简单的“作业写完了吗”,看似是稀松平常的问候,对孩子来说却并非关心,背后藏着更多的催促、指责和批评。
看到一位备考的年轻网友的分享,深有反思:
“在房间里学习,我妈进来说一句:不要放松,争取一把就过。

这突然就摆烂不想学了……总之就是听了之后有点不爽。”
一开始面对女儿小麦的学习,我也经常做让她“不爽”的事。
也许是出于内心的焦虑,我总是时不时地就要“敲打”一下她:
“作业好好做啊!”

“马上期中考了,抓紧时间复习哦!”

“数学是短板,自己要多花点心思。”
经我一再的“好心提醒”,小麦一度像泄了气的气球,也不反驳我,但就是对学习缺少了点热情,总觉得学习是为父母学的。
后来我才了解到,心理学上将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将内在动机阐释为人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即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感。
只有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选择自觉主动地去做,他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所以,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语催促、批评鞭策,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感,也就是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这也是为什么“被逼着、催着学的孩子,会越来越不爱学习”。
育儿博主@钱儿爸分享过身边的一个教育例子。
他认识的两个滑冰小男孩,水平都挺不错的,一个在日本同年龄段是前三的水平,另外一个刚滑进他那个年龄组美国国家集训队。
有趣的是,他们的爸妈一开始全力培养的都是他们的姐姐。
两个家庭,因为有滑冰情结的缘故,一开始就全力培养大女儿滑冰,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也没时间管弟弟,就让他跟着姐姐一起在冰上玩。
渐渐地,姐姐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冰面,反而是一直打酱油的弟弟们却主动提出要练滑冰。
本以为男孩们只是出于好奇,想玩一玩,父母也没太当回事。
结果他们却突然大爆发似的,十分投入和卖力,滑冰技能跟开了挂一样,家长和教练都惊了。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被外力推着向前走的孩子,当阻力大过推力,又缺乏内在动力,往往走不了多远就“没劲了”,容易半途而止。
在孩子书越读越难的过程中,家长能推一时,不能推一辈子。
比起催赶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就注重保护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正如教育家林格所说: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他。”

所以,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用过多的催促指责伤害孩子的自主感和胜任感。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盯”学习姿势呢?
在经过学习和实践之后,我和闺蜜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家长们不妨试试这“一减二放三引导”。
  • 一减:减少催促和指责,给予“正面反馈”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曾提出几种错误的家庭沟通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指责型的沟通。
就像闺蜜和我都经常会说的这句“作业做完了没”,表面上,父母只是寻常问候,实际上却向孩子传达了指责的意味,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只有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平等、尊重地信任孩子,减少批评指责,你的道理他才能听进去。
首先,把催促指责的命令换成温和坚定的建议,例如:

“作业写完了没?”改成“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对吗?”

“别磨蹭,快去写作业”改成“如果先完成作业,你出去玩会更尽兴,是不是?”

“吃完饭还不抓紧时间写作业?”改成“你可以休息一会儿再专心写作业,安排好娱乐和学习的时间。”

其次,善于给孩子“正面反馈”。
对待孩子的学习,父母应有“成长型思维”。
如果孩子没能完成一百道题目,但是理解了一道以前不会的题目,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进步。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父母的肯定来强化对自身价值感的认可。
试着在面对学习结果时,发现孩子的进步:

“你在预定时间内就完成了作业,看来对知识把握的很不错啊。”

“这次考试英语进步很大,我看到你每天都坚持晨读,真的很努力!”

“同类型的题目完成得越来越好了,你一直在进步啊。”

当父母让孩子相信“我可以”、“我能行”、“我的努力有收获”,他们自然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 二放:适时放手,从“监工”变成顾问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指出: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人’。”

1. 帮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一定是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尊重孩子意愿、和孩子商量后的结果。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对学习计划达成共识之后,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百分百的信任。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打扰、不干涉、不指点。
保证一个相对安静、没有干扰物品的学习环境。
3. 平和复盘和建议
放手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力和信心。
如果孩子完成得不好,就需要我们放下可能出现的焦躁、气愤情绪,帮助孩子复盘以下问题:

计划完成得怎么样?完成了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完成?是计划超过本身能力还是自控力不足?

下次该如何改进?是改变计划还是需要家长帮助控制?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都有追求卓越和克服自卑的心理特点。孩子本身一定有向好追求的意愿。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慢慢看到进步。
  • 三引导:以身作则,做学习型父母

16岁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闻名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她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
为了引导小武亦姝,爸爸妈妈共同决定每天下午关掉手机,一起读史书、诗词,玩“诗词接龙”游戏,这才有了后来的文学才女。
托尔斯泰曾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想让孩子拥有自觉学习的意愿,父母首先要热爱学习。
这并非是说父母要像孩子一样学习学科知识,而是让孩子看到自己不断学习、超越自身的态度,为孩子树立榜样。
如,想学一道菜,就去研究菜谱、勇于尝试、推陈出新;
想升职加薪,就分析利弊、扬长避短、提升能力……
自律上进的家长,其孩子一定不会差。
再好的教育技巧,都抵不过父母榜样示范。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曾说: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孩子的自主学习动力,一定是来自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
真正智慧的父母,从来不会用“快去做作业”来推孩子学习;而是懂得放手做“顾问”,给予孩子正面反馈,激发孩子终身学习的内驱力。
当孩子眼中心里充盈着远处的风景,他脚下的每一步都会是坚定有力量的。
而父母,就是和孩子并肩前行、为他指引方向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在学习上摆烂后才明白:父母有种行为,在破坏娃的“内驱力”
如何让孩子主动做作业?
专注力训练:怎样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如何养成好习惯?
如何激发孩子内驱力,写作业不再是“小拖拉”?
矫正“作业拖拉”的两点体会(话外篇之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