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情没有标准答案

“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点击上方图片听音乐


文字  |  怀左
排版  |  四月

再次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有两个:

1.爱情没有标准答案;

2.好作品中有更多真实。

刚好下午还有个朋友提了个问题,问我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爱。如果是二十岁听到这个问题,我会认真思考,然后回答肯定有。现在呢,同样回答肯定有,但还附加了几个问题:什么是真爱?谁定义的?这个定义大家都相信吗?即便相信,能不能执行?

之所以这样问,我发现“真爱”这个词中,更重要的不是爱,而是真。如果说真善美是我们追求的三个大方向,那努力让爱为真,让爱中充满善意,让爱的感觉很美好,则是我们面对爱时,想要的具体方向。

想法很好,但生活不是做题,做题的时候,有标准答案,生活复杂且充满变化,可能每个阶段需要的答案,也不一样。

在学校时认定的真爱,可能是陪着玩玩闹闹,一起吃饭看电影上自习再出去旅旅游。

出社会后认定的真爱,也许是聊得来,感觉三观差不多,条件也适配,对未来想法一致。

年龄变,阅历变,人在变,需求变,相应的,对真爱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如果你把真爱看成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真爱,这就类似于刻舟求剑,用固定性思维去寻找变化的东西。船在走,水在流,剑的位置,早就发生了变化。即便你找到了那个想象中固定的真爱,落入生活中,各种事情扑面而来时,多少肯定会有你预期之外的变化。

有的人会理解成:不爱了。

也许,是你没看到变化,没看到变化是其性质。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你找到了那个你认定的固定的答案,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变了。你有了更多阅历,看待问题的方式变了,发现了原先思考的片面。

有没有这种可能?

有。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的是什么呢?其实全书的故事讲得很简单,一句话就可概括:费尔明娜与阿里萨没成,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而等乌尔比诺医生死后,一直爱着费尔明娜的阿里萨又来了,两人再续前缘,并开启新篇章。大框架简单,但全书不止于大框架,其中穿插了一些看起来并不怎么相关的人物,零碎生活与感受,费尔明娜在婚姻中不同阶段的想法,以及阿里萨睡过的许多女人。

因为里面的许多情感描写,与我们常规认识的不同,许多人说接受不了,无法苟同,不喜欢阿里萨,然后再扔几个渣男这样的词。

但我想说的是,有没有想过,首先所谓的大众认为的美,只是美的一种,大众接受的,也只是万千中的一种;其次,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美,也有一些我们认为的丑,包罗万象,才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如果只是迎合,会显得相当局限;再次,除了审美外,也有审丑,什么叫以丑为美,最基本的,把丑也当成一种客观存在,承认,接受,慢慢理解;最后,不着急去站队,咱不是在为爱豆打call,也不着急去认同,就去看、观察、审视,这样试一试,其实可以看到更多。

当下的文化市场,把我们培养成了被情绪和道德评判支配的牵线木偶,充斥了大量的是非对错,而好的文学作品,里面评判,多了展现,像浮世绘,静静流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书中,费尔明娜十几岁的时候,疯狂迷恋阿里萨给她带来的感觉。她和阿里萨保持了长达两年多的通信,即使在她长途旅行时,心里想的也是阿里萨,并约好回去就结婚,不顾一切。读那段的时候,我能感受到青春的美好与激情的无限,但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共同的生活经验,很多时候迷恋的,其实是各自想出来的东西。说白了,两个人感觉爱的要死要活,但都没坐一起吃顿麻辣烫。

爱的是什么?是想象出来的美好。

两年后,当费尔明娜再回家,当她在路上遇到阿里萨时,她突然感受了陌生、幻灭。而对眼前的那个她想象中爱得要死要活,马上要嫁给对方的人,她感觉到的是陌生、恍惚。也就是在那时,她认识到,原来自己爱的,全是幻觉,然后毅然决然转身离去,和阿里萨断掉了联系。

21岁,她因为乌尔比诺医生的死缠烂打、家人的各种助攻,以及年龄焦虑(之前她认定要在21岁时嫁人),糊里糊涂就和乌尔比诺医生结婚了。婚前有多少爱吗?其实婚前她都不想见乌尔比诺。

没有爱能不能结婚?可以。费尔明娜嫁了。

他们在欧洲度长蜜月,在那段时间,慢慢培养了感情,也过得很幸福。但回到家之后,婆婆的迂腐,小姑子的愚蠢,让费尔明娜感觉度日如年。她无数次希望丈夫管管事,但丈夫能想到的,就是让她与他的家人,好好相处。费尔明娜气坏了,因为丈夫的不作为,因为讨厌丈夫的家人,还因为两个人阶级地位的巨大差异而带来的各种不适应。

但在漫长的一生中,这种种不开心与不适,也只是一个阶段。后来他们又去欧洲旅行,再回来,有了自己的新房子,费尔明娜成了女主人,在婚姻生活中,她又有了全新的感受,和丈夫生活的幸福感,也提升了许多。他们越来越依赖彼此,中间虽然也有小波折,但不影响大局,两人一直相伴到老。

爱是什么?我们在费尔明娜漫长的一生中,还是找不到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但她有没有爱过呢?毫无疑问,有。

从这个角度看,爱情和爱好,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性。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爱好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爱好一样的人可能爱的方式不同,不同阶段也许会有不同的爱好,即便一个爱好坚持一生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再想想爱情,也差不多。

归根到底,爱没有标准定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他认定的爱情,且在不同阶段,对爱会有全新的理解。

晚年的乌尔比诺,有一个观点,简单来讲,即夫妻幸福的关键在于稳定。我看完表示认同,但如果倒退几年,在我更认同激情的年龄段,我认为跌宕起伏才是真幸福,而平平淡淡,就是一潭死水。可到现在,我已经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年龄大一些了,面对的事更多了,想法变了,稳定,平淡,损耗更低,维持更容易一些。

阿里萨是一个典型案例,像他那样的人多不多?不多,但万千世界,无奇不有。对他的坚持,他的认定,他的做法,以及慰藉自己的方式,我们也许会不认同,可说到底,我们又何必一定要认同呢?认不认同,又有什么关系,人家又没求我们认同。如果从具体事件中提取一些更具有普遍性的,在很多点上,我都被他触动了。

比如他被拒绝后的悲伤,迎风流泪,朗读情诗。他本想坐船一走了之,但因为放不下,又毅然决然转头。他维护自己的形象,始终不愿意在费尔明娜面前失态。他中老年时害怕衰老,与秃顶和牙疼作战,担心自己某天会先走一步……这些感受与场景,非常真实,具有普遍性,即便把我们代入其中,也能多少感受到主人公的感受。

他不是一个符号,不是各种标签的集合体,而是书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马尔克斯努力把阿里萨写得更真实,为的不是让读者喜欢,而是让我们看到人性与生活的更多面。与其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写爱情与孤独的书,我们更觉得是写人心与人性的好书。人心在不同场景、不同年龄之下的感受和变化,人在漫长岁月磨砺中的各种表现,以及作为人的感情之一的爱情,在各种场景下,可以表现出哪些具体形态。

你侬我侬,是一种爱;白首不相离,是一种爱;默默相爱而没结婚,是一种爱;爱恋、虐恋、痴恋,也是一种爱。

爱如海,形态万千,说到底,我们只是取一瓢饮。但人又有种倾向,觉得自己的就是好的是对的,一个人力量不够,还会拉上身边人,觉得一大群人都认定的就是对的,然后对别人选择的,指指点点。从本质上来讲,相信就是力量,可如何利用这种力量,要看具体的人的边界感以及悲悯之心。

说到指指点点,我想起了灭绝师太,不得不说灭绝这个词真得很适合她,当她的徒弟也是倒了大霉,有的被肉体灭绝,有的被精神灭绝,有的人即使还活着,并当了掌门,但还一直被灭绝的鬼魂折磨。

灭绝师太作为掌门人,平时最常说的是什么?

你必须……

你一定要……

其他都是错的……

你不照做就不得好死……

当她主动摔死的时候,掉落的途中还在PUA周芷若,真的是用生命给他人洗脑,可怕。后来,周芷若也就被她毁掉了,再无活力。

所以张无忌后来面对周芷若是什么感受呢?他自己说的,是怕。怎么可能不怕呢,活脱脱一个小灭绝。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灭绝这样可怕的人呢?

不知道。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夕,我们来聊聊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和622个女性交往、接吻,但我依然爱你。”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等待了51年9个月零4天,霍乱时期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模样?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 第A10版:月光城
【霍乱时期的爱情】第四天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