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3-7岁儿童的“整理、归纳”意识的养成及其意义

引言

孔孟之道曾有言曰“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试想难道人的一生真的在七岁之前就固定了吗?还是儒家教育对这八字真言有什么其他的范围限制呢?其实,同样的教育理念,在西方教育界,尤其是在婴幼儿教育中广泛认同,更加的重视,大家认为此时的孩子们尚未定型,未来能成为什么样子就看家长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想把他培养成为什么样子?

教育学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内容有很多,我们今天不再过多的去论述,我们重点着眼于孩子在3到7岁或是在7岁以下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均研究表明,此时的孩子不应当过多接受书本性的知识,而是应该多与家长、老师抑或社会上的人去接触,尤其是和同龄人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互动。

图1:校园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这些比上兴趣班、朗诵唐诗宋词等都重要,3到7岁的孩子,他们此时需要的是全新的去认识周边。我们要把孩子的天性及作为家长们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给穿插进去,让孩子在玩耍中无意识的或是习惯性的接触各种良好习惯,比如:主动、大方、热情、礼貌、坚强等等。

而心急的家长可能认为这些内容均是带着孩子去玩耍,整天无所事事,我们要说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故我们在本文开头清楚的说明,3到7岁孩子要尽可能的释放儿童阶段的天性,尽可能的接触不同的小朋友,而我们家长或是老师做的就是在其中制定、维持似有似无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学习、遵守,以玩耍和培养好的习惯为主,书本类的知识都是次要的。

图2:校园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其中,教会3到7岁的孩子整理物品、分类归纳物品等是尤其重要的,同时这些教育影响可以放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无意识的接受,这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受益终生,而整理、归纳习惯一旦养成,对后期孩子学习知识和进入社会工作都是事半功倍的。故在此,我们从3到7岁年龄段的儿童入手,浅析整理、归纳意识的养成和意义。

整理意识的养成与意义

试想3到7岁的孩子将收纳箱里的小玩具捣鼓到客厅里,同时在客厅的电视机后面、茶几上、沙发里、阳台上等等到处都扔满了小玩具,而且这些小玩具有的被拆分成很多的部件,这些部件不仅小而且到处都是,甚至来到客厅根本无处下脚。请问此时作为家长的你,心情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会怎么办?或是你认为孩子该如何才能让你满意呢?下面我们揣摩两种情况,以供读者们分析!

图3:校园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 第一种情况:乱摆放,不会整理型孩子

这种情况的家长可能会被气炸了,孩子天天将玩具扔得整个家庭都是的,而且玩耍后就需要自己来收拾,一整理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把孩子的玩具扔掉呢?孩子就整天和自己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玩具,自己家的孩子没有也过意不去,只能看着孩子天天把家里搞的烂七八糟,每天自己收拾的腰酸背痛。

这样的孩子不是没有,而且还很多,当过宝妈宝爸的家长都是知道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将来这个孩子在处理自己个人生活用品和处理身边事情时要么不知如何处理,要么就直接胡乱收拾一下。这样发展下去就是以后工作了,在工作上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何会这样呢?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在3到7岁时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去整理、归纳自己的物品,从而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图4:校园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如果有远见的家长,他们看到孩子将玩具摆放一地后,会征求孩子玩具还玩吗?如果不玩的话就要指导孩子将这些玩具自己整理好,放在一个指定的地方,以备下次再一次玩,而不是简单的自己去帮助孩子整理。记住,在培养孩子时,家长“懒”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 第二种情况:乱摆放,会整理型孩子

我相信两个3到7岁的孩子,一个会背诵唐诗宋词,一个会整理自己的玩具或是物品,对这两个孩子如何评价,或是父母最喜欢自己的孩子成为哪一种孩子呢?大约有80%的父母会选择认可——会自己收拾和整理物品的孩子。

图5:社会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试想一下画面,一位妈妈下班回来看见自己的孩子将玩具洒落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本来就身心疲惫的妈妈此时一定会大叫,如果孩子在听到妈妈的责备后和妈妈说:“妈妈,不要生气,我摆放的玩具,我一会自己都整理好,不用你担心。”我相信再火爆的妈妈都会很欣慰,终于生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一旦把孩子的整理意识贯穿在生活中,让其成为生活的习惯,那么不仅3到7岁孩子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在工作后、结婚后也必然会将自己的工作、家庭安排整理的很好。这些整理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就将贯穿到孩子的一生,贯穿到任何大小事情上,可谓“触类旁通,终生受益”。

图6:社会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归纳意识的养成及意义

“归纳”和“分类整理”是分不开的,而且归纳离不开“元素”或是“标签”,只要把标签明确了,才能更好更加便捷的归纳。什么是标签呢?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说一下标签,标签就是几件事情将其归纳在一起的共同点,如3到7岁的小朋友在老师或是家长的带领下做游戏,可以把“性别”、“身高”、“年龄”等作为标签。

归纳是一种技能,老师们掌握的好,在给学生渗透归纳意识的时候完全可以将此意识融入到游戏和活动里,在玩耍、活动中学习,在玩耍、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玩耍中老师完全可以按着身高来将孩子们“从低到高”排队,或是按着“性别”设置“老鹰追小鸡”等。

教育培养3到7岁的孩子,要根据孩子特定年龄段的天性来培养,而且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一旦把这个年龄段把握好了,以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就都容易的多了。正所谓优秀的开始,孩子的成长才能事半功倍!

图7:社会式整理归纳习惯写照

结论

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生好习惯的养成,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性教育只是凭借文化知识来优化和拓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等等,同时书本知识也是孩子步入社会、能够较快融入和适应的基础。可是,有很大一批家长因为理念的差别或是因为生活的现实原因不能将这些教育行为落实在孩子的身上。

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孔孟之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远见型教育理念。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整理和归纳能力等长大了直接告诉他,这种能力是很容易接受并培养出来的。可是,这样的告知得来的能力只是暂时的,而且无法再形成习惯性的优点,落实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助力孩子的成长成才。

在结尾之际,我们希望家长们、老师们,都要重视3到7岁孩子早期的教育,这些教育不仅仅是书本式的知识传授,更是生活习惯的养成。如有对习惯教育或是对儿童教育感兴趣者,我们均可在此交流,愿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欢快的童年,每一个儿童都有更多的优良习惯伴随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园合作】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幼小衔接中培养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这4件小事不能纵容孩子,中了一条就是教育的失败
从见相非相看到你人生的思维盲点,试试这样教育孩子速读速记分享
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建议收藏)
物归原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