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太粘人,离开妈妈就哭个不停,缓解分离焦虑还得靠这3招

孩子刚上幼儿园,大哭大闹,不肯上学;宝宝在家很黏妈妈,妈妈去个洗手间也要跟上……

这就是儿童最容易遇见的心理问题——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孩子对家庭和主要养育人(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会给宝宝带来安全感的物品)产生的持续性的依恋和不愿分离、害怕分离的心理状况。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离焦虑是孩子在自然认知发展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孩子6个月前,只要满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孩子很容易接受养育人之外的他人照顾。

当孩子4到8个月后,逐渐明白了自己和养育人不是一个个体,他们意识到了养育人不见了并不是消失了而是离开了,但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并没有时间观点,他们不知道养育人什么时候回来,所以他们会为养育人的离开感到焦虑,害怕分离的情况更加强烈,表现出分离焦虑。

根据不同年龄、父母不同的对待方式,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有所差异,有少部分的孩子表现较为严重,分离焦虑会上升到心理疾病级别,即分离焦虑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也叫分离焦虑失调。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杂志》2000年对美国疾病普查数据库NCS-R的统计分析显示,儿童患分离焦虑症的比例为4.1%,成人则是6.6%,其中儿童患分离焦虑症的病例中有约三分之一(36.1%)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后。

分离焦虑大部分只是普通的情绪问题,如果处理妥当,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转化为心理疾病。

家长该如何判断并且妥善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美国精神疾病学会给出的标准是,分离焦虑症需要至少满足以下8个条件中的3个或以上:

1.孩子和养育人分别后,或发现要和养育人分别前 ,反复表现出过度痛苦的样子;

2.因为离开养育人,持续过度担心自己可能会遭受到的伤害;

3.对自己可能经历的不幸事件(例如迷路、被绑架、发生意外、生病),被迫与养育人分开,持续表示出和过度担心;

4. 因为害怕分离,持续不愿意或拒绝外出,包括离开家、上学、上班或去其他地方;

5.持续表现出对一个人独处或离开养育人的过度恐惧;

6.持续不愿意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在养育人不在的时候入睡;

7.经常重复性做和养育人分离相关的噩梦;

8.孩子发现即将与养育人分离时,反复抱怨身体症状问题(例如头晕,恶心,胃痛,呕吐)。

所以,大部分孩子的分离焦虑并没有上升到病症的地步,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

家长该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平时首先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安全感。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熟悉除了主要养育人(例如妈妈)之外的其他亲人,避免孩子过度依赖同一个人。

另外,要注意不要在孩子8-10月龄的时候突然更换养育人,生活环境等。

除了这些准备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在要离开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离开的计划,类似「妈妈要离开一下,宝宝乖乖睡觉,醒来了就可以看到妈妈了」,然后履行诺言。

并且家长在离开孩子时候应该平静的离开,不要表现出特别的不舍和频繁的折返,这样会加重孩子对于分离的焦虑。

家长在选择离开孩子的时机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选择孩子情绪不好,或者犯困的时候离开,这时离开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大哭大闹。家长应该选择在孩子吃饭、睡醒后专心玩玩具的时候、或者是情绪稳定的时候离开。

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能偷偷不告而别,并且在离开前带着孩子熟悉接替自己照顾孩子的人。

除此之外,针对很多家长在后台大量提问的入园分离问题,奇仔也有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爸爸妈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家人,即使再忙也最好亲自接送孩子入园,这样可以和老师聊聊孩子在园内的表现,比如今天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午睡如何,玩游戏是否开心这类,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具体生活,方便和孩子沟通,也能拉进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非常有用。

很多家长在孩子回家后会问孩子「今天老师有没有说你呀?」、「有没有小朋友打你?」、「今天哭没哭?」之类的问题。

虽然家长很关注这些问题,但是这样的提问会让孩子把幼儿园和痛苦联系到一起,非常的不推荐家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问孩子「今天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今天都玩了哪些玩具呢?」

孩子听到这些问题后,会顺其自然滔滔不绝地告诉家长今天玩了什么,吃了什么,认识了哪些小朋友。这样可以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能极大地缓解分离焦虑。

当然,如果孩子含糊其词,支支吾吾,家长也可以及时发现端倪,然后尽快和老师沟通,弄懂原因。

有时候,一些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渐渐的对上幼儿园不那么排斥了,但是还是偶尔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话语,不要表现出任何焦虑、紧张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不能反驳孩子,说「你都多大了,怎么还不想去幼儿园?」之类的话。

家长一定要完整的倾听完孩子的叙述后,抱抱孩子,针对孩子的表现说一些鼓励的话,就像「老师说你中午吃了一碗饭,喝了半碗汤,胃口很好,而且老师说你很爱喝水,不用老师催促,是个好孩子呢。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都爱你」这类。

孩子有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大哭大闹都是可能的,家长要用爱来温暖孩子,这样孩子才能一步步走向独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入园一周了,面对分离焦虑,妈妈再想哭也要忍住
宝宝一进幼儿园就哭咋办?妈妈不怕分离,宝宝才不会焦虑
幼儿园接送这些小事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幼儿每天高高兴兴入园
宝宝一上幼儿园总是又哭又闹,那是家长没有做好这五点!
辟谣,孩子三岁前上幼儿园更聪明?过早上学反会限制孩子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