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风格与野心

                     风格与野心

         《旺角卡门》

                    (《as tears goby》)

编剧、导演:王家卫

主演: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万梓良

       看这部电影最让我体会深刻的便是时光流逝、岁月沧桑。

不说“四大天王”之二的张学友和刘德华在本片中是何等的年轻和帅气,就像邻家的某个小男生,就是那个后来在《花样年华》里旗袍一身身换狐狸脸狐狸身段充满“狐媚”气的张曼玉左看右看前看后看都像一个刚进城的乡下姑娘。比起现在,那时张曼玉的脸明显太胖了,胖得腮帮子有些鼓,像一左一右同时在嘴里含着两枚橄榄;眉毛显然过粗了,粗得像大户人家新雇的刚从乡下招来还没有开过脸的漂亮丫头。如果说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一举手一投足都弥漫着一股成熟女人的魅力,那么《旺角卡门》里的张曼玉就是青橄榄,周身散发出酸涩的味道,馥郁着泥土的芳香。

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明星也是人,明星也会老呀。我们只能感叹光阴的无情!

看王家卫的片子,比如《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一看就能认出它们是谁拍的,惟独看这部片子如果不看字幕是判断不出导演是谁的。你完全可以把它归为一般的香港黑道电影,这类电影为数众多,是香港娱乐电影的主潮。我说这话的意思,列位看官也听得出来,那便是王家卫在此片中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他独特的风格。

风格的形成是不容易的。风格一旦形成,便是此艺术家与彼艺术家区别的标记。你可以在字幕上抹去艺术家的名字,但你却抹不去影片里艺术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艺术家长在骨子里的东西。

然而,风格也不是一朝一夕马上就形成的,它有一个成型的过程。当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趋于成熟以后,他的风格才逐渐得以确立。《旺角卡门》是王家卫早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初出茅庐之作,从中看不出风格,也是正常的。

尽管《旺角卡门》没有表现出王家卫的风格,但此片还是显露了许多风格的萌芽,一些后来成为王家卫标识性的东西,多多少少在这部片子里都像小荷般露出了尖尖之角。

比如,对同性之间超乎友谊关系的表现。华仔为什么要那么帮乌蝇?从表面看起来有两个堂皇的原因:一是华仔是乌蝇的大佬,大佬不帮手下的细仔,在情面上是讲不过去的;二是哥们义气。乌蝇是华仔的哥们,华仔当然应该帮乌蝇。但结合王家卫以后的影片看,比如《春光乍泄》,两个男人近乎得不正常,那本片里的华仔和乌蝇,就可以用超乎上述两点理由的想象去理解和猜测他们的关系。

华仔的表妹来了,他的女朋友走了,在华仔还没有恋上表妹以前,他就分明失恋了,但他却不允许表妹提“失恋”二字,难道他还有别的心上人?我知道我这样理解,多少有点牵强。我的毛病就是喜欢以己度人,时不时地像孙悟空吹一根毫毛变成一只虫子钻到创作者的肚子里去,这样自然容易犯主观主义的毛病。然而,创作需要想象,欣赏就不要想象了?欣赏缺少了想象,又如何能理解创作的想象?所以,我放纵我的想象,让它追随创作者心中的五彩飞鸟,比翼双飞。

又比如,边缘人物的角色定位。华仔打打杀杀很威猛,他在乌蝇眼里是个大佬,但他在别人眼里哪里是个大佬?他既没有钱,又没有马仔,要不是打架勇敢,简直就是乌蝇第二。

把华仔塑造成这样一个无钱无势,但又重情重义的江湖大佬,是王家卫刻意摆脱黑道片创作套路的创新。类型影片和艺术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尊重固有的欣赏习惯,后者则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意欲推倒重来。王家卫在这部貌似普通黑道片的作品里明显表示出了他的不甘于固守类型的野心。

这个野心的日益膨胀和不断得逞,终于造就了当下这个终日戴着墨镜的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叫王家卫的人。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向历】8 月 26 日,忌反复
张学友的经典表情包,诞生于这部王家卫电影
张曼玉重归荧屏自曝频拿影后的秘诀,原来她受张国荣影响那么大
张曼玉,爷青结……
张曼玉:没人比她更“风骚”,也没人比她更深度
张曼玉:人有三条命,你为什么只活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