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虹口的历史建筑 满满都是故事!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和脉,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记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期,小编带大家走进上海虹口,领略不一样的上海风光。

虹口

历史建筑精品荟萃、类型丰富,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在这片土地上,有曾被称为犹太人 “诺亚方舟”的提篮桥;有像上海大厦那样宏伟、精美的建筑精品;有像邮电大楼那样的公共建筑;还有像提篮桥监狱那样厚重似城堡般的监狱建筑,这里有太多建筑承载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提篮桥真的是“桥”?

提篮桥地区

清朝嘉庆年间,虹口居民在今东长治路东侧、海门路西侧(即在当年美租界,后称公共租界的东区东熙华德路东,茂海路相近),下海庙附近的下海浦上兴建一桥,名为“提篮桥”,因此得名。

提篮桥地处于虹口区的东南部,东起大连路,折向杨树浦路到秦皇岛路,西至吴淞路,南临黄浦江,北沿周家嘴路、高阳路、唐山路、舟山路、昆明路。

展开剩余86%

早期桥的周围大多为农田和水渠,因附近有古刹下海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赶集的,进香的,远道而来往返上海市中心的,都要通过此桥,提篮桥逐渐成为苏州河以北的主要集市之一。

下海庙

下海庙

1955年,毛主席他老人家来上海视察,兴致高时,向上海的陪同人员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还有个下海么?”顿时举座哑然。还是老人家自己提供了答案说:“应该有。”于是上海市开始寻找这个不为人知的下海。

原来就在虹口区提篮桥地区的昆明路73号,有一座叫下海庙的小庙。据史料记载,下海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那时候,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渔,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造神总是出于某种需要。据说后来,这一带的地名也与此有关了,比如提篮桥就是渔民手提装着香烛的篮子,过桥去下海庙烧香而得名。

上海方舟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现址,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是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二战期间,逃亡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大多居住在虹口,摩西会堂成为当时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旧址现已恢复成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

远东反战大会旧址

沿着舟山路一路走到霍山路,能看到远东反战大会旧址,位于霍山路85号。该会旧址为砖木结构三层小楼,建筑面积250余平方米,弧形门窗,清水砖墙,红瓦屋顶。1932年成立“世界反战委员会”,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举行远东反战大会。20世纪80年代,由郑育之确认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汇山路)85号,其手迹保存在虹口史料馆。

毗邻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的则是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十多岁时,随父母从欧洲逃亡至上海虹口避难,就居住于现舟山路59号,二战结束后返回美国,曾在凯特政府出任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还曾数次携带家属访问旧居,他将虹口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年近九旬的布鲁门塞尔故地重游时,由衷地感慨到:“在上海,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北、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柱产业贯通一气。外白渡桥最初是木桥,由当时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其他人合资修建的,第二代外白渡桥位于“威尔斯桥”左侧,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命名为花园桥,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后来,由于民间口误便逐渐被读成“外白渡桥”并沿袭下来。

浦江饭店

礼查饭店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由此,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的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来自西方的半有声露天电影和中国最早的交谊舞会都是在这里首次亮相的。礼查饭店是上海引领中国现代文明之先的见证者。

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邮政总局坐落于虹口区四川路桥北面,门牌为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始建于1924年,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现在仍为上海市邮政局和四川路桥邮政支局所在地。

整体建筑为“U”字型,最为标志性的一点,便是耸立于东南角正门处的钟楼和塔楼。其中钟楼高13米,正面镶嵌有直径达3米的大钟,钟楼基座两边各有一座水刷石粉面的火炬台雕塑。而塔楼则建于钟楼之上,高达17米,顶端另设置高8.2米的旗杆,塔楼两旁则各有一对希腊人物雕塑群像。整体风格为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主体参照英国古典建筑风格,融合了罗马式的大型科林斯立柱和巴洛克式钟楼。

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坐落于华德路117号(今长阳路147号),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由于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曾被号称为“远东第一监狱”。

1895年,上海公共租界各巡捕房的囚室拥挤不堪,1895年11月,工部局警务总监唐纳·麦肯齐拿着一张草图找到董事会,建议新建一座监狱,还附上一张草图,造价约6万两银子。1901年,经过公开招标,由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处设计中标,在今保定路、长阳路、舟山路、昆明路内陆块破土动工,占地约四万余平方米。起初有两幢监房,按美国监狱样式设计,每层60间,背靠背排列,每排监房有铁门,1903年建成。竣工后被命名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监狱”。因地处提篮桥地区,此后百余年间,上海居民更习惯于称其为“提篮桥监狱”。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位于上海市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居住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他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他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据史料记载,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建造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两,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在风格样式上,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都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虹口,不能错过「提篮桥」!
记忆|上海提篮桥的前世今生,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36)#美丽上海随手拍# 历史风貌保护区
上海北外滩(三)
这里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被后人称作人间地狱,无数犯人命丧此地
“提篮桥”,究竟是一座什么桥 解放周一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