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你提涨薪的时候,老板究竟在想什么?

你为什么不敢跟老板提加薪?

不少人都觉得是因为成功概率小,而且加薪不成,还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实这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最大盲区。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开拓自己更多的版图。看似难以解答的问题,在拉勾梦想市集上,来自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的李松蔚给了我们全新的解读。

李松蔚

—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注册心理师 —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内容编辑

我们每个人的岗位职责都不一样,工作类型也不同,但多多少少都是和人打交道的。我们求职的时候就需要和猎头打交道、和HR打交道、和老板打交道,职场当中我们需要和团队打交道,如果是做市场和运营的话还需要和你的用户打交道,背后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不用说HR和求职者,来说一个更简单的。

比如我是一个家长,发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然后找孩子谈话,试着用各种方式游说,“成绩好了老师会喜欢你,朋友也会变多”、“不好好学习,将来出去你怎么找工作?”、“知不知道你爹你娘小时候学习多努力多认真?”,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家长就抓狂了。

这就是最简单的和人打交道的问题,一个很普通的小孩子,不管是从智力水平、人生经验还是知识结构和你都不在一个Level,虽然你要比他强很多,可是你说服不了他。

我们做市场的时候会发现,推出的活动很难得到用户的买账,这是因为我们往往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去做,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很可能都是一些跟“我”有关的认知盲区阻碍了我对这个现象的认识、解释和改变。

01

第一个认识盲区叫做“认识世界”,就是你看到了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不是客观的世界,实际是被我们主观的想法筛选之后的世界。

我们主观的筛选、过滤许许多多的信息,你会筛选出那些符合你认知的东西,但会阻碍你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说的,你以为是事实,但往往只是你对事实的一种加工和判断。

现实生活当中有两种东西最容易被我们的筛选和歪曲:

一种是对未来的判断。我们在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全都要借助一个东西,就是概率,你会经常想这件事成功的几率。就像是你下个月想和老板提加薪,你就难免会按照自己主观的判断去想,加薪的概率是多大?万一老板拒绝了呢?这种“万一”就会把你倒向你自己假想的部分,但这并不是事实。

另一个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看法。你永远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你对别人想法的理解永远是你的猜测。有人说那我去问他不就行了吗?可是他告诉了你,你也不一定会相信。

比如你去一个朋友家去做客,他请你吃苹果,你告诉他你吃饱了,不吃了。他觉得你可能是在客气,这时他把苹果削好递到你的手里,你也不好拒绝只能吃了。你一吃他就会觉得你是真的在客气。

看到这个认知盲区了吗?他认为你会吃这个苹果,他就会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变成事实,不管你怎么说,他依然会在心里觉得你有可能只是在客气,所以他最后依然会制造出符合他的认知的结论,你就是在跟我客气。

这是我们的认知盲区带来的,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这只是我们主观的一个想法,不是全部的、真实的信息,所以你必须要时刻意识到你的思维是有局限的,你的思维永远是对客观信息的加工,不代表全部。

我们怎么突破这样的思维瓶颈?

还是那句话:你需要意识到你想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只是自己加工的世界。事实被歪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觉得那就是真实信息。

02

很多时候为什么前辈指点新员工会有那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呢?因为他不是在告诉你这道题该怎么做,而是观察到你好像在某个框框里面做事情。

所以有的时候你需要一个人告诉你,你一直以来的行动轨迹、思维路线是在一个怎样的框架里面,进而让你认知自己。

第二个认识盲区叫做解释世界。

比如跟老板提加薪,员工总是觉得老板不会给自己加薪,因为他们觉得老板比较抠。

但其实老板追求的是两个字“赚钱”,只有当他确认你能给他赚更多钱的时候,他才会给你加薪。如果你想不到这一点,你就会经常把很多的矛盾聚焦在这个老板人品有问题,就是爱和我作对。

一旦你能够跳出自己,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件事情,你就获得了穿透的思维,因为从别人的角度理解,会发现每个人是有不同诉求的。

03

第三个盲区叫做改变世界。有的时候是改变别人,有的时候是改变我们自己。

还是举一个家庭的例子,一个小朋友每天早上不起床上学,每天都拖到很晚才起床,经常被妈妈直接从床上拽起来,趁着不注意他还会倒回去。这个妈妈就很抓狂,为什么我家孩子不起床?为什么改变不了?如果你仔细看这个循环你就知道原因在哪里了,原因在于因为妈妈每次都要把他拽起来,所以他当然觉得不用自己起床。

这个例子里其实每次都能够暂时地解决问题,孩子每次还是会起床,可是长期来看这个问题反而会维持下去,因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在纵容这个问题。

法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凡事越变越不变”,体现在日常就是:这个人每次都说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那其实这个人没有变。

就像每年年初的时候我们都说今年我有计划,要做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到了年底什么都没做。

所以应该怎么做呢?这个层面上我们要做一个穿透,就是一序改变变成二序改变。

所谓的一序改变就是发现了问题就直接去解决这个问题,但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反复的出现。

比如对叫孩子起床的妈妈来说,一序改变就是天天叫他起床,而二序改变是什么?不去叫她了,明确地告诉孩子,明天早上你自己起床,不去管他,你看他会不会起床。那妈妈会说不可能,真的会睡过的,那就让他睡过一次,让老师收拾他一次,以后他就知道不能睡过了。

二序的改变是可能需要你放着问题不管,也会做一些看起来有点荒谬的、不可理喻的,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

真正解决问题的改变其实有可能是在你的舒适区之外。现实大部分的跳槽,都是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一不爽就跳槽了,结果换了一家公司后发现这些问题还是没有摆脱,你还是遇到不靠谱上司,你还是没有得到发展空间。

看似你的跳槽是在解决问题,可是根本没解决问题的根本。这种跳槽行为其实是在舒适区里面,工作让我不舒适了我就跳。

那面对这种问题就必须创造一个二序的改变。比如说你是因为上司不重视你想跳槽,那你先去找一下你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会议上你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是你做的很多东西没有达到上司的预期,找到真正的原因后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如果说盘算了一圈你发现:嗯,我没有问题,就是这个上司针对我,我努力尝试也改变不了他对我的偏见,那你可以选择跳槽。

04

最后要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叫做“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就像有的时候你的电脑或者手机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我们就想赶紧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手机不太好用的时候我们就直接重启,但这不一定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这个问题是手机系统产生的,没有去重装系统,这个问题还会出现。

我们要知道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你要去立马去消灭那个问题,它可能提示着我们,背后有个更大的系统,需要我们去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启示录361:无深谋者易生患
生意差的老板的三个思维盲区,看你中了几个?
如何让供应商听你的指挥
手扶梯安全问题
逆向思维:就是虚实结合,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突破自我
如何告诉对方——你睡过多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