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姥姥

昨晚读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没错,就是我们童年就在看的那个央视主持人倪萍。前两年看了一眼倪萍主持的《等着我》,感觉还挺煽情的,所以看到《姥姥语录》作者是倪萍时我差点放弃了,但是我也是被外婆宠大的孩子,所以对“姥姥”这个词莫名亲切,便没弃坑。

读完文章很意外,没想到倪萍文采挺好的,《姥姥语录》写得特别感人,文字朴实无华,没有什么花架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高深的哲理,姥姥说的也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字字句句都无比真诚动人接地气,就像不起眼的萝卜白菜那般养人。

倪萍的姥姥叫刘鸿卿,活到99岁,是个一生围着灶台转的小脚老太太。姥姥是个家家都有的老太太,她说的也都是我们的姥姥、妈妈跟我们说的那些理儿。虽然姥姥们一生平平无奇,但是她们却有着最顽强的韧性和生命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艰难时代,姥姥们却在生活这门大课堂上习得宽容豁达、温暖向阳。

我常说姥姥是我们家的哲学家,家里哪一个读书人都不如她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数。我还没上学那会儿一直住在乡下的姥姥家,质朴的姥姥给了我最质朴也是最受用的智慧。这些智慧如同储蓄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容、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长大了,这个卡就相当有用了,有时刷起卡来才明白这是当年姥姥精心为我储存的。

倪萍和姥姥的祖孙情,看得人十分动容。倪萍写姥姥,也是写自己。倪萍是幸运的,姥姥陪她长大,她陪姥姥老去,子欲孝而亲还在。

书里最让我动容的是倪萍对姥姥的珍视和宠爱,姥姥这辈子值了,因为倪萍深深地看见她的付出、懂得她的不易、视她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倪萍无微不至的陪伴当然比给姥姥花很多钱更重要,何况,倪萍很真诚地说了,努力工作的初衷就是想给姥姥花很多很多钱。

反观我自己,我爱我妈妈和我外婆,但是我心里的那杆秤还是会向我女儿倾斜。我知道,多数人的爱都是下倾的,对子女的爱总是比对父母的多。

倪萍老来得子,孕育过程肯定是千般艰难,但是她人生的秤砣没有因此就失了“准星”,倪萍对姥姥永远更偏心在倪萍眼里,对姥姥的爱永远也不够,因为姥姥一天比一天更老了啊。

儿子问倪萍你怎么那么偏向老奶奶,是不是因为老奶奶快死了?在耳濡目染下,儿子懵懂地明白了倪萍的良苦用心。

小孩子的话童言无忌啊,天将要黑的姥姥还有多少白天的日子,你是能数出来的,我们千方百计地呵护着姥姥。”人死如天黑,趁着天还亮的时候,尽量给予陪伴与爱,才不会给一生留下遗憾。

我把姥姥的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来过,总觉得七八十岁的人了,日子是屈指可数的。”倪萍的这份用心,多数人愧不能及吧。

倪萍自小爬树上摘苹果时,就会把苹果树最高处光照最充足最红最甜的苹果塞到姥姥嘴里,因为在她心里,我觉得家里最该吃好东西的人就是姥姥。

家里最该吃好东西的,当然应该是长辈了。孩子们的一辈子很长,他们的福气和享受是无穷尽的,他们有无数个明天;而老人是徐徐下沉的夕阳,指不定哪天就坠入黑夜了啊……

可惜世人们在宠爱子女、忽视长辈的时候,多数是不明白这个理儿的。姥姥何其幸运,被倪萍像捧在手上怕化了那般珍爱着。

孩子自出生后因幼小和软萌自带万千宠爱,我们总是不自觉就偏心ta,而长辈一天天老去,变老是不可逆的,即使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陪伴与关爱,他们内心里当然不会责备我们,但是,我们不应该因此而理所当然地让他们变成沉默而孤独的群体啊。

与姥姥相比,中国很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态是非常恶劣的老人们艰难地与各种病痛、失眠、焦虑和孤独抗衡。子女不成器的,老人们晚年甚至还要拖着衰弱的身体出去打工挣钱;子女经济尚可的,大多也没时间和耐心去陪伴老人。

大人们好像永远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加班要迎来送往要教育子女要自我放松,每一件事好像都比陪伴老人重要。

一代又一代地永远是儿子比老子重要,孙子比儿子重要,这就是人性的本质吗?为儿女去死,没有父母犹豫,为父母去死呢?我不敢想,也想不明白。倪萍能想到这一层很了不起,父母之爱子,是天性也是人性本能,而子女爱父母,往往需要觉知。

倪萍在姥姥去世后,痛不欲生之际,拿起笔写下思念与悲伤,文字既是纪念,更是自我疗愈。姥姥一辈子以倪萍为傲,倪萍凭借着姥姥给予自己的美好品质,走了很远,的确活成了一个大女人。无论倪萍经历了什么,姥姥总是用质朴暖心却包含着生活智慧的话语坚定地支持她、无条件爱她。

一个无条件被爱的人,在遭遇艰难坎坷时总能被爱疗愈和救赎。

在倪萍的儿子一岁左右确诊了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发现得太晚了导致了错过治疗关键期,倪萍的天塌了,白天整天上医院找专家,晚上整宿整宿睡不着在客厅抽烟,姥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姥姥用最平实的语言支撑起了倪萍。

“孩子,记着,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谁也救不了。姥知道,就你行!倪萍辞去央视主持人的工作,只身带孩子到国外进行漫长而艰难的治疗。一去治疗就是十年,个中日日夜夜的辛苦和恐惧我们无从得知。

这其中的艰难和辛苦倪萍在书里几句话带过,我们无法想象她在这十年里经历的煎熬和期盼。倪萍真的太坚强了。姥姥在童年给予她的爱和不认命不服输的坚韧,足以她受用终身吧。

读倪萍的姥姥时,我时常想起我的妈妈和外婆,她们都是平凡而隐忍的女性。姥姥一辈子怕人笑话,一辈子为'人家活着。和许多我行我素的人相比,姥姥一生都是四肢蜷着过,心里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伸展过,她不委屈吗?

如果有下辈子,我不想让姥姥这么活着了。我盼着她烫着头发卷着卷儿、扑着胭脂抹着粉;我盼着她飞扬跋扈、横行霸道;我盼着她自私自利、目中无人;我盼着她凡事先替自己想,谁都不爱,只爱自己;我盼着她穿金戴银、吃喝玩乐……哈,这么写着都觉得痛快、过瘾。

上一辈的女性很多都是为别人而活,为了家人孩子而活,为了责任而活,唯独不是为了自己。

就像我妈对自己勤俭苛刻,对别人却豪爽大方。我看着她,时常觉得辛苦。我觉得她从未舒展与释放自己的身心,她总是为家人操心着,她太累了。

我盼着妈妈能“自私”点,不要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后一位;

我盼着她能活得恣意自由,而不是出一趟门就开始操心家里谁没吃饭;

我盼着她不要这么有责任心,真正卸下担子,心安理得地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倪萍的姥姥虽然一辈子都为别人活着,她还是无比幸运的,因为她质朴而平实的一生在倪萍的文字里变得隽永悠长。

正如倪萍儿子问的,“死了的人都有人想吗?”

“也不见得……”

这就是残酷的人生吧。我们能做的,唯有善待眼前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来不孝顺的孩子会有这4个表现
听育儿:姥姥一张照片,引6岁女孩泪奔:请善待每一个愿意为你带娃的老人┃薇薇安
“妈妈死了,你就轻松了!”一位母亲留下的遗书,震惊所有人!
102岁双胞胎“孩子”,不远千里去看望118岁老母亲,激动又兴奋
你家的宝宝,自己带还是姥姥带?父母带vs长辈带的区别,有图有真相...
人到晚年,别在儿子家干这三件事,否则会遭人记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