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荛花


别名: 荛花、老龙树花、老虎麻花、黄芫花
采收加工:初秋采其花蕾,阴干或烘干。
药用部位:花蕾
产地:华北及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科:瑞香科
原植物:河蒴荛花
植物情况:直立落叶灌木
 

高约0.5。枝细长,新枝绿色,老枝红褐色,平滑无毛。 

叶对生或近之,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乃至披针形,长2-5cm,亦少有长至6cm者,宽0.3-1cm,先端尖或稍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叶片全部光滑,下面苍绿色,全缘。
 

花小,黄色,数朵排成顶生伞形聚伞花序,带数个再集合成圆锥花序;花被管状,先端4裂,外面被疏柔毛;雄蕊8,分上下二轮着生于花被管内;花盘鳞片1,长圆形,子房上部被淡黄色短柔毛;柱头圆形。 

核果卵圆形。花期夏秋间,果期秋季。 

黄荛花药材性状:花呈棒状或细长筒状,多散在聚集成束,两性,不具花瓣,萼圆筒状而细,少弯曲,长3-8mm,表面浅灰绿色或灰黄色,密被短柔毛,先端裂片为全长的1/6-1/4,背面也有短柔毛。解剖观察可见萼先端裂片亦为4枚,卵圆形,雄蕊8,排成2列,着生于萼筒内,不具花丝。气微弱,味甘有辣感。 

优等品以色新鲜、整齐、无杂质为佳。
黄荛花药性:
【本经原文】味苦,寒,有毒。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生川谷。又名黄芫花。
【产地】为山地小灌木。花供药用。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主治】为排水要药,治腹水,水肿,肋膜积水及湿痰咳嗽。
【别录】疗痰饮咳嗽


【甄权】治咳逆上气,喉中肿满,蛊毒,痃癖气块。
【用量】一般一钱左右。
【禁忌】同芫花。
【附方】 
①治肿及支满澼饮:芫花、荛花各半两,甘草、大戟、甘遂、大黄、黄芩各一两,大枣十枚。上八味,细切,以水五升,煮成一升六合。分四服,空心服,以快下为度。(《千金方》干枣汤)
②治腹中积聚邪气、寒气,消谷:甘遂一分,荛花一分,芫花一分,桂心一分,巴豆一分,杏仁一分,桔梗一分。上七味,荛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变色已,各异捣,下细筛,捣合丸,以白蜜捣万杵。服如小豆一丸,日三行,长将服之。伤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小儿亦服,妇人兼身亦服。忌猪肉、芦笋、生葱。(《范汪方》捶凿丸)'


【性味】 味辛;苦;性寒;有毒
【归经】 胃经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消坚破积。主痰饮;咳逆上气;水肿;喉中肿满;症瘕痃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4.5g;或入丸剂。
【注意】 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张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时,当以意斟酌,不可使过与不及也。仍须是有是证者方可用。
2.《本草备要》:荛花,辛散结,苦泄热,行水捷药。主治略同芫花。
3.《本经逢原》:荛花,能破积聚症瘕,治痰饮咳逆、去咽喉肿闭。《本经》治伤寒温疟者,即苦寒以攻蕴积伏匿之邪也。言下十二经水,又治饮食寒热邪气者,以其苦寒峻利,饮食之邪亦得荡涤,而寒热自除也。
4.《本草求真》:荛花虽与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绝不相似,盖芫花叶尖如柳,花紫似荆,荛花苗茎无刺,花细色黄。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温,此则辛苦而寒。若论主治,则芫花辛温,多有达表行水之力;此则气寒,多有人里走泄之效,故书载能治利,然要皆属破结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别视也。
5.《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6.《别录》:疗痰饮咳嗽。
7.《药性论》:治咳逆上气,喉中肿满,疙瘩气块,下水肿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农本草经》有关热性病的论述
胡黄连
五百八十九、往来寒热
荛花治肿、支饮丶腹中积聚症
芫花
清宗师孙星衍本《神农本草经》 白药师谨拜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