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与传承】以古法染衣,向传统致敬:中国印染 · 三缬
传统印染


'三缬[xié]',绞缬、蜡缬、夹缬,中国古艺。


绞缬

绞缬,又称“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

韵会》: '缬,系也,谓系缯染成文也。'


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流传

五代时,染缬沿袭唐代的繁盛继续得到发展。


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起或用线捆扎,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

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

在旧有的工艺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世界绞缬染织研讨会

塞比尔演绎传统工艺的时装艺术

蜡缬
《贵州通志》“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


由于蜡凝结收缩或加以揉搓,产生许多裂纹,染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


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冰纹”。

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极具魅力。


蜡缬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




夹缬

在现今浙南乐清等地,还保留着古老的夹缬手艺。

夹缬的历史悠久,可上溯至东汉时期。

唐代狩猎纹样


古汉语中'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出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板夹染。



将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紧固,再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







当传统手艺逐渐被保护和重视,夹缬的运用,已不仅仅是染布制衣。






古老的民间艺术,

当下,活力依旧。


来源:纺织印染服装资讯、印染在线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你知道中国三大传统印花工艺吗?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刺绣和印染
蜡染及扎染艺术的图案风格与印染技法
【传统文化】扎染
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
古代印染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