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个盗汗,八个脾虚!别总以为是上火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医药膳学》、《中医食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来和您聊聊盗汗的防治。

说起盗汗,我们肯定会想到一个“热”字。本来嘛,天气热,身体热,我们就出汗,这是常见的现象。由此可见,晚上睡觉盗汗这件事,可能就和身体有热相关了。

嗯。据此,有人觉得,一定是自己上火了,阴虚了,身体里面有虚火。

实际上,盗汗作为汗症的一种,是十分受中医内科临床重视的。引发盗汗的,可不仅仅是阴虚有热。我们今天要和您聊的,就是现代人身上特别常见的一种盗汗原因,乃是脾虚。

脾虚,怎么就和盗汗有关系呢?

君不见《素问·经脉别论》说得好:“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这是中医学最早的,关于脾和汗之间关系的论述。

具体说,我们的脾,主气的生化。脾虚,则气虚。而气,恰恰有收摄津液的作用。当脾虚气弱,收摄不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多汗。到了晚上,体表卫气更加不足,于是盗汗发生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原理。

不过,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盗汗是脾虚引起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几个要点:

1,白天如果累着了,晚上盗汗明显。这是因为白天劳累伤气,晚上气失于固摄所致。

2,出汗在心口窝或胸前较多。脾属土,心属火,火能生土。脾虚,则子盗母气,心气亦虚。于是,心前区汗液多见。心下为脾胃所居,这里在脾虚气弱的时候也会多汗。

3,出汗在手脚四肢相对明显。脾主四肢。脾虚,津液失于运化,旁走四肢,故而多汗。

4,除了晚上盗汗之外,白天也容易多汗。

5,除了自汗,还有其他的全身症状,比如说乏力、懒言、便溏、舌淡有齿痕,身体消瘦或超重、肥胖,脂肪过度堆积,平素容易过多思虑,常常觉得心悸心慌等等。

如果上述症状在您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脾虚盗汗了。这个时候,可不是阴虚有内热所致了。

当然,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还会继续恶化。怎么恶化呢?就是形成了脾肾阳虚所致的盗汗。患者多了一个肾阳不足的毛病。《素问》说:“阳者,卫外而固也”。阳气不足,那么到了晚上卫气在体表虚衰的时候,人就更容易失去固摄,令津液异常外流了。此时的患者,还会畏寒、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一般来说,医家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柴胡、陈皮、当归等,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这是医家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则可以考虑一下民间的做法,就是适当吃泥鳅。活泥鳅90到120克,适量油。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的黏液,剖腹取出内脏,有油煎到焦黄色,加水一碗半,煮到大半碗,加调味品即可。这办法,择取自《中华古今食疗荟萃》。这里面的泥鳅能补益脾肾,故而起到一定的调治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民间偏方主张活吃泥鳅。这是不对的。泥鳅生吃容易把寄生虫摄入体内。这样做很危险。

另外,为了健脾益气,我们可以适当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动弹就出汗, 哪里虚? 标准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口干喝水不解渴?小心这种病!最近熬夜的人尤其注意!
一个治疗爱出汗的小方子,只有五味药,说明一件事:止汗先补肺
灸后不出汗、出汗多、出臭汗虚汗粘汗,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健康出汗?
灸完后大汗淋漓、又臭又粘…是排寒湿、泄热气的好现象吗?
一吃饭就大汗淋漓是什么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