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散步》阅读赏析+写作点拨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家庭,是每个人幸福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

本单元课文,都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以情为核心,情在事中,情在物中;以亲情为主,但不限于亲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中心思想】

《散步》,通过写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的生活侧面,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人物分析】

我:善良孝顺,有责任感,讲究原则,不溺爱孩子

我的母亲:慈祥亲切,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尊重丈夫,孝敬老人

我的儿子:聪明可爱,活泼伶俐,乖巧懂事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人物、地点、时间。

第二部分(2—8段),具体写一家人散步的经过。

(2段):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转变,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了伏笔。

(3—5段):写田野的春色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6—8段):写一家人在散步路线上的不同意见和最后的解决办法。

【句子分析】

1.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

2. 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企盼,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的母亲的担心,暗含对春天到来的欣慰之情。

3.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4.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有声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5.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语言描写。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6.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大词小用。这里把“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说成“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也表现了“我”强烈的责任感。

7.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心理描写。“我”矛盾与犹豫不决的心理,体现了“我”尊老爱幼的品质和希望家庭和睦幸福的情感。

8.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我”选择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方便母亲走。“我”的选择表明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一个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的中年男人形象呼之欲出。

9.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母亲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一位年迈体弱却十分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形象跃然纸上。“走大路”“走小路”的细节描写,具体体现了一个幸福家庭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

7.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8.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9.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到中年,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写作特点】

真情美

语言美

结构美

写法美

【写作点拨】

本文两大显著写作特点:景物描写和对称语句。

景物描写的作用:

1、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 展示人物性格

4、 推动情节发展

5、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 深化主题

比如: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通过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之感。

文中大量运用对称语句,比如: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通过这些对称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前后映衬,饶有趣味。这是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阅读时值得细细品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莫怀戚《散步》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6《散步》(精品课件)
莫怀戚《散步》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同步练习(含答案)
李伟萍《散步》
凌宗伟:《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