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

有一个从古代就流传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小伙子和他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

小伙子有时到树林里,采摘野果子给父母吃。树林里的一只狐狸精看见了小伙子,就变化成一个美丽女子接近他。

很快小伙子爱上了狐狸精,爱到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地步,经常到树林里和她幽会。

有一天狐狸精装病,她对小伙子说:“我快死了,除非拿你父母的心来做一对药引,我才能活过来。”

鬼迷心窍的小伙子回家,狠心杀死了父母,取出两颗心捧在手里,跌跌撞撞地朝树林里跑去。

脚下被树根一绊,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的两颗心滚到了一边。

小伙子挣扎着爬起来,这时,落在地上的两颗心几乎同时发出了声音:“孩子,你摔疼了吗?”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善良,更给了我们一个永远的避风港。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长是个逐渐远离父母的过程。

人的一生,在妈妈的肚子里有10个月,在父母的怀抱中有两三年,在父母的手里有五六年,在父母的眼里有十几年,然后,有几十年活在父母的耳朵里,虽然我们一直在父母的心里,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当我们成长到二三十岁,离家工作,建立起新的家庭,常年生活在外以后,一年能见父母的次数有多少?陪伴父母的时间有多少?

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老家一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聚会的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的身边只有24小时左右,那么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

时间是一个神奇的沙漏,流走了父母的大好年华,同时也流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父母在变老,我们也不能例外。

父母固然会老去,但是对我们的爱还一直在沉淀。

父母会经常叮嘱我们要多注意休息,天气变凉的时候,父母还会唠叨,要我们注意保暖;在我们忘记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父母还是拨通了电话,只为听听我们的声音。

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过客。

人与死亡之间,隔着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人生只剩归途。

古人认为,人生的悲剧之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唯有爱不可辜负,唯有孝不能等待。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既为父母添寿而高兴,同时也为他们年长而暗生恐惧。

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孩子;父母不在,我们就是孤儿。父母在,家就在!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们和父母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们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们用背影默默地告诉我们:不必追。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

工作和事业失败了,可以重来;孝敬父母的时光却永远不能重来。当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尽孝,否则,人生会留下沉痛的遗撼。

我们总是想着给父母最好的,却不知,最好的其实是自己无时无刻的一声嘘寒问暖,是时至节日时的一顿晚餐,是一家团圆,说说心里话的陪伴。

父母在,不言老。

为人儿女,无论年龄多大,都没有资格言老。

父母年龄大了,儿女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生活的重心,是他们精神的支柱,儿女若言老,将置父母于何地?

不言老,也不敢老,为了父母,我们也要一直年轻下去。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

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让父母高兴。

父母在,不言败。

父母的爱,永远都是我们不竭的动力。

我们之所以认真生活,努力工作,不让自己过得一团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父母为我们操心,怕他们失望。

做儿女的所能给予父母的最大的爱,就是成长为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骄傲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天之大》泪如雨下,父母在,不远游,双亲故,此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转)
一日禅: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
⽗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去;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此生尚有来路;双亲故,余生只剩归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