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学探微

 “古韵”说

狹义的古韵指周秦时的音韵,广义的古韵指可通可转之韵。

诗大都有韵脚,最初沒有专门的韵书,诗歌作者通常只根据时语押韵。三国时期,魏左校令李登编《声类》十卷,以五声区别字音,可惜这部被称为“韵书之祖”的著作早已失传。

王力先生在他的《龙虫并雕斋文集·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中说:“南北朝的韵书,有呂静《韵集》、夏侯泳《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陆法言的《切韵·序》里说他们各有乖互。这种乖互的情形可以有四个原因;(一)时代的不同;(二)方言的不同;(三)音韵知识深浅的差異;(四)归类标准的差异。”列举第一期的特色是:“1.歌、戈、麻混;2.鱼、虞、模混;3.东、冬、钟、江混;4.先、仙、山混。”第二期的特色是:“1.歌、戈不与麻混;2.虞不与鱼混;3.东不与冬、钟混;4.肴、豪不与萧、宵混。”

隋·陆法言等撰《切韵》五卷,把平声字分为上下两卷,平声上26韵,平声下28韵,共54韵,各韵以读音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唐玄宗天宝年间,孙愐对《切韵》重加修订,更名为《唐韵》。宋真宗时,陈彭年等奉诏把流传下来的《切韵》《唐韵》重修而成《大宋重修广韵》(206韵,简称《广韵》),把平声字分为上下两卷,上平28韵,下平29韵,共57韵。南宋淳佑年间,刘渊増修《礼部韵略》而成《壬子新刋礼部韵略》(107部韵)。金·王文郁并《礼部韵略》中的上声“迥”“拯”为一韵而成《新刊平水礼部韵略》(106部韵)。

元初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把平声分19个韵部,1、东钟,2、江阳,3、支思,4、齐微,5、魚模,6、皆来,7、真文,8、寒山,9、桓欢,10、先天,十11、萧豪,12、歌戈,13、家麻,14、车遮,15、庚青,16、尤侯,17、侵寻,18、监咸,19、廉纤。

明朝乐绍凤、宋濓等奉诏撰修的《洪武正韵》,把平声分22韵。其后又有《洪武通韵》。

清朝《佩文韵府》(《佩文诗韵》)《诗韵合璧》韵的分部与《新刊平水礼部韵略》相同(即今所称之“平水韵”)把平声分为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云:“汉魏两晋自有古韵。东、冬、江为一韵,支、微、齐、佳、灰为一韵,鱼、虞为一韵,真、文为一韵,寒、删、先与元前半截为一韵,萧、肴、豪为一韵,歌、麻为一韵,庚、青蒸、为一韵,至刘宋始渐入今韵。今刻韵书,谓江韵古通阳,真韵古通庚青、蒸、侵,删韵古通覃、咸、先,先韵古通盐,庚韵可转为阳韵。”

有些字在近代韵书里同韵,在古代韵书里是邻韵。如“皮”在《广韵》归“支”韵,“迟”在《广韵》里归“脂”韵,“之”在《广韵》里归“之”韵,在《诗韵合璧》里都归入“支”韵。“彤”在《广韵》里归“冬”韵,“烽”在《广韵》里归“钟”韵,“淙”在《广韵》里归“江”韵,在《诗韵合璧》里都归入“冬”韵。

不知古韵,难辨诗格。熟悉古韵,才能懂得古人用韵的正与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韵书综述
【诗词曲创作漫谈】如何摆脱格律诗词曲创作的困惑㈡
写诗词有哪些韵?(4)
关于古韵与新韵问题的思考
钦定皇朝通志 卷十七
【我为什么不用平水韵写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