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影太原|龙山:道不尽千年波澜

太原城西南,有一个叫龙山的地方。这里存有中国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纯道教石窟群,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秦汉之前,就有关于龙山的文字记载和传说。从北齐到元明,龙山形成了前山为道、后山为佛的基本格局。

龙山石窟开凿分三个阶段,早期初唐、中期元代、晚期明代。石窟现存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披云子自赞龛、七真龛、三皇龛及辩道龛,共有道教人物石雕像65尊。其中第5窟玄真龛为唐代开凿,是这里最先开凿的石窟。窟内主像为王氏始祖——王子乔,此窟处于石窟群核心位置。第4窟也开凿于唐代,内有雕像11尊,主像分别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第1、2、3、6、7窟,由元代著名道士宋德方主持修建。第8、9窟建于明代,造像已毁,只留有洞窟。

▲ 第1窟 虚皇龛(元)

▲ 第2窟 三清龛(元)

▲ 第3窟 卧如龛(元)

▲ 第4窟 三天大法师龛(唐)

▲ 第5窟 玄真龛(唐)

▲ 第6窟 披云子自赞龛(元)

▲ 第7窟 七真龛(元)

龙山石窟雕凿技艺独特,大多采用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手法,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内容均为道府诸神和玄门列祖,造型灵动,体态传神。石窟穹顶运用浮雕和彩绘手法,呈现了二龙戏珠、五龙腾云、双凤翻飞、白鹤展翅等图案,题材丰富、技艺精湛。

▲第2窟三清龛道德天尊像

▲第6窟披云子自赞龛童子半掩门

▲第2窟三清龛东壁雕像

▲第2窟三清龛龙浮雕

▲第7窟七真龛仙鹤浮雕

▲第6窟披云子自赞龛双凤浮雕

上世纪20年代,龙山石窟成为不法者的盗掠目标,许多造像惨遭劫难,头部被凿割,流失海外,令人痛惜。

▲现藏于瑞典国家博物馆的

3尊龙山石窟道像头部

龙山昊天观,始建于初唐,毁于宋金战火。元代道士宋德方重修,明代再次修葺,现存建筑为近年复建。昊天观前,有龙王庙和千年龙柏,是周边村民祭祀祈雨的地方。

石窟向北一公里是童子寺遗址。童子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据史料记载,唐显庆五年(660),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专程来龙山赡礼童子寺及大佛,后派专使赐披大佛袈裟,童子寺因此声名远扬。后因兵火战乱、风雨侵蚀,寺院遭到破坏,千年古刹湮没于瓦砾荒草之间。

童子寺遗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涵括寺院遗址区、大佛阁区、石门寺和姑姑洞石窟。目前,寺院遗址和佛阁区正在进行抢险加固保护。

童子寺前矗立的一座建于北齐年间的燃灯塔,是亚洲最早的石质燃灯佛塔。据史料记载,每逢法事、庆典之时,燃灯塔的灯火,“光照十里晋阳城……”

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龙山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别样的自然景观,同样值得称道——春来百花艳,夏至清风甜,秋到红烂漫,冬时素装点……来这里的游人,或吟哦,或观瞻,或呼朋引伴,或拍照留念,要将这满山的故事和风韵一并兜揽。

龙山——

读不完四季芳华,

道不尽千年波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山石窟 | 道童启门,童子燃灯
在西山,发现最美龙城—太原市西山旅游公路游玩指南
山西太原童子寺燃灯塔(北齐·省保)
【古迹史话】太原龙山名胜——道教石窟
山西省历史遗址之太原篇1
初探太原龙山石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