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虚寒人体废一半,百病都与脾有关

中国是"胃病大国",全世界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了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重灾区。

这份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的脾胃问题。因为在传统医学理论来看看来:脾胃互为表里,是一体的;肠胃有问题,自然也就代表着脾虚。

现代医学最难解决的慢性病。面对慢性病,现代医学有心无力。但是正在威胁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三高、痛风、心脑血管病等问题,其实都与脾胃所负责的消化、代谢能力有关。

为什么说"脾虚人体废一半"?

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泉,是人体的地基。

地基不牢,外表的健康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再华丽精致也抵挡不住病邪的"风吹雨打";再昂贵、再高效的补品吃下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为虚不受补!

人类80%的疾病的根源都在脾肾,并且人体一切疾病的发生都和脾胃有关系;而补脾固本,往往是一切疾病治疗的突破口!

脾胃有两大主要功能:运化和统血;而运化功能是脾胃功能的重中之重。一切从口而入的食物和水,都需要在脾胃被运化转变成"水谷精微",变成为脏腑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食物和水通过脾胃产生的水谷能量,在脾胃进一步运化之下,就会变成"气、精、血、津液"等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通过经络遍布人体各处,生长出一个健康完备的身体。

所以说不要觉得脾胃不重要。

现代西医的很多手段治疗脾胃或者肠胃问题,比如常见的"三素一汤",抗生素是杀菌的且不谈,维生素和激素都是调动或刺激人体"气"能量的产生,挂水除了将药物输入血液外,也是对人体"血"能量的补充和刺激。

这种粗暴的治疗虽然看起来立竿见影,但实质上没有触及"气、血、精、津液"等五行能量化生的本质问题上;所以"不立竿"也就"见不到影"了。

所以说对于慢性病比如三高、心脑血管问题等有关消化、代谢的问题,则是人体气、血、津液等能量上更错综复杂的问题,治疗上不涉及到这个层面,根本就是隔靴搔痒,无关痛痒。所以说现代医学束手无策,也并不奇怪。

在真正的有传承、有实力、能实战的中医体系中,甚至在其他养生体系中,对于"脾胃"是非常重视的。

比如《金匮要略》:四季脾旺不受邪。

比如李杲《脾胃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比如说医圣张仲景:脾胃健旺百病除。

由此可见,无论是古代养生体系,还是中医疗愈体系,对于"脾胃"的重视是不约而同、一以贯之的。

那么怎样补脾最有效?

我们先看食补。先贤们有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

现在是冬季,补脾自然是以"根茎类"的食物最佳!当季的山药、萝卜、红薯等,就是上等的补脾利器。

要注意的是:想要补脾一定要找绿色无污染的,免得补益不成反中"毒"。如果有农残、转基因、激素等,那么就会得不偿失!

脾主思,脾胃健运,人就会气血旺盛,头脑清晰,各种纷飞的杂念逐渐沉寂,专注力、智力、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好了,身体气血旺盛,就能滋养人体脏腑、经络、皮肤,人精力会更充沛,皮肤、气色也都会变好。

脾属土,肺属金,土培金。不仅脾胃没了寒气,肺也跟着去了寒气,免疫力高了。换季时的各种免疫力不足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改善。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大了,身体上下通达,能更好地吸收食物能量,吃下去的食物都来滋养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足,则百病不生
百病皆由痰作祟,莫让痰湿毁健康
论“百病生于气”与气机理论的临床价值
【蜀中七味养渭舒】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养脾胃就是养生命。
写文章点击打开咸鱼片的主页有一个中成药,一次就可以解决脾胃里寒气热气湿气,解决多年老脾虚,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反酸全不见!
“阴虚”重的,人基本废一半!阴虚要比阳虚更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