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腺窝间部差异不显著是导致常规内镜边界诊断困难的原因之一

导读:ESD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早期胃癌的常规方法之一。诊断早期胃癌的水平切缘(HM)对于避免切缘阳性、成功治疗至关重要。此外精确诊断HM可以将对于外科手术选择全胃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亦非常重要。最近发表在Gastric Cancer (2018) 21:258–266的文章比较了常规内镜及NBI内镜确定早癌边界的病变特点。


引自:

Stem Cells, Pre-neoplasia, and Early Cancer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SN 0065-2598                 

NBI背景知识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由于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已被用于胃病的诊断。该技术不仅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微血管,而且与使用白光的放大内窥镜检查相比,还能够显示更清楚的粘膜结构。 


NBI内镜是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开发的新型电子染色内镜, NBI系统的光源具有三个特殊的窄带滤光器, 通过滤光器将红绿蓝3色光谱中的宽带光波进行过滤, 仅留下600、540和415 nm中心波长的窄带光波。由于血液中的血色素对415nm光和540nm光组成的蓝、绿光吸收较强,通过血色素的强吸收和黏膜表面的强反射形成的鲜明对比,血管形态和黏膜构造被清晰的展现出来。窄带光波穿透胃肠道黏膜的深度是不同的,蓝色波段(415nm)穿透较浅,红色波段(605nm)可以深达黏膜下层,用于显示黏膜下血管网,绿色波段(540nm)则能较好地显示中间层的血管。黏膜表面血管显示为褐色,黏膜下层的血管显示为青色。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对比性能,有助于更准确诊断病变性质。放大胃镜与 NBI 联合应用,对于普通内镜观察不到的微小血管结构(毛细血管、集合小静脉、癌新生血管等)及黏膜表面微细结构(隐窝边缘上皮、隐窝开口、隐窝间部等)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引自:八木一芳  放大内镜诊断图谱

白区与上皮下毛细血管(SEC相关知识


如果照射到腺窝上皮的NBI光被散射,没被上皮下血管中的血色素吸收,则显示白色区域。腺窝间部(intervening parts,IP)是表层上皮在腺窝之间的区域 。在通过NBI放大内镜检查获得的图像中,IP对应于形成粘膜结构的两个白区之间的空间以及白区本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变都可以观察到白区,八木一芳的研究表明白色区域的是否存在与腺窝间部的宽度和腺窝深度有关。



如果照射到腺窝上皮的NBI光穿过表层上皮且被下方血管中的红细胞吸收。结果,血管显示为褐色线条。



引自: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Endoscopy Volume 2012, Article ID 954809, 7 pages


引自:Gastric Cancer (2018) 21:258–266

延伸阅读:微血管结构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分化型、未分化型胃癌微血管结构特点:


八尾建史等人提出了血管加表面结构(VS)分类,广泛用于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在这种分类中,如果观察到病变存在不规则的微小表面结构或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之一,或两者兼有以及与周围粘膜存在清晰分界线(DL),则诊断为胃癌。


引自:Gastrointest Endosc 2010;72:523-9

引自:Endoscopy International Open 2015; 03: E590–E596


尽管已白光成像(WLI)或染色内镜(CE)等传统手段可用于早期胃癌的边界诊断,但是通过图像增强内镜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EGC的精确诊断,尤其是针对与周围非肿瘤性粘膜相比没有明显隆起或凹陷的胃癌被称为浅表扁平型癌(0-IIb)的诊断非常有效。


临床上,少部分的早期胃癌使用白光或者染色内镜难以识别水平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多采用术前多部位活组织检查以在组织学上检测边缘。而对于这样的病变中,NBI也能够检测水平边界,并且避免了多点活检。


使用白光或者染色内镜识别浅表性扁平型胃癌中的HM往往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窄带成像(ME-NBI)进行放大内镜检查有时是有效的。 但是对于通过使用ME-NBI可以分辨HM的具体原理是什么,目前知之甚少,缺乏文献报道。Gastric Cancer (2018) 21:258–266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常规内镜确定边界 

该研究选取了符合标准的538例ESD、121外科手术病例。其中绝大部分即626例通过白光或染色内镜就可以准确判定边界。而13例则无法确定准确边界,其中11例可以采用ME-NBI来准确确定边界,而有2例在常规内镜检查和ME-NBI均无法确定边界,1个病灶为“爬行”分化型胃癌,另一个病变存在明显溃疡。

0-IIb病变导致常规内镜难以确定边界而需要借助NBI观察

在NBI组的11例中,5例接受ESD治疗,6例接受手术治疗。在NBI组中,所有患者均表现出显着的肉眼可见的0-IIb型疾病。即使病变伴有隆起或凹陷成分,NBI组的所有病变都被0-IIb型组织包围。作为对照组,选取了28个尺寸匹配的EGC,这些EGC通过常规内镜检查(WLI / CE组)可以清楚地识别边界。该组包括15例0-IIa型和13例0-IIc型。




常规内镜可以确定边界的病变病理特点----IP、SEC的特点

分为平坦隆起型(0-IIa)和平坦凹陷型(0--IIc)病变。 

癌症的平均IP宽度更大、数量明显小于非癌区域。

癌症和非癌区域之间的SEC的数量明显增多,癌区SEC与表面上皮的距离明显短于非癌区域 。


仅能通过NBI+放大观察确定边界的病变病理特点----IP、SEC的特点

癌症和非癌区域之间的平均IP宽度、数量无显着差异,这也是导致常规内镜边界诊断困难的原因。

癌症和非癌区域之间的SEC的数量明显增多,癌区SEC与表面上皮的距离明显短于非癌区域 。


总结

1、绝大部分的早期胃癌癌区与非癌区腺窝间部(intervening parts,IP)的显著差异,可以通过常规内镜准确判定边界;

2、浅表平坦型癌(0-IIb)与非癌区腺窝间部(intervening parts,IP)差异不显著是导致常规内镜确定边界较困难的原因之一;

3、NBI结合放大胃镜可通过对上皮下毛细血管(Surface epithelium capillary,SEC)的观察来确定浅表平坦型癌的边界;

4、癌区的SEC的数量较非癌区明显增多,癌区SEC与表面上皮的距离明显短于非癌区域 。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
医学美图:白光寻胃癌8(特殊胃癌)
HP 未感染未分化型胃癌的诊断
2019.1.1:白光早癌合集
基层医院如何规范消化道早癌筛查内镜报告书写
医学美图:浅谈分化癌与未分化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