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激痛点的评估判定(文献分享)
对于非特异性下背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很可能是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amyalgiasyndrome)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着许多相似的临床病症。纤维肌痛临床表现为全身广泛对称分布自发性的敏感化和压痛点,在临床触诊时,应通过辨别是否感应到肌肉中的紧张带且产生牵涉痛来区分活性触发点与纤维肌痛。近来的证据表明,抑制活性触发点可以降低中枢敏化,改善纤维肌痛的弥散性症状,可见纤维肌痛可能与触发点存在一定潜在的联系。
肌筋膜炎也极易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混淆,肌筋膜炎是肌肉或筋膜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亦存在条索状结节与压痛点,但疼痛范围较集中,临床触诊时可通过判断是否存在牵涉痛,来分辨肌筋膜炎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不过,临床触诊对于触发点的诊断过于主观,一些客观的仪器诊断如超声、肌电、核磁共振等对于触发点的评估效果还在探索与研究中,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触诊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诊断触发点的手段是触诊,其诊断标准基于 Travell Simons具体为:肌肉紧张带中的压痛点、预期的牵涉痛模式、病人对压痛点触诊产生的疼痛识别(疼痛重现)、有限的运动范围和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local twitch response。除了以上 5点,次要诊断标准还有肌无力、压痛指数、皮肤抵抗力降低、拉伸可缓解疼痛等。
Maigne 等测试了触诊对肌肉张力判断的效度,触诊师通过感受患者肌张力来评估疼痛位置,在 91 例下背痛患者中,判断正确了 59 例(64.8%)。其结果说明触诊对于肌张力的判断具有一定有效性,但并不高。Rathbone通过评估 2007 2016 年有关触发点触诊的 6 项研究,得出局部压痛与患者疼痛的重现是可靠性最高的两个诊断标准,但通过触诊评估触发点可靠度整体偏低,今后的诊断应侧重于与更准确的检测技术相结合。
除了触诊以外,超声、核磁共振弹性成像、肌电等科技手段都对于诊断激痛点的准确性更高,但是鉴于性价比和操作环境的因素,还是较难普及。
——《肌筋膜触发点在非特异性下背痛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陈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筋膜炎的“前因后果”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肌痛點手冊
肌筋膜疼痛临床表现特点
膝内侧疼痛及相关解剖(三)
肌筋膜炎:“伤不起”的痛
取东西,后背部就会疼痛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