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安银行一个月前就对新城下手,背后是什么神操作?

作者老海,某知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Jack看租赁特约研究员。

这2天,新城控股王某事件市场反响很大。这个信息刷屏以外,平安银行黑科技在朋友圈的刷屏也不少。公司老总也在转发问你咋做不了,为啥人家能做,我突然感觉到六月飞雪之寒。

先说下平安黑科技的事,了解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人从朋友处获悉,平安银行在5月份就对新城控股出手了,内部发文防范授信风险,要求落实以下四个措施:

1、暂停对新城集团已经批准业务的出账,并且暂停新增。冻结剩余未使用的额度,同时冻结已经批复但未出账业务,暂停新增敞口授信业务审批;

2、加强对项目贷款的管理。密切追踪,严格落实批复要求,关注项目施工与销售进展情况,确保资金回到银行账户及时还款;

3、强化标准类资产监控和管理。对投资的境外美元债,密切关注境外债券市场走势及交易情况,择机卖出;

4、加强走访并核查真实情况。地产事业部及相关分行尽快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企业真实负债和资金流情况,密切关注同业授信变化,视风险情况及时调整授信策略。

大家觉得对于平安银行为何在一个月前对新城有这样的风险自我警示的原因不得而知,认为平安银行有黑科技。如果平安银行可以在一个月前能预计王某犯事,那帮我预测下哪支股票可以赚大钱。

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这就是一家银行基于客户的财务指标和所在行业及地区情况、日常贷后管理情况做出的判断。任何一家银行都有自己的预警系统和指标设置,触发了就会进行预警和提示。部分租赁公司也在开展自己的项目风险监控,只不过有些公司重视,有些公司不重视罢了。

时间回到2019年4月初,交易所向新城控股发出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连发16问质询公司业绩和会计处理(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下问询函和上市公司的回复看看)。根据问询函及回复,我总结下来新城控股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压力大,现金流紧张

由于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公司2016年度至2018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分别为66.39亿元、189.70亿元及358.91亿元;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合计净流出分别为6.10亿元、102.41亿元及161.96亿元。公司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为84.57%。

筹资性现金流体现的对外融资情况,新城控股近三年融资额不断增加,相应到期债务偿还压力也在增加。根据公司2018年年报,公司对外负债153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约2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2亿元。一方面要承担高额的财务费用,根据2018年年报,新城控股2018年资本化利息支出为88.50亿元,同比增长428.99%;资本化利息支出金额分别占总利息支出和归母净利润的94.58%和84.36%,相较2017年的77.45%和27.75%有较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年内有100多亿的借款要偿还。此外,由于新城控股发行了美元债,2018年汇兑损失达到4.1亿元。

新城控股在2018年年报中也说了,融资用途大部分是用于偿还银行借款或兑付债券。今年5月21日,新城的境外子公司还在新加坡发行了总额3亿美元的无抵押固定利率债券。用一个银行惯用的术语,这就是一个贷款的“借新还旧”。

2、净利润存疑,损益或存不确定性

征询函第1至第3个问题关注新城控股的收益。第一个问题说的是新城控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09亿元,同比增长209.02%,占归母净利润的26.78%。第二个问题提出2016年度至2018年度,新城控股合、联营企业转为子公司的收益分别为0.46亿元、2.62亿元、6.77亿元,各自年度归母净利润均相应增加。第三个问题指出多家持股超过50%的合(联)营企业未纳入合并报表,这些未并表的企业净利润亏损8000多万元。

3、房地产去化缓慢,开发和销售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问询函,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城控股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存货占比为61.44%,2018年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合同销售额占比为50.72%。受调控政策影响,新城控股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去化率同比有所下降。

4、关联交易较多,已被质疑

王某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底,新城控股应付间接控股股东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计息款项为22.22亿元,利率水平为8%,高于贷款基准利率,且高于公司2018年度6.47%的平均融资成本,显得不合常理,新城控股完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融资,而不是通过关联方借款,这是一个不合常理的操作。此外,新城控股其他应付账款金额较大且增长较快。

其他征询函提出的问题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在负债率如此高企,房地产也不是银行鼓励投放的行业,利润“注水”,加上不合常理的关联交易这些问题下,平安银行出手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不要惊讶平安银行有什么黑科技,当看到客户年报问询函提出这么多问题时,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细加分析,是肯定会作出压缩授信的决定的。这样的事,银行不会是第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

对于租赁公司,需要借鉴的是银行在贷后管理上成功的经验,结合租赁行业的特点。很多事并不难,难在思路和行动。比如现在很多外部数据商可以提供客户的工商和司法信息,而很多租赁公司还停留在对这些信息的日常查询和自带的推送功能,但其实这些外部数据商都可以提供API数据接口,提供很多数据,像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告信息、发债信息等,租赁公司通过自建风险模型和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自动风险监控和预警。

目前市场上企业预警通等外部数据商都有此类服务,还有些外部数据商可以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甚至个别外部数据商还可以提供风险监控模型搭建和系统建设服务,已经有金租公司与外部数据商开展合作的案例,但如何做、怎么做,还需要租赁公司的老总找对人、肯花钱、能落地,假以时日,必能更早一步发现风险,减少项目触雷的概率。

如需试用企业预警通系统机构版,请加微信:fenglihui99,会安排专人上门演示。企业预警通个人版本APP请按下图下载免费试用。

Jack看租赁

致力于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领先的文化传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银行针对外资(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做内保外贷业务的内部文件
跨境租赁问题汇总及案例分析
债务融资的范围包括哪些
最高院:提前到期贷款的罚息和复利可以从收到诉状的次日起计算
监管层警告两产一单风险 表内外授信推进全口径监测
外保内贷新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