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杀刘邦的人,被他赦免封赏,救命恩公却被他杀掉,刘邦在闹啥?

一、从刘季到沛公

公元前209年,藏匿在芒砀山的刘邦,突然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萧何派樊哙前来,请他回沛县去当瓢把子。刘邦就一愣:我没听错,我可是大秦的逃犯?连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完后,刘邦乐得直拍大腿。

原来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反秦势力就如野火燎原,沛县也准备反秦,奈何没人敢挑头。于是萧何和曹参想起了刘邦,听说这兄弟藏匿在芒砀山,手下聚集了几百人了,干脆就让他回来!

就这样刘邦回来了,哪料沛县的县令突然又后悔了,下令:给我秘密捉拿反贼萧何、曹参,都是这两人在捣鬼,我是清白无辜的!

县令错到家了,反秦是沛县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他当时也点了头拍了胸脯,本来瓢把子应该是他,可他却一个劲后缩,这才轮到亡命徒刘邦。哪料如今你还出尔反尔,公开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上。

结果很快萧何、曹参就得知了消息,轻松逃脱接应刘邦前来,一封信射入沛县,里应外合,沛县的县令被祭了旗,刘邦成了沛县大哥。人们都兴奋异常,口号喊得震天。

刘邦也很高兴——但心里却在骂,信你们个大头鬼,要是分金银财宝,你们能请我回来吗?啥也别说了,我也没吃亏,反正是比躲在芒砀山里要强多了。因此刘邦一点都不谦虚,就当上了首领,被称为沛公!

但刘邦也错了,谁说没人想当带头大哥?沛县豪强雍齿,就一直盯着这个位置。之所以错失了,一则是场面上要谦让县令。哪料这货却不当。二则是萧何等人,很快就提议了刘邦。所以雍齿错过了毛遂自荐的机会,故而是一肚子气!

你刘邦算个啥?泗水亭长?啊呸!我雍齿在沛县一跺脚是八方震动,他有啥资本当我的大哥。尤其可恨的是,你瞅瞅他如今这小人得志的德行——好你个刘小四(伯、仲、叔、季,刘邦本名刘季,当了皇上后改为刘邦),咱走着瞧。

二、差点害死刘邦的人被封赏

再说刘邦,被称为沛公了,自然就要行使权力!于是他命雍齿镇守丰邑,然后带着人马,放心去抢地盘。雍齿则二话没说,就背后捅了刘邦一刀,转投了魏国。

刘邦气疯了,连忙回军全力反扑,却惨败。最终是“沛公病,还之沛”。也就是说,刘邦差点被雍齿给直接气死!

就这样,好好一个“沛公起事”,被雍齿横插一竿子,差点变成了“沛公完事”。好在刘邦,渡过了这次生死危机。后来雍齿,也没逃出刘邦手心,又重新回归刘邦,成了他的手下大将。

一晃如今是公元前201年了,刘邦已经当了皇上大哥,并一口气封赏了最重要的二十多位功臣,哪料随后却卡壳了。

其他人都心里打了鼓,兹事体大,事关个人尊严。于是没事就提醒刘邦:我为大汉出过力,咱为皇上流过血。刘邦点头表示:都记得!但心里却骂:不就是想赶紧拿到封地吗?毕竟土地没法增长的,就那么多。

但如何封?刘邦也挠头。于是这天他溜达出来散心,一眼看见一群人嘀嘀咕咕的。刘邦走过去问咋回事。张良连忙施礼,说:“能有啥事,兄弟们都着急,不知道你还封不封赏。所以我们就商量着,要是皇上不封赏的话,我们如何造你的反!”

刘邦急了说:“造个屁反,我封赏啊,可就是不知道咋封。张良,你说这事咋办?”

张良说:“好办,想让弟兄们安心,就先封你最恨的那人。皇上最恨的人都得了封,别人还怕啥?”

刘邦一拍大腿:“雍齿,当年差点没害死我,想起他来,我就恨不得掐死他,先封他!”

总论分析:刘邦封赏仇人雍齿,显然是平息“分封事件”的手段,“杀鸡给猴看”的反向操作罢了“赏猴给鸡看”。所以刘邦在闹啥?没闹啥,是其超强的“反向思维”能力的展现。而这种能力,又是一个人得以成功的必备要素。

同样的事刘邦晚年还干过一次,他羞辱张敖,结果张敖的门客贯高爆发了,刺杀刘邦,失败被抓。无论怎么打都不吐露半个字。搞得刘邦大为赞佩,手一挥,这等壮士必须赦免,哪怕大臣反对也没用。

结果如何?贯高被刘邦赦免后,为了彻底保全张敖而自杀!这就是杀是不杀,不杀是杀的经典案例。若刘邦没完没了地继续追查,非但不会有结果,反而落下杀壮士的恶名——这也属于反向思维。

三、好汉何必难为好汉?

公元前205年,刘邦和项羽的“彭城之战”爆发。这次大战,刘邦共闹了两个幺蛾子。

其一:被项羽击败后,刘邦遭追杀,一眼看到车上还有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为了逃得再快“零点零三秒”,刘邦就把自己的这俩孩子,都给推下了车。亏得车夫夏侯婴看不过去,停车,把孩子重新抱回,这才继续逃。

刘邦却怒了,再次把孩子推下车,夏侯婴再次抱回。刘邦拔出剑威胁,夏侯婴不为所动,坚持必须带着孩子逃。刘邦这才妥协,使子女得以活命。其中这位男孩,便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

其二:刘邦兵败彭城,被项羽手下大将丁公(丁固)追杀。眼看就要抓住刘邦了,这时刘邦大吼:“干啥呀,好汉何必难为好汉?”(《史记》:两贤岂相厄哉!)奇迹发生,丁公竟然放过了刘邦。

刘邦的这两次幺蛾子,是相互关联,一前一后发生的?还是独立的事件?已经无人能知晓。总之彭城之战若没有丁公,刘邦必死无疑。因此丁公堪称刘邦的救命恩公。那么他最终结果如何?却被刘邦给杀了!

那是刘邦干掉项羽后,丁公自持有恩于刘邦也来了。刘邦就把他领至军前,突然大吼:这个人,对项羽不忠不义,致使西楚霸王被分尸,兄弟们说怎么办?(《史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就这样丁公被杀!

总论分析:有人说,这是刘邦开始强调忠心了。毕竟干掉项羽后,他马上就要坐天下,当皇上。所以杀丁公,就是强调,做臣子的必须要“忠心”。《资治通鉴》就是这种意见,言称:刘邦此举,换来了大汉四百年天下!

可惜笔者没那高度,站在天下这个层面来分析此事。只能趴地上瞅,却越瞅越觉得,怎么那么像“大恩养仇人”?笔者不知,丁公找刘邦时态度如何,有否强调,我是你救命恩公。

但从刘邦的反应上分析,笔者确信:丁公必然自我感觉良好,强调了我是你刘小四的救命恩人。潜台词就是,如今你叫刘邦了,还当了皇上,该怎么封赏我啊?

封赏,又是封赏!要杀刘邦的雍齿,之所以能得到封赏并活下来,恐怕就在于他当时必然是夹着尾巴,甚至不敢奢求封赏。因此这才有了他,被“当成猴子,赏给鸡看”。也就是说,有利用价值,做了刘邦的工具。

再看丁公,是不是感觉到,他事实上给刘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甚至是关系到了刘邦能否体面这个层次。所以,刘邦在闹啥?没闹啥。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体面,而除掉威胁人物!

说来说去,做人是门学问,所谓福祸相依,是福是祸,谁能说清呢?就如丁公,倘若他不主动去找刘邦。或是哪怕找了,也绝口不提封赏,忘记自己是刘邦的救命恩公,也许他就能活下来,甚至得到更大的封赏,这大概就是 “不争是争”的道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雍齿为何背叛刘邦?为何刘邦要封赏雍齿为什邡侯?
刘邦最痛恨的不是项羽吗?张良:不是,是这个平安终老的沛县部下
【读通鉴】为什么刘邦非要坚持萧何排名功臣第一?并非功大那么简单
汉高祖问张良:朕该如何封王?张良:皇上最讨厌谁就先封谁
为什么刘邦最恨的人,不但没被刘邦清算,还被封侯,最后善终
揭秘:张良计封雍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