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鱼的原因。症状。防治,和治疗。
(一)魚病的原因

1.內在因素

(1)年 齡:因衰老、新陳代謝障礙而引起病變。

(2)遺 傳:親代所遺傳下之先天性疾病。

(3)其 他:性別、激素等之內在刺激所引起之生理障礙。

2.外在因素

(1)飼 料:飼料之營養成分不足或魚餌食過飽或不足以及飼料的腐敗等,引起營養性或消化性疾病。

(2)病原體重感染: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的感染與寄生,而使魚體組織及器官受到嚴重破壞,引起傳染性或寄生性疾病。

(3)管理上不當:因搬池、清池所引起魚之驚嚇及受傷而引起病原體之容易感染及寄生。

(4)環境因素:

水 溫-因溫水性或冷水魚而定,魚生長在其耐性溫度以外之環境將得病或死亡。

鹽 度-因種別而異,淡水魚放入海水,海水魚放入淡水,會引起滲透壓調節失常。

水 質-酸鹼度、溶氧量(不足:浮頭、泛池,過多:氣泡病)含氨量等。

養殖空間及密度-空間過小限制生長且容易相互碰撞擦傷。

毒性物質-工廠廢水含帶重金屬H2S等有毒物質引起病變。

(5)生物敵害:

昆蟲類:甲蟲、水蛆、蜻蜓、水蜈蚣等。

魚 類:池中雜魚及肉食性魚。

兩棲類:青蛙、蝌蚪。

鳥 類:魚狗、水鳥、鴨、蒼鷺。

哺乳類:棕鼠、海獺、麝鼠。

爬蟲類:水中鱷魚。

(二)魚病的症狀

1.魚游泳的異狀

不群游、游泳不活潑、外部刺激的逃避反應遲鈍、回轉、狂奔、飛躍等不自然行動,魚身沿網邊及池壁游擦等。

2.採餌的異狀

採餌時不競食,攝餌量減少。排泄物異狀如顏色不對,或太硬(結塊)等。

3.外觀形態的變異

體色的變化無常,略黑或過於蒼白。體身及鰭發炎、出血、潰瘍、尾部附著絲狀物、破損。鰓部異狀,附有粘液、鰓不合攏等。

(三)魚病的防治

1.預 防

(1)徹底使用前之清池清毒,生石灰每坪0.3~0.5公斤,漂白粉每坪70公克。

(2)魚種魚苗之消毒、餌料和食場的消毒。

(3)四定投餌:定位、定質、定量、定時投餌。

(4)環境衛生:池邊除草、撈除死魚、清除敵害。

(5)工具消毒:分池專用、日晒、煮沸消毒、藥物消毒。

2.治 療

(1)物理方法:以換池或改變水質的治療為主。例如:泛池、錨蟲病、白點蟲病。

(2)化學方法:使用藥品或化學處理治療。常用魚病用藥:食鹽、重鉻酸鉀、福馬林、甲基藍、孔雀綠、馬速展、地特松、漁家寶、磺胺劑、喃劑、抗生素、陽性離子消毒水(如:海亞敏)、維生素。
 
 
二、細菌性疾病

(一)柱狀病、爛鰓病(Columnaris Disease):

1.病原體

Plexibacter columnaris長桿菌,G(-),4-8x 0.5-0.7μ

2.症 狀

(1)病原性強之菌株會侵害鰓部,鰓絲上有暗黃色之點狀菌落,鰓部充血,呈暗紅色,且有小出血點,粘液分泌增加,軟組織破壞,溶解而脫落,造成嚴重缺損,外觀呈掃帚狀,此種症狀稱為爛鰓。

(2)病原性弱之菌株則感染部的皮膚及附近的鰭,被感染的部位會壞死、變色、鱗片脫落,且有不少皮膚呈現潰瘍,此種症狀稱為爛尾。

3.防 治

(1)磺胺劑藥浴。

(2)高錳酸鉀 2 ppm藥浴1天,或 20~50 ppm藥浴1小時。

(3)福馬林 30 ppm藥浴1天。

(4)0.6%鹽水。

(5)孔雀綠 0.5 ppm和福馬林 17 ppm藥浴1天。

(6)硫酸銅 30~40 ppm藥浴30分鐘。

(7)喃劑Niturpirinol 0.5 ppm藥浴1小時,1天2次,或 1 ppm,1天1次。

(二)赤點病(Red Spot Disease)

1.病原體

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短桿菌G(-),1-3x 0.2-0.5μ

2.症 狀

全身體表出現點狀出血,尤以上腹部之下顎及胸鰭部位最顯,若輕撥體表,粘液會和表皮之血液一起剝離,呈血糊狀。肝、腎、脾、腸、腹膜都會出血或充血,症狀出現後3天即亡。

3.防 治

(1)藥物治療困難,無顯著效果。

(2)寒流來臨之季節提高水溫至27~28℃。

(3)降低水池的鹽分。

(三)潰瘍病(Edwardsiellosis)

1.病原體

Edwardsiella tardam週邊毛桿菌,G (-),2x 0.6μ

2.症 狀

(1)肝型之病變部位主要在肝臟,上腹部會腫脹,腹壁穿洞,腹部皮膚出血、軟化而變色。

(2)腎型之病變部位主要在腎臟,肛門會紅腫,以肛門為中心的軀幹部像小丘般隆起,周圍的皮膚出血、軟化而變色。

3.防 治

(1)因尚不知傳染來源,目前並無有效之預防措施。

(2)避免細菌污染水池,不讓帶菌者接近水池。

(3)以抗生素或磺胺劑加以控制。

(四)弧菌症(Vibriosis)

1.病原體

Vibrio arguillarum短桿菌,G (-),1-2x 0.5-0.7μ

2.病 狀

(1)皮膚炎型通常在體表形成潰瘍性患部頭部,軀幹及鰭部都可能發生,但以吻端較多。

(2)腸炎型在腸和內臟出現潰瘍而體表卻看不到有任何病變。腸通常會發炎、充血和出血,嚴重時腸粘膜壞死,腸壁形成潰瘍,胃肝脾腎亦都可能同時有潰瘍發生。

3.防 治

(1)防止造成機械性傷害而被弧菌感染。

(2)避免使用變質飼料。

(3)病魚要迅速撈除。

(4)可於池中加入抗生素防治。

(5)水池以孔雀綠 1 ppm消毒30分鐘。

(6)使用口投式或噴投式疫苗。

(五)癤瘡病(Furunculosis)

1.病原體

Aeromonas salmonicida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季鱼病防治
水族箱魚病防治的幾點措施
牛蛙的疾病及防治
-甲鱼养殖技术-
常見五十五種病
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