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连寒假都控制不了,何谈逆袭!(3份超精细寒假时间表,总有一款适合你!)

寒假来喽!开心!

《知否》我都漏了好多集了,回去补!吃鸡、王者,开黑约起来!玄幻、言情,小说看看看!各种娱乐资源,还有扎心的寒假作业,很多同学在学校铁打的作息规律,回家就混乱了。

BUT,正所谓寒假一时爽,开学火葬场。寒假作息乱,成绩提高难啊。正像那句话说的“寒假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那么,要怎样来制定自己的作息表呢?

1

合理规划寒假,你要有“三力”

(1)规划力:想要寒假过得充实,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这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实在不会规划,可以自己先规划,规划完了再去问问学霸怎么规划的,或者问问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参考修改一下,这样会更好。

(2)自控力:再科学的规划也抵不过经常性的自我放纵,如果时不时沉浸在游戏、美食、交友、观影、旅游等活动中去,规划都得不到执行,那很难有一个高效的寒假。

(3)思考力:控制自己投入规划当中来以后,要高效地进行学习,不是为了完成具体的作业,而是要思考作业背后的知识,知识包含的思维方式,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是一种学习。面对任务不断深入思考,思考之后不断反思调整,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本部分来自知乎@从玉从册

2

制定学习计划,要狠抓薄弱

寒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寒假逆袭。因此,每天都需要安排学习时间,我们需要一套合理的学习计划。

寒假中,要认真、客观地对期末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

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同学们在分析“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后,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套寒假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因为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学习中要多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寒假时间,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瘸腿科目”拉分。

3

利用时间的秘诀

(1)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学习时间

因为白天精神状态好,记忆力强,思维活跃,白天一小时的学习效率相当于夜晚的一个半小时。尽量将学习都安排在白天,利用好白天的大好时光。

(2)公式:8-1>8

8-1>8的意思是从8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娱乐或休息,表面上只学习了7个小时,但由于精力充沛,其效率远大于连续不断地学习8个小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在学习感到大脑乏力,精力不集中,有厌倦情绪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做一些文体活动,这样才能使自己头脑保持清醒,以充沛的精力做下一件事。

(3)“ABC”时间分类法

可采用“ABC”时间分类法,将学习任务按轻重缓急分为A(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次要的事情,包括课外阅读或预习等,可随后处理;一般的事情,可以按照所剩时间的多少来灵活处理。如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加做什么课外补充练习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所学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

但如果作业很轻松就完成了,就该多做一些提高能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的课外题。

(4)调整学习状态

尽量使大脑、体力、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会有效率。

要尽量避开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不利时间,在头脑最清醒、记忆力最好的时段,安排记单词、背课文或做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题。在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和精神不集中的时段,就要安排难度不大且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如听听英文歌曲、看一些小故事等,或者干脆闭目养神,休息一下,等精力旺盛的时候,再坐下认真学习。在制作作息表的时候,可以好好考虑自己的学习状态。

4

有序安排作业,有选择地参加辅导

寒假里,完成寒假作业往往会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放假前两天拼命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以后的时间光顾着玩,到了开学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另一种是先尽情玩,直到快开学的前几天才慌忙写作业,保量不保质。

所以说,寒假要有计划性的安排每天应完成的书面作业,不要作业量要求起伏变化太大。在作息表中,要给寒假作业留一席之地。在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后,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学科补习。好的课外辅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因此选择辅导,应选择更加强调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的辅导机构。学生参加辅导后应及时消化课上知识,不要就题论题,要灵活运用老师所讲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找些知名机构的辅导讲解一些难题、拔高题。对于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科目找一些基础补习知识。

每个人情况不同、习惯不同、学习进度不同,自然在假期的学习安排方面存在着差异,下文提供三种作息时间安排,可参考。

1

齐头并进

如果你是各科成绩一直都比较均衡的同学,可以根据期末考试结果,抽出时间认真总结教训。在寒假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可以使用齐头并进的策略,各科都顾及到,以求达到综合提升。

06:30—07:00

起床+体育锻炼

07:00—07:30

练听力/背单词/听新闻

07:30—08:00

早餐

8:00—10:0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这一时间段最适合复习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硬骨头了。切记集中精力,好好学习才能好好玩耍。

10:00—11:40

宜背单词/写作练习,费了脑子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学英语、语文等一些靠积累而涨分的科目。这一时间段可以多去积累一些内容,看一些文章也好,听一些新闻也行,听英文歌也是可以的,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才能爱上学习,才能学好。

11:40—14:00

午餐+午休,这段时间好好利用,吃饭加上玩耍都可以的,也可以约上同学来顿午餐,毕竟放假就是放假,不能在伙食上委屈了自己。

14:00—16:0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跟上午一样的去啃比较难的科目。

16:10—17:40

宜背单词/写作练习。可以进行轻松一点的学习活动。学习强度和早上相似。

17:40—19:30

晚餐+休闲活动,可以看报纸,杂志,电影来放松。

19:30—21:30

宜做套题/专项练习/知识梳理。经过前面的能量补充和放松,这时候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啃比较难的科目。

21:30—22:3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睡前的记忆也不错哦。

22:00-23:00

洗漱休息

2

加强短板

可以利用这个寒假纠正自己的偏科习惯。纠正偏科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有些同学数学不好,主要是害怕数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学不好。其实只要努力,偏科是可以纠正过来的。设计学习计划时,可以强化强项,弥补弱项。弱项提高分数的空间很大,要认真分析自己弱项的问题所在,找到弥补的办法。除了在弱项上多花时间外,强项也不能放松。

6:30-7:30

一日之际在于晨,这个时候是头脑最清醒且体力最充沛的时间,也是学习和锻炼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安排全所有功课的全面复习,尤其是记忆力的课程(比如英语单词、文科类科目等)。

同时,高考不光是脑力的竞争,也是体力的坚持,所以在一周的时间里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两三天锻炼的时间,身体锻炼一定不能少,半个小时即可,锻炼的时候可以听一些励志歌曲等,为一天的学习打好基础。

7:30-8:00

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

8:00-9:00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这时候学习不擅长的科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9:00-11:00

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休息20分钟,继续学习不擅长的科目,达到连续性学习的目的。

11:00-12:00

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也可以学习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

12:00-13:00

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小时就差不多了。

14:00-16:00

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也可以学习自己感觉比较轻松的科目。

16:00-18:00

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自己不擅长的功课。

18:00-19:30

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19:30—21:3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或者处理很费神的学习内容。

21:30—22:3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睡前的记忆也不错哦。

22:30-23:00

洗漱休息

3

课外阅读

不少同学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寒假时间相对充裕,要学会积累作文素材。不少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课外书。建议在阅读时可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时事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等。这对写好作文有帮助。除了作文素材,阅读本身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寒假中,可以有意识地思考一些问题,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打算,可以把时间多倾斜一点到课外阅读上。

06:30—07:00

起床+体育锻炼

07:00—07:30

练听力/背单词/听新闻

07:30—08:00

早餐

8:00—10:00

集中精力,专攻费脑力的科目。

10:00—11:40

阅读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11:40—14:00

午餐+午休

14:00—16:0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

16:10—17:40

学习自己觉得比较轻松的科目。

17:40—19:30

晚餐+休闲活动,可以看报纸,杂志,电影来放松。

19:30—21:30

集中精力,专攻不擅长的科目,或者处理很费神的学习内容。

21:30—22:00

宜背单词或用于需要记忆的项目。

22:00-22:30

阅读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22:30-23:00

洗漱休息

一般来说,学习时间集中在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晚上19:30-21:30。

都是比较合理的,

上面的时间表仅供参考,

可以根据自己现实情况的安排来调整。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生寒假学习计划
孩子习惯不好成绩太差?这个老师的方案适合90﹪家庭!
高考前复习最困扰学生的七个问题
【教育读书】如何平衡弱科和强科的关系?这个困扰90%高中生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备战高考:高三一年如何同时做到补弱科和增强科
初三高三学生,怎样同时做到补弱科和增强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