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1高地之战——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教材》概述篇之2: 有关211高地之战的官方资料

历史的考证和研究需要文字资料。

官方的文字资料是更重要的依据。虽然它寥寥无几,虽然它不够具体,虽然互相有矛盾,虽然它可能有所隐晦。

所以,我把我搜集到的所有官方资料转给大家,供研究参考。

急切盼望大家提供第一手的官方资料和其它文字资料。

一、成都军区《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作战基本总结》中有关211高地作战的资料

(一)在“作战经过”部分关于“5.31”战斗和“6.11”战斗的记述

(1)粉碎敌“T5M1”计划

当六十七军刚接替一军,尚未站稳脚根之际,敌就开始实施代号“T5M1”的反扑计划。1985年5月31日5时40分始,敌对我行猛烈炮火准备,5时55分,敌三一三师九八团先后以四、五营和六营一部主要向我那拉方向的475、574号阵地西山头(注:即211高地)429、408、24号阵地攻击,同时以九八、九八三团各一部,分别向老山662.6高地、八里河东山方向进行牵制性进攻。我坚守分队依托阵地,抗住了多波次轮番攻击,至12时全线打退了敌两次大的反扑;在574号阵地西山头防守的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五连一班,战斗打响后与连失去联络,15时,团得知前沿2个战斗小组的1、2号哨位已失守,遂于18时10分派七连1个排,由576号阵地向574号阵地攻击,未能奏效。6月1日22时,敌利用夜暗向那拉的475、574号阵地西山头3号哨位、408、244号阵地及八里河东山、老山前沿阵地实施连、排规模的进攻或偷袭,战至6月2日7时,敌反扑企图被我粉碎,计歼敌700余人

6月10日21时,五九五团发起反击574号阵地西山头两个哨位的战斗,经10小时艰苦激战,于翌日15时30分,攻占了1、2号哨位及附近洞穴。这次反击虽然攻击分队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度攻入部分表面阵地,歼敌110余人,但因步炮协同不够密切,反击战斗未达预期目的。

成都军区《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作战基本总结》剪辑

(二)在“作战经过”部分关于“9.8”战斗的记述

9月8日10时30分,一九九师五九五团指挥师侦察连,利用敌九八二团与八八团换防之际,采取奇袭方式发起攻击,仅16分钟就夺占1、2号哨位。同时,我以兵、火429号阵地东侧、425号阵地,致使误判我1个团的兵力防御(进攻?)

 成都军区《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作战基本总结》剪辑

(三)在“基本经验”部分关于“9.8”战斗巧择战机的经验

第二,巧择战机,灵活指挥

一是乘敌换防之际。敌换防期间,建制交叉,部署调整,我突然发起攻击,可打敌措手不及。造成敌指挥、协同混乱,在其作出有力的反应之前,即被我歼灭。

二是利用敌松懈、麻痹之时。敌我对峙,敌警惕性较高,但我可通过各种手段,疲惫麻痹敌人。比如,一九九师在 “9 · 8” 出击作战之前多次在夜间袭扰敌人,致使敌夜间特别警觉,经多次侦察发现,上午9时至12时则是敌“疲劳时节”观察疏忽,戒备懈怠,于是确定选在上午攻击,利用了敌白天短暂麻痹之时,达成了战斗的突然性,一举歼灭了守敌。

 成都军区《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作战基本总结》剪辑

(四)在“基本经验”部分关于“9.8”战斗运用侦察兵的经验

密切配合战场行动,确保防御稳定……侦察分队以主战场形势的需要为己任,或化整为零,长期活跃在前沿前、间隙地、通道口与敌作斗争;或在我前沿分队配合下,以精干小分队出击,保证了主战场防御的稳定。如I985年9月8日,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组织奇袭分队,仅以I6分钟即一举收复574号阵地1、2号哨位,有力地改善了我在该地区的防御态势。

 成都军区《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作战基本总结》剪辑

二、《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有关211高地作战的资料

(一)在“简要作战经过”部分关于“5.31”战斗和“6.11”战斗的记述

(一抗敌进攻,稳定防御,掌握战场主动权1985年5月18日至7月31日)

抗敌团规模进攻:

 4月份,策划了代号为“T5M1”计划,并在5月1320日所谓“停止炮击”的掩护下进行了反扑准备,时值我开始接防。敌于5月20日I6时起增大了对我前沿炮击规模,27至29日在老山方向进行多点频繁进攻袭扰,企图转移我对那拉的注意力。但我始终把作战的重心放在那拉方向并于5月30日准确判明敌主攻方向、规模和可能发起进攻的时间,进行了连夜准备。5月31日5时40分始,敌对我行猛烈炮火准备,于5时55分以那拉为主要方向使用1个多团兵力发起全线反扑。敌三一三师九八团先后以一部主要向我那拉方向的475号阵地、574号阵地西高地、429、408、244号阵地攻击。同时九八一团一、三营各一部兵力向662.6高地和老山方向,九八三团四、五营各一部兵カ向八里河东山方向进行牵制性进攻。企图首先夺占那拉方向一线要点,尔后从多方向围攻417号核心阵地,我坚守分队依托阵地,浴血奋战,抗住了敌多波次轮番攻击,至12时全线打退了敌两次大的反扑。在574号阵地西高地防守的五九五团五连一班,战斗打响后与连失去联络,直到15时方发现前沿2个战斗小组的1、2号哨位失守,该团遂于18时10分以七连1个排25人,由576号阵地向574号阵地増援。在多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排长刘海洋率10人到达3号哨位,巩固了基本阵地。6月1日22时,敌利用夜暗分别以连排兵力向那拉的475号阵地、574号阵地西高地3号哨位、408、244号阵地及八里河东山、老山前沿阵地实施进攻或偷袭,战至6月2日7时,敌反扑企图被我粉碎。此战,我军在尚未站稳脚根,战斗准备极为仓促的情況下,英勇抗击,全线抗住了敌人蓄谋已久的进攻行动,歼敌700余人,取得上阵后的第一个胜仗。

反击两个哨位战斗

根据原昆明军区前指6月4、8日指示精神,组织五九五团于6月10日21时发起反击574号阵地西高地两个哨位的战斗。经10小时艰苦激战,于11日7时20分攻占表面阵地(7时21分反映“敌已到了山顶”),于15时30分,攻占了1、2号哨位及附近洞穴。这次反击,虽然攻击分队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性,一度夺占攻击目标,歼敌110余人,但反击战斗未能完全奏效。

《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剪辑

(二)在“简要作战经过”部分关于“9.8”战斗过程的记述

出击收复574号阵地西高地1、2号哨位

一九九师五九五团指挥师侦察连,经充分准备,利用敌九八二团与八八一团换防之际,于9月8日10时30分采取奇袭方式发起攻击,仅16分钟就夺占1、2号哨位。同时,我以兵力、火力向429号阵地东侧、425号阵地佯动,致使敌误判我以1个团的兵力在那拉实施全面进攻。12时11分至翌日拂晓敌组织了4次排规模反扑和12次班组偷袭均被我粉碎,共歼敌180余人。此战,战机选择巧妙,精兵奇袭神速,战术运用灵活,一举取胜,改善了我防御态势,打乱了敌那拉方向换防部署,迫敌一段时间在该方向有3个团的建制组织防御。

《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剪辑

(三)在“存在问题”部分关于“5.31”战斗和“6.11”战斗的概况和教训

四、存在问题

(一)初期作战情况不熟.处置欠妥,造成了那拉方向作战的一度被动。

“5.31”抗敌反扑作战中,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五连一班前沿两个哨位(战斗小组)失守,1人被俘。对于被俘问题由于未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到6月4日,该团九连又发生2名军工由255高地向211高地送给养途中遭敌炮击迷失方向而被俘。6月7晚,团组织偷袭失守哨位时,1名战士因负重伤又被俘。3次被俘,给敌以宣传口实,给我政治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曾挫伤了一些部队的士气。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于6月11组织了收复2个哨位的战斗。虽经攻击分队10多个小时的艰苦战斗,一度攻占了目标,但未能有效地组织防御没能达到反击的目的,并使主要方向的作战一度出现被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军来讲,主要是对下面报上来的不确实情况未能及时察觉核实;在丢人丟哨位的压力下,处置上有急躁情绪。分队在敌情、地形不熟、各项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下发起反击,导致失利。事实教育我们,当作战出现问题,特别是影响较大的问题时,领导者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依据战场的客观实际,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处置措施,正确地处理作战问题。同时,上级要主动承担责任,注意稳定部队在失利时的情绪。

《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剪辑

(四)在“主要经验”部分关于“9.8”战斗选择战机的经验

4、捕捉和创造最佳出击时机

战机选择恰当就能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在敌有防我进攻的常态下,捕捉和创造战机通常溶为一体。一是……二是以主观努力使敌因惯性心理而产生暂时的麻痹状态。1985年9月8出击收复574号阵地西高地,就是经较长时间对敌在黄昏、午夜、拂晓、上午等时机的行动的观察,并人为地给敌造成种种假象,使敌在上午9时到I2时形成了规律性的松懈时刻,成了我利用的最佳攻击时机。

 《陆军第六十七军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总结》剪辑

三、《  陆军第一九九师老山地区“五三一”防御战斗》战例中有关211高地作战的资料

(一)在“战斗经过”部分关于211高地的战斗经过

五时五十五分,敌九八二团四营分三路向五九五团坚守的475、429号阵地、574号阵地西高地(东半部为敌占领),577号、408号等阵地进攻,六时十五分,进攻之敌在我炮兵火力打击之下,伤亡惨重,进攻受挫。敌九八二团五营五、七连先后投入战斗,均遭我重大杀伤。六时十七分,敌约一个连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又向475号阵地发起攻击并突入我阵地前沿,我四连三排即组织火力,将敌击退,之后,敌又于六时二十九分、六时五十分、七时十一分三次向该阵地攻击,在炮火打击和四连坚守分队积极反击下,打退了敌人的攻击。此时,574号阵地战斗仍在进行,由于敌我阵地紧贴约四十米,敌在炮火急袭结束后,于六时以两个排的兵力突然冲到我一、二号哨位正前,五连一班长包虎明在二号哨位指挥全班顽强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前沿两个哨位失守,副班长等七人壮烈牺牲,班长与敌搏斗跳下悬崖,另二名战士一直在基本阵地坚持战斗,直至增援分队上来。十八时十分,增援的七连三排二十五人,冒着敌猛烈的炮火,由576号阵地向574号阵地三号哨位增援,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排长刘海洋率十人冲上574号阵地三号哨位,巩固了基本阵地。坚守在408号阵地的六连和429号阵地的五连,在炮火支援下,先后打退敌四次反扑。至十二时三十分,进攻之敌基本停止攻击。十三时至二十三时,敌又组织小股兵力偷袭,掩护其抢尸体、运伤员,并利用夜暗向前机动兵力,企图再次发动进攻,均遭我炮兵火力杀伤。

 六月一日二十二时五十分,敌纠集残余约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支援下,分别从577号阵地东、南两侧向577号阵地攻击;从574号阵地东高地向三号哨位攻击;从425号阵地向475号阵地攻击。我坚守分队,依托阵地,顽强抗击,打退敌多次攻击,战至六月二日七时三十分,敌终因伤亡惨重停止进攻。

 《陆军第一九九师老山地区“五三一”防御》剪辑

(二)在“主要经验教训”部分关于211高地战斗的记述

四是部队英勇抗击,顽强坚守。在接防时间短,对敌情、地形阵地不很熟悉的情况下,由于广泛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的爱国热忱,坚守分队面对敌轮番攻击,进行了英勇抗击,坚守在475/574/429/408/244号高地、662.6高地等阵地的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连续打退了敌多次进攻。特别是574号阵地打得非常艰苦激烈,一个班抗击了敌约一个多连的四、五次进攻。

这次作战,由于部队初上阵地,也暴露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接防时间短促,阵地工事不够完善,火力配系不很周密,各阵地之间协同不够密切。二是对山岳丛林地特点认识不足,战场观察不细,报告情况不够及时准确,甚至有误报现象。三是分队个别指挥员迂到紧急情况不够沉着,部队暂时还缺乏与敌短兵相接,用手中武器打击敌人的勇气。四是由于初战对守住阵地压力大,量敌用炮掌握不够好,消耗弹药偏大。

《陆军第一九九师老山地区“五三一”防御》剪辑

四、《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奇袭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战斗》战例

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

奇袭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战斗

198598日)

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27人组成的奇袭队, 1985年9月8  10时30分至10时46分,在老山战场那拉方向,奇袭了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并举攻占了该高地。战斗中,毙敌7名,伤敌14名,缴获敌重机枪1挺、冲锋枪5支、小型电台I部以及部分物资。我伤2人。

一、情况与任务

574号阵地注:211高地老山地区那拉方向,清水西北约500米处。该阵地突出孤立直接控制那拉至清水走廊,战术价值极为重要,敌我对此都比较敏感,是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574号阵地分东西两个高地,西高地有3个哨位。敌占东高地和西高地I、2号哨位,我步兵第五九五团前沿分队坚守西高地3号哨位,形成敌我对峙态势。

据侦察,东高地和西高地1、 2号哨位有敌约I个加强排的兵力防守,其中1号哨位有1个加强班,2号哨位为敌警戒阵地,附近设有较密的雷群和防步兵障碍物。

6月份以后,敌不断加强该高地的防御,组织多层火力加以控制,并以此为依托.经常对我3号哨位及那拉方向各前沿要点发动偷袭和袭扰,严重危及我防御稳定。

改善防御态势,争取战场主动,师决心收复并坚守574号阵地西高地1、2号哨位,以师侦察连第二排为基础,组成一支精的奇袭队,配步兵第五九五团出击作战,采取精兵奇袭的战术手段,攻占1、2号哨位,为尔后坚守防御创造条件。

二、战斗经过

9月8日0时前,奇袭队及保障人员24人秘密在3号哨位做好一切行动准备(另3名侦察兵留在576阵地执行战场观察任务)。4时14分,代理二排长常金岭带1名侦察兵利用雨天有利时机摸至2号哨位2米处,实施抵近侦察,发现2号哨位敌情无异常变化。8时50分,侦察连将情况上报出击指挥组,并提出了出击建议。师首长根据敌情、气象以及奇袭队完成战斗准备的情况,果断定 12时前奇袭1、2号哨位的决心。

10时30分,奇袭队第4组(即火力掩护组)按原定方案由3号哨位向2号哨位摸进,第2、3组由副连长原明指挥跟进。1044分,2、3、4组全部到达2号哨位附近,4组占领了有利地形,担任火力掩护;2、3组准备对1号哨位发起冲击。10时45分,我步炮火力对预先标定的43个目标进行火力急袭,2组由山脊北侧,3组沿山脊南侧向1号哨位冲击,1组从3号哨位直插1号哨位西北侧,3个突击组从3个方向向1号哨位猛扑上去。当3组战士王雷冲到距1号主洞8米处时,1名越军从附近小洞投出1枚手雷,将其左大臂炸伤,他奋不顾身,迅速将爆破筒送入洞内,将敌炸死。另3名越军从主洞南侧山洞钻出,企图向东高地逃窜,被4组战士王中新发现,随将爆破筒投向逃窜之敌,将敌歼灭。此时,1、2、3组在副连长的指挥下,连续爆破敌5个洞穴,毙敌3名,并逐洞进行搜剿,清除了障碍。同时,第5组(即接替指挥组)在副指导员贺光明的指挥下迅速扒开被石块堵塞的2号哨位洞口,并占领该哨位。10时46分,奇袭队经16分钟战斗,举攻占 I、2哨位,全歼了守敌。

攻占I、2号哨位后,我奇袭队迅速防炮藏身,转入防御。12时11分至13时19分,574号阵地东侧高地之敌先后组织2次排规模和2次班规模的反冲击,均被击退。22时30分,五九五团七连增加了 1、2号哨位的防御力量,逐步稳定了防御。

三、主要经验

总结此次战斗的经验,除周密组织、充分准备和部队英勇顽强果断外,主要是在“奇”字上下功夫,巧妙地选战机和奇袭的手段。

1、权衡利弊,巧择战机。574号阵地西高地是敌我争夺的要点,敌为防我进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因此,只能在敌我瞩目中寻找对我有利的短暂时机,选以出敌不意的手段攻取。我经近两个月的观察、抵近侦察和技术侦察,掌握了 574号阵地西侧高地之敌的设防情况、行动规律以及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恰到好处地选择战机。一是乘那拉方向之敌换班之际行动。8月下旬,越军九八二团与八八一团部分连队换防,换防之敌情况不明,交防之敌急于下撤,指挥与协同关系尚未理顺。二是利用敌短暂松懈麻痹之时实施。由于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尤其在夜间和浓雾天气更为警觉,虽然夜暗出击有可供利用的条件,敌夜视器材较多,警惕性较高,不易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但敌在上午8至12时观察疏忽,戒备松懈,有机可乘。因此,打破常规,决定白天奇袭。为了验证白天行动的可能性,侦察兵先后9次在白天进行抵近侦察,都没有被发现。三是巧用天候,捕捉战机。每日上午敌观察我3号哨位和摸进路线最清楚的小尖山观察台,正处在逆光中,视觉不清。9月8日上午,虽然有零星小雨,但总的讲,视度良好,敌人易麻痹,而我火力队和其它火力、观察都处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由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击其所懈,打其怠惰,成功地把奇袭行动藏于光天化日之,达成了奇袭。

2、顺其心理,示假隐真。为实现白天奇袭的决心,我们还采取了各种手段,创造奇袭的条件。一是顺应敌紧张心理,创造暗攻击的假象。自7月18日至9月6日,我多次利用坚守404号阵地和3号哨位的分队,在夜间不断袭扰敌人,造成夜间进攻的架势,得敌人惊恐万状。二是在夜间对574号阵地东侧高地及其附近敌占高地实施无规律的炮击,而在白天保持战场常态,使敌形成晚上高度紧张,上午松懈休息的习惯。因此,当我奇袭队大白天摸进2号哨位、逼近1号哨位时,敌根本没有发现,直到我攻占I、2号哨位约30分钟后,敌纵深炮兵才进行压制。2小时后,才匆忙组织不同建制单位的人员进行反扑。

3、隐蔽企图,精兵奇袭。为达成奇袭战斗的突然性在隐蔽企图上采取了 3条措施:一是保持火力拔点常规,实施长时间隐蔽间歇性的预先火力准备。8月27日至31日,按计划师团炮兵群对敌43个目标实施有重点、无规律射击,既隐蔽了企图,又完成了预先火力准备。越军屡次谎报我步兵进攻,致使其指挥机关情况掌握不准二是提前秘密屯兵。利用9月1日至3日双方停止炮击的有利时机,奇袭队分批秘密屯入了 3号哨位,均未被敌发现,从而缩短了接敌运动的时间。三是实施兵力、火力佯动。奇袭战斗打响后,在431、429号阵地附近实施兵力、火力佯动,使敌误判我以一个团的兵力在那拉方向实施重点进攻,从而分散了敌指挥员注意力和火力,减轻了奇袭队的压力574号阵地西侧高地地幅较小,展开兵力不宜过大,攻击兵力在精不在多。为此,侦察连以二排为基础,从全连挑选了 27名身体素质好,战术动作灵活、机智勇敢的干部战士组成奇袭队;连长杨中宝在3号哨位当总指挥1979年打过仗的副连长原明率领3个突击组和火力掩护组完成奇袭任务,副指导员贺光明随时准备接替副连长指挥;发挥侦察兵的特长,采取隐蔽接敌,突然强袭的战术手段,仅用16分钟,一举攻占了 1、2号哨位

4、密切协同,发挥整体作战威力。战前,除制定周密的协同计划,还组织了以奇袭队为核心的步、机、炮、侦的现地协同,研究了奇袭前、奇袭中、得手后3种时机6种协同方法,明确了不同时节的协同信号奇袭队开始行动时,做到了人到位、弹上膛。奇袭队发出火力支援的信号后,在15秒内炮兵全部开火,首批弹群就盖到了敌阵地上,我猛烈准确的炮火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有力地支援了奇袭行动.

附:奇袭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战斗经过图

《步兵第一九九师侦察连奇袭574号阵地西侧高地1、2号哨位战斗》战例剪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84篇:我老祖宗留下的三十六计,也曾在越军1985年实施的“M1”计划中运用过
老山“3.8”战斗,多点出击全线取胜,歼敌590余人进一步推开贴近之敌
英雄用生命打开胜利通道
对越“C3工程”作战:一个乙种团的可怕战力
老山反击战,一等功臣腿被炸断,8小时爬出二百米血路
中越反击战之:双盾行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