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卷云闲欲归真——王华写意花鸟画赏析

王华先生的书画作品颇丰,评论界也颇多赞词,而我只想就其水墨写意花鸟画中的我个人称之为“闲适花鸟画”这部分,谈点认识。其实,在未与画家交流之前,我以为他仅是书法家,这是因为我先见到的是他的书法,以前并没有见过画家的任何作品,交流时也是以书法交流。交流过了,我才知晓先生更为重要的是其画作,尤其是写意画。当代画坛,画写意画已经蔚然成风,但是真正能画好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大写意画精品更是凤毛麟角。大写意笔法简约,惟其简约,更难把握,就像汉字中的“一”字,因为过于简单,却是最难写好的。大写意笔简意丰,传神达意只在粗线条勾勒,它极具提炼的功夫。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是画不好写意画的。从先生的写意画中,不难读出书与画的默契对话。写意画当然在于写意,意在笔先,它依靠的是淋漓的泼墨和粗线条的勾勒。提炼生活的功夫依赖于深厚的积累,准确地表达对生活的理解那是笔头的功夫,画家情感寓于笔墨之中,这些都非一朝一夕。艺术意象的表达,透视出艺术家的情怀与气度,在先生的写意画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生的旷达情怀。在交流中,我说先生是在用心作画,先生说他随意而为。好个“随意而为”。我所理解的“意”就是画家的真性情,“随意而为”实则是“率性而为”,不矫饰不做作,随心而动,顺意挥毫。

大写意是以草书入画,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意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勾神画意,大胆想象,合理夸张。先生的花鸟画很多,尤擅画鹰鹞,绝大多数作品都积极放达,豪情万丈。这是画家积极入世的责任感。在本文中,我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在画家的整个画作中为数不多的闲适花鸟画。我想,先生的这类画应该不少,只是画家没把它们都传到网上罢了,要么笔法何其老道啊!观其画会其意,你不能不为先生的画所感染。一个对生活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人,即便善于观察事物,也很难想象他的作品能够感染人。

富于表现生活的画家,不管他的笔墨有多么简练,其意义都是丰厚的。大写意的笔墨不在于用墨精细,评家喜欢使用“泼墨”一词,这是从风格角度来说的,是概括作画人在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所体现的豪情雅趣。其实,真正做到“泼墨”,非书法与画法俱臻而不为。试观作者的《秋意》,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可谓寒意袭人。霜天白露,表现于枝头淡红的霜叶,以红叶交代季节,不事重彩,微作点染,重笔在鹳鸟的意态及风吹翎立上,鹳鸟冷态可掬。画家如椽大笔,情饱墨酣,似泼似旋,浓淡轻重好像随意而为,其神韵尽显笔端。枝柯的屈伸也似随意而为,但布置有节,似在书法创作。绕枝点墨,飞枝流叶,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画家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切身的感受,所传达的意象,却是别样的闲适。一般画家在大写意画中题字落款选其一角,使画面对称即可,不动心机,先生的书法落款在本幅画中是沿枝行文。原则上讲,这样设计是很冒险的。但是画家的题字落款却是匠心独运,既谨慎又大胆,字体与画风能够协调起来,从反方向看,题字沿枝上行,收伸自如,然后凸立于主体之后,不枝不蔓,又似枝似蔓,不显突兀,字的大小与体例也极具匠心,书画一体,绝无蛇足之感。

如今,搞大写意画的人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不是书法功底不够,就是意象所表达的生活欠缺深度,少突破。大写意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它因意成象、以象达意,在求得神似这一点上,都颇下功夫。作画忌穿凿,但一定要有所突破,临摹的功夫不够不行,缺少内涵不行。突破不是随心所欲,它更有赖于文化底蕴以及悟性,看似不经意运笔,实则丘壑在胸,自然流露于笔端,心手相应,心到笔到。《一花一世界》,亦是墨荷花鸟,我觉得这幅画非常逗趣。雀鸟着茎顶,茎颤鸟闲,看似力在茎,实则在鸟。可以想见,荷茎翠微,似不禁风,何以挺鸟?如果是蜻蜓,大可不必担心,你尽赏清新之美就行了,这是古人源诗作画中常见的意象。但是鸟则不同,你担心荷茎能否承其重,不能承其重,荷断鸟跌,则不为美了。而荷不断鸟不跌,稳坐安然,闲适有余。优游自是怀绝技,这是生存的技巧,非观察之细而不为,非切身之思而不得。这是这幅写意画中的细笔。画面的大部分是一叶一花,开张大气,荷叶以虚带实,虚笔荷叶造就了实笔荷花,曲茎凸立画面,一只初结莲实吊于其颠,有花有实,整个画面有粗有细,粗中藏巧,即铺张扬厉又拙拓微妙。

画家的文化底蕴是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的,画家的人生经历亦是通过画面所体现的。阅尽世事方能洗尽铅华,回归本真。《喜听窗前蕉叶雨》,是静与思的结合,动尽思静。生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经历过时代的诸多动荡,也必历人生之迷茫,这是时代赋予人性整体的错位,想必在探索艺术的真谛中,亦曾有过内心的惶惑与挣脱,当一切的人生风雨由激烈而变得恬淡时,“思归”之情随之而生。心灵的沉静在于识破世间的是是非非。雨打芭蕉,原本凄凉,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安然静谧,凝重深沉,题中一个“喜”字,是人生彻悟的告白。《心无旁物》,不是“心无旁骛”。画中两只八哥一类的雀鸟双栖岩崖,吊枝低垂,乍看像是表现孤独岑寂,仔细琢磨,令人哑然失悔其妄断。一双飞累了的雀鸟,栖落危岩之边,这符合鸟雀的习性。然其安然就眠,或为静神养性,一切世事的纷争尽置“物”外,云海霜天,松冷冰寒,最终归于人伦之美,与世无争。世事的浮躁,足以让人疲于奔命、不暇应接,飞累了的雀鸟总要归于平静。刻意追索不如无意而得,只要懂得珍惜与呵护,人生何处无知己呀?

王华先生通过自己的意象造型,把五彩的世界“化”入水墨的天地,生活的意趣通过文化的抽象,令人充满了遐想。先生的苍鹰,体现的是一种霸气,有高屋建翎之势,而又不是要“翻云覆雨”,志在山河,是看懂世事、恣情人性的笔墨,且不带牢骚。读懂历史,方为文化;参透人生,方为艺术。其实有些书画家,看他们的作品很精美,似乎没有一处败笔,乍一看完美之至,实际不经推敲,怎么看都不具备那种厚重的文化,缺少撼人的力量。要让作品活下去,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内核,没有丰富的人生来润笔,只能算一个匠人,是工匠之精。赏先生闲适花鸟,其秋高气爽,是经历风雨后的恬淡;风卷云舒,是收获后的悠闲;天高云淡,是识破世间百态后的洒脱——风卷云闲,返璞归真,这既是对文化的守护,又是对人生的解觉,是生存的大智慧,也是艺术的大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退翁:美术家的作品永远不会值钱,文人画才是收藏正道
老画家的画|来楚生大写意花鸟画
《榴实图》明代著名画家徐渭
开宗立派、独领风骚——我看京开现代彩墨花鸟画
如何欣赏画鸟画
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讲座(一)王雪涛的花鸟画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