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任之堂 佛医堂
X
编者按:日常的养生都在生活的细节中,道家有个很好的祛邪扶正的小动作,今天介绍给大家参考使用。
我们可以回想,或者仔细观察一下婴儿,许多情况下,他们的双手都是攥着的,也是攥着双手出生的。

但这攥法也不像我们普通成年人一样拇指在其余四个手的上面,而是蜷缩在另外那些手指下面,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四指回握住大拇指。
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 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说:“骨弱筋柔而握固。”这说的就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虽然身体非常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握固可以培养我们的“浩然正气”,从而抵御外邪侵害,达到《黄帝内经》上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
握固的方法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编者按:日常的养生都在生活的细节中,道家有个很好的祛邪扶正的小动作,今天介绍给大家参考使用。
我们可以回想,或者仔细观察一下婴儿,许多情况下,他们的双手都是攥着的,也是攥着双手出生的。

但这攥法也不像我们普通成年人一样拇指在其余四个手的上面,而是蜷缩在另外那些手指下面,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四指回握住大拇指。
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 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也提出“肝主握”。我们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经气特别充足,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
春秋时期《老子》一书说:“骨弱筋柔而握固。”这说的就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虽然身体非常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握固可以培养我们的“浩然正气”,从而抵御外邪侵害,达到《黄帝内经》上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
握固的方法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