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九城知多少 | 皇城文化“精髓”:“敬畏”与“尊崇”

北京历史悠久,有“七朝古都、三朝国都”之称,元明清三代几百年营造的北京城,曾为世人瞩目。在罕见老北京城风貌的今天,《“四九城”内外——老北京地名的讲究》的作者杨学军怀揣着一份“北京文化自信”,引领读者了解北京城的讲究、领略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感受北京深厚的底蕴。
“国宝工程”公众号推出“四九城知多少”系列。邀杨学军先生一起为您展示老北京的美。

北京城内城、外城,
都是为了保卫京城重地——皇城;
而皇城,则像是紫禁城的“近侍”。
北京皇城,
明永乐年间建构,
是明清两代朝廷礼仪、
内侍机构之所在。
美国的贝肯教授的感觉很准确:
“整个城市深深沉浸在礼仪规范和宗教仪式当中。
皇城的建制,体现着浓郁的儒家礼制内涵与仪式色彩


“天圆地方”的理念



“天安门”为皇城正门,它本与北门“地安门”城楼相对,而门洞形状不同:前者为圆拱形,后者为方形。
为什么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其宇宙观是“天圆地方”,城门设计者正将这个哲学理念融入了皇城建设;这与天坛祭坛为圜丘、地坛祭坛为方泽坛的设计理念,同出一源。

天安门城楼  

地安门城楼

“敬畏”的理念



明清两代,朝廷二十四衙门、三院六司,均设在皇城内紫禁城周边,环卫宫廷。而皇城建制的核心部分,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1

“前朝后市”

天安门以里,向北延伸,前为朝廷——“紫禁城”,后为百姓集市——“地安门大集”。
百姓集市设置于朝廷重地之后,是遵循《周礼》“咨万民”的理念,即集市为老百姓聚集之地,“前朝后市”便于朝廷了解民心民情。这是儒家“以民为本”思想的融入。

2

“左祖右社”

紫禁城午门两侧,左为祖庙(太庙),右为社稷坛,为明清时代两大重地。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太庙”和中山公园“五色土”,即是此制的遗迹。
“太庙”居左,皇家祭祖之地,列祖列宗神主(牌位)所在,象征皇家天下世代相传。“社稷坛”居右,“社稷”本指土、谷之神,象征国土,五色土(青红白黑黄)中央为黄色,上立“江山石”,以示天地四方归向中央,社稷永固。
每逢重大节日,尤其是国家有重大举措,皇帝要带领群臣到祖庙、社稷坛“出辞返面”,即事前祭祀,祈求祖上和天地神灵保佑;事后“面呈”功过。
敬畏祖宗,敬畏江山社稷,是皇城建制的又一重要理念。



“崇尚教育”“尊重文化”的理念



“金榜题名”的骄傲

皇城居内城中部,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北侧一线,天安门为皇城正门。
天安门最大的仪式有二,一是“颁诏仪式”,二是“金榜题名”。
“颁诏”即每逢皇帝继位,太和殿大礼后,礼官奉旨从紫禁城疾行而出,在天安门宣布新帝登基诏书,告示天下,新朝辉煌。

能享受如此辉煌待遇的,还有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的最高级考试为“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考中者为“进士”,是“金榜题名”;前三名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金榜公布之日,举国瞩目。礼官手奉皇榜——新科进士名单,出紫禁城,张榜于天安门左侧的“长安左门”外。京城最高长官京兆尹为状元郎披上红绸,新科状元骑上高头大马,在众进士
簇拥下“步马天街”(天安门前的步道),以彰显朝廷重教,人才辈出。


西南隅“佳话”

从皇城图看,其西南隅缺一大角。比较紫禁城、内城、外城,皇城的轮廓,属不规则形。其中缘由,是一段文物保护佳话:
元代建都时,大都西南角位置有著名的大庆寿寺,内有二位法师的墓塔。《顺天府志》录《元一统志》记载:“海云、可庵皆葬于寺之西南隅。至元四年,新作大都,二师之塔正当城基,势必迁徙,以遂其直。有旨勿迁,俾曲其城以避之。”就是说,元朝廷为保住寺庙和双塔,造成了皇城西南角缺失 。
明永乐年间,重筑皇城,遵从旧制,让开庆寿寺,沿中南海西侧建筑红墙围城,向北至灵境胡同再转至西皇城根。皇城缺角如故。
嘉靖年间,寺毁于天火,就地重建,改名“双塔寺”。清朝沿用。
保护古寺庙,放弃皇城之规整,成为中国历史上尊重历史文化的一段佳话。

大庆寿寺

虽经历了几百年历史变迁,

皇城旧貌仍依稀可见:

紫禁城和筒子河还在,

皇城正门天安门及两侧红墙还在,

"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东安门”

遗迹还在,

还有地安门、西安门、皇城根等地名,

仍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

老北京皇城的样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轴线与北京文化之古都脊梁灵魂所系
中国被拆掉的4个著名古建筑,一座比一座可惜,我们大多都没见过
原本方正的北京皇城,为何独缺西南角?
读城 | 一条中轴线,三代帝王都,看老北京中轴线的精彩故事
北京的后门:800末代太监们的安身地
话说老北京城门:皇城肆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