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伙食篇21:德军北非军团都吃什么?

1940年6月,墨索里尼为了夺取重要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正式和英国开战,二战重要战场之一的北非战场正式打响,不过由于意大利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鸡了,被英军撵着打,打的底裤都快没了,于是只得向老哥希特勒救援。

北非战场

对于希特勒来说,当时的重心全部放在西欧,北非那块地儿对于德国诱惑力不是很大,英军也没料到德军回来,在希特勒接到墨索里尼的求援后,决定还是帮助这位老弟,于是派了名将隆美尔前去救援。

1942年1月6日位于利比亚托布鲁克附近的意大利炮军阵地

险恶的作战环境

要知道北非可不是欧洲,这里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绿洲稀少缺少水源,在这里,德军必须忍受在沙漠环境下干燥缺水和巨大的温差,要知道在夏天,沙漠的平均气温都在30-40度之间,部分地方超过60度,而沙漠强大的蒸发性可以让任何生物瞬间脱水,需要足够的饮用水才行,而德军还得穿着各种作战衣服和武器,因此条件恶劣,让很多士兵怨声载道。

沙漠中行军

普通士兵还好,对于装甲兵来说简直就是地狱一样的考验,毕竟他们要待在铁盒子里,在炙热的阳光下,车内仿佛蒸笼一样让人受不了。

白天是如此的酷热,到了晚上则是另一种生活,沙漠强大的散热性让夜晚的温度急剧下降,到了,到了冬天会降到零度以下,这种情况下作战,白天热的要死,晚上冷的要死,堪比冰火两重天,因此德军每天行军都必需携带两套行装,白天短衣短裤散热,晚上大衣防寒,极大的增加了德军士兵行军的负担。

英军与受伤的德军

另外沙漠里还有各种有毒的植物和动物,其中北非沙漠中的毒蝎和沙漠蝰蛇有着极强的毒性,一旦被咬后不能及时救助,最后结果就是死亡;即便是在绿洲中也会有蚊子和毒虫,被咬一口皮肤就会溃烂,令人难以忍受。

糟糕的后勤工作

对于北非战场,德军陆军总部根本不想浪费太多的兵力,一开始只派了一千多人的第3侦察营和战防炮营凑个热闹,直到两周后才运来120辆坦克,但是兵力实在是稀少,如果兵力不多还好,更可怕的是糟糕的后勤工作,都没调查沙漠作战环境,就提供了烧柴火的炉子,要知道在沙漠哪里来的柴火,除非仙人掌。

而装备方面显然也没考虑过沙漠作战环境,头盔是M35钢盔,里面都没有软木盔模,在强烈的太阳下,搞不好士兵的头都被烫熟了,而军装也是亚麻布制作的,白天不防热,晚上不保暖,在沙漠一天仿佛度过一年。

下面热的穿短裤

北非军团吃什么

在北非战场上,德军的伙食是盟友意大利军提供的,提供的食物是咖啡、食油、果酱,肉罐头,尤其是肉罐头,难吃的一笔,被德军吐槽为“墨索里尼的屁股”,就连意大利军自己也这么说。偶尔还能吃上一些鱼肉和脱水的蔬菜。但是这些食物吃的嘴里能淡出鸟来,感觉没放盐似的

吃饭的北非军团士兵

其中所谓的鱼肉其实就是金枪鱼罐头,金枪鱼罐头是半生不熟的,如同鲱鱼罐头一样腥臭无比,即便是腥臭无比的金枪鱼罐头也是天天都有,因为后勤被切断,三天内只有6个堪比生化武器的金枪鱼罐头。

德国人是爱吃黑面包的,但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黑面包是不要想了,主食只能是各种压缩饼干,这种压缩饼干比水泥还硬,不泡在水里根本啃不动,虽然偶尔能吃上伙食车上做出来的一些面包,但是从口感和外观上难以和黑面包相比,被德军称为“沙漠面包”。

被称为墨索里尼的屁股的牛肉罐头

黄油也没了,因为黄油很容易在沙漠中挥发,德军只能以橄榄油代替,就好比在馒头上抹上大豆油,这种滋味当然不好吃

除了糟糕的伙食以外,北非军团严重缺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知道缺乏维生素很容易出现败血症的,但因为没有蔬菜水果,很多士兵都有了败血症的症状,就连隆美尔本人嘴角都起泡上火了。

被俘的德军,精神面貌可见一斑

完全运输不到的补给

即便是这么难吃的食物,北非军团也不是容易获得的,最主要的是后勤完全依赖意大利军补给,当时意大利靠着海运为隆美尔运输物资,但是意大利空有一大堆战舰,却屡屡被英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打的找不到北,大批的物资根本运输不到北非军团的手里,十成的物资只有两三成能运动被北非军团那边。

盟军军舰

到了后来,盟军成功地控制了欧非通道,彻底切断了北非军团的后勤补给,因此在遥远的北非,德军想要得到后勤补给可太不容易了,路上运输不行,靠着海运又被英国海军吊打,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的交通要道的直布罗陀海峡一直都被英国人掌控。这才导致了北非军团不仅吃得不行,而且数量还不够,还得节约,大部分人都没法吃饱。

大西洋到地中海的交通要道直布罗陀海峡

自力更生找吃的

没有吃的只能自力更生了,在没有吃的日子里,北非军团里只能靠自己捕猎生活,靠近绿洲还好,能吃到新鲜的肉食,但是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最主要的时候不容易获得,没办法,只能向阿拉伯人购买一些动物了。

如果打了胜仗,可以缴获盟军的补给品,包括英国部队的牛肉罐头、白面包、果酱甚至新鲜的水果罐头来改善一下伙食!其中被英军吐槽的牛肉罐头倒是很受德军的喜欢。

备受北非军团喜欢的英国牛肉罐头

严重缺水

沙漠大家都知道,缺水很严重的,除了食物以外最大的难题就是严重缺水,大部分情况下每天的饮用水都是非常有限的配给了,除非发现新的水源或者缴获盟军的补给才会额外提供水的配给,就连隆美尔本人每天也只分配到一杯水,还得精打细算着喝。

之所以这么缺水,除了沙漠问题以外,最主要的是淡水资源都是靠意大利本土运输过来,能幸运运过来的是极少数的淡水,加上意大利那边因为水桶比较少,基本都是用油桶运过来,自然而来的带来一点汽油味。

吃饭的隆美尔

有一段时间里,缺水严重的前线部队每天的淡水只能有半杯,剩下的水分靠着糖果和果酱来勉强进行水分补充,因此一旦发现新的水源,德军都会重兵把守,堪比重要的武器库

德军沙漠埋葬地

由于缺水和足够的饮食,北非战场上因为非战斗原因减员的德军士兵相当多,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之前,不足5万人的北非军团中有9000人因为肠胃病、营养不良或者缺水失去战斗力,而隆美尔本人也长期遭受肠胃病折磨。

嘴角上火起泡的隆美尔

北非战场虽然并不是德国的主战场,但是在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带领下,用仅有的兵力和装备一度把英军狼狈不堪地赶到埃及去,不过由于艰苦的作战条件加上糟糕透顶的后勤,让北非军团出现很多非战斗减员,即便是隆美尔也未能幸免,在隆美尔回国养伤后,北非军团兵败如山倒,最终在1943年5月13日向英军投降,北非战场彻底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英军的斩首行动—目标:‘’沙漠之狐‘’隆美尔
大漠猎狐,二战阿拉曼战役
蒙哥马利能够抵挡非洲军团的关键在哪?
为何会如此矛盾:隆美尔在非洲打得越精彩,德国就输得越狼狈
战将隆美尔之纵横北非
【每天老照片】--5665--北非战场老照片:被吹爆了的战神隆美尔,最终被英军赶出了北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