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人怎么练字学书法?

我觉得从问题描述来看,你的疑虑是字帖如何获得。的确,诚如问题描述里说的那样,我们印刷字帖需要靠影音技术,古代是没有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拿来影印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

所以这个问题暴露了对于字帖、拓印技术的不了解。

中国书法的字帖,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墨迹,一种是碑石。墨迹被称为帖,碑石被称为碑,所以也有人将这两种合起来称之为碑帖的习惯,碑帖也被用来代指书法。

虽然古代没有影音技术,但是古人想刻帖也是有办法的,只不过相对来说成本要高一点。

一般而言,墨迹往往采用双勾的技巧,用细笔将一个字的外形勾勒出来,然后在仿照原作的样子填墨。另外一种是将这个墨迹的轮廓勾勒以后,上石刻成碑,然后将这个碑在去拓印。

这两种做法都有好处。双勾填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书法的真实面貌,不失真,但是成本相当高,字帖价格也不菲。当年唐太宗弄来兰亭序时候,就让冯承素、欧阳询等人双勾填墨,我们后世看到的冯承素本就是双钩填墨的版本,这个本最接近原作。

后来有人将欧阳询的版本摹勒上石,刻成碑文,这就是定武兰亭序。而摹勒上石之后再去拓印成本就行当低廉了,也较为容易普及。唯一的缺憾是失真严重。

对于碑石,普遍的做法是将其拓印下来。但是拓印这里面也有很深的问题。我们举欧阳询的《九成宫》为例。

欧阳询的九成宫最早的拓本是宋拓本,但是九成宫早在唐朝初年就刻好了,为何没有唐拓本呢?

原因是这个碑石是皇帝下令摹勒上石刻成碑文的,所在地方九成宫是皇家禁地 没有人敢去拓印的。所以有些市面上讲的唐拓本往往是后人伪造的。

拓印字帖一般都是个技术活,往往用到很多工具,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影印的碑刻字帖都是拓印下来的白字黑底的,都是拓印的,并不是刻印的原石原貌。

总之,古代人有古代的技术去弄到字帖,只不过相比于今天。古人获取这些资料要相对难得多,成本也要搞好几倍。往往很多字帖一拓印出来就价值连城。我们今天往往看到古人讲“穷诗富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穷人就去搞文学创作,诗文写作之类的,那些省钱,你要想搞书法、想学写字,必须要花很多钱。所以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都是有钱人,大概只有家里很富裕才能买得起一个好字帖吧。王羲之就是个例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成宫》的三个版本中,李祺本、三井本和姚孟起本哪一个最好?
书法老师:书法入门从《颜勤礼碑》开始是一个错误
高清字帖 | 方整中见险绝
碑帖
田蕴章:练字选不对字帖就是白费功夫,练多少年都没用!
实现透过刀锋看笔锋的一种系统做法 | 深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