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结五千年书法史,原来书法大师这样写书法!

有人问我:书法为什么只能写一次?重复书写的书法还算书法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具有普遍性。让我们看一下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家名作。

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书法是所有学习书法的人,所不可逾越的高峰。而他的代表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我们了解这幅书法的创作背景就可以发现,这幅传世名作、让我们后人惊叹不已的书法作品,其实它的诞生是非常偶然的,几乎是可以说是传奇性的。

因为这幅作品时王羲之在醉酒状态下写出来的。当时3月初3,王羲之和一帮好友一起聚会宴请朋宾,大家玩得畅快,而且此时江南正值美好景色。王羲之又贪杯了不少。大家即兴赋诗,集结成册,想让王羲之给这册诗集写一篇序,因此兰亭序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王羲之写这篇序的状态,是微醺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借助酒精的力量,他一挥而就,写下千古名篇。

而正是这篇即兴之作,成为王羲之书法最高的代表作。比较有趣的是,王羲之醉酒醒后,写了数十遍兰亭序复制本,但都不如当时醉酒时候写出来得好。

这个后来的细节说明,即便是书法大家,一篇好的书法作品的诞生必然是偶然的,也是自然诞生的。在种种机缘巧合的作用下,才能诞生超乎人意料的书法神作。

假设王羲之这一天没有去参加宴会,假如他一滴酒都没喝,假设他这一天心情不好,假设这一天天气很糟糕,假设这一天没有人写诗,上述任何一个条件缺失,王羲之的神作兰亭序也就不可能诞生了。

所以我们看到,王羲之书法神作的诞生,基本上可以说是具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这样的神作,自然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自然之气。单纯靠人的设计和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神作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书法家——颜真卿,他写的书法作品——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而我们看祭侄稿的诞生,也是充满传奇经历。

首先,这幅书法作品,是颜真卿为了纪念自己的侄子而写的。颜真卿是唐代安史之乱中,第一个起来勤王的大将。对于国家忠心可见一斑。

而颜真卿最疼爱的侄子又在这场动乱中为国牺牲。可以想见颜真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书写的,对于国家的忠心,对敌人的愤恨以及满腔的痛苦、血与泪交织在一起,让颜真卿心中的情绪喷薄而发,透过笔端,挥笔写下这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书法作品——祭侄稿。

通过上述两位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创作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好的书法作品,他们必然是一挥而就的,他们必然不是多次蘸墨,靠着人的聪明才智,设计、制造甚至是编造出来的。

中国书法的创作法度不允许书法被“创作”出来,书法所使用的纸张——宣纸的特性——湮墨的特性——也不允许书法一笔一笔的描作。

所以,书法作品但凡能称得上艺术的,就必然是自然写就的,靠书法家的功力、学识、涵养、技巧以及艺术家的表现力写就的,绝非是人工的设计、计算,那样的东西只能算上工艺品。因为但凡是人能设计出来的、人能做作出来的,就一定没有自然而然、鬼斧神工那样令人意外和惊叹的美。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序》凭什么被称为神作,字体放大10倍后,果然名副其实
为什么“兰亭序”涂涂抹抹,却被称作神作?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成亲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欣赏 纵观中国书法史,历朝
流落日本的一件行书神作,出自赵孟頫之手,惊艳书法史700多年
书法史上的一位“全能选手”,实力非凡,篆隶楷行草为皆被推崇!
唐伯虎随笔书法,酣畅淋漓,这才是“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