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患阿尔茨海默病十余年,生活仍可自理,杨老先生凭的什么?

撰文 中日医院神经科 彭丹涛 王磊

编辑 保健君

杨老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平时身体健康。正值颐养天年之际,老伴徐女士却发现他记忆力明显减退,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都记不住,经常丢三拉四,找不到东西,偶尔忘记熟悉的人名。细心的老伴并没有仅仅认为杨老的症状是老年人爱忘事儿的表现,她赶紧陪同杨老先生来到医院就诊。当时,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后,徐女士深知该病的不良结局。后来经多方打听,徐女士找到我,此后一直由我为杨老诊治。时至今日,杨老先生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俗称老年性痴呆)已十余年了,但是病情稳定,基本生活仍可自理,还经常和老伴一起参加同学、同事、亲戚聚会,广交好友。



其实,像杨老这样的患者,在我们的工作中并不少见,在我诊治的将近2000位痴呆病患中,许多患者已长期坚持看病四五年了,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

在大家的印象里,老年性痴呆的可怕程度堪比癌症,一旦得病,不但患者自己痛苦,家属也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那么,老年性痴呆真的可治疗吗?我们用痴呆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年性痴呆和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只要诊断准确、治疗到位,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甚至许多患者及家属可以感觉到病情的好转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痴呆中最常见的原因,因脑内的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导致了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01老龄

02家族史

03基因如载脂蛋白E4、

04低教育程度

05缺乏脑体力锻炼

06血压血糖异常

07抑郁等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病情呈持续性进展,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智能减退。在疾病早期,患者症状轻微,常不易被发现,等发现到医院诊治时常已经是中晚期了,延误了患者的治疗,预后也非常不好。

老年性痴呆最典型的首发症状是记忆力减退,记不住同年龄人能记住的事情

逐渐出现迷路,甚至在自己家中也不能找到厕所

说话不流畅

理解力、计算力下降

穿衣、吃饭等感到困难

情绪激动,具有攻击性、易激惹、焦虑等

一些患者会出现幻觉、错觉、妄想等

最终患者在个人卫生、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各个方面完全需要他人照料,患者常死于如营养不良、继发感染、跌倒等并发症。该病病程通常为5~10年,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但是杨老先生自发病至今十余年,他的基本生活仍可自理,社交能力保留较好,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尽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其他手段可以逆转或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发展,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多方位治疗及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策略,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早期发现

杨老先生在出现记忆力减退时,老伴没有仅仅认为是老年人衰老伴随的记忆力减退,而是尽快就医,使杨老先生没有错过最佳的诊断和治时机。

早期诊断

为了能更早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我们与同行专家学者都做了大量的临床、科研工作。其中早期记忆认知检测的规范化量表检查对诊断老年性痴呆有很生要的临床意义。此外,基因检测及老年斑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老年性痴呆的前沿技术。



全面治疗

我们还摸索出来针对老年期痴呆的一套治疗手段,结合患者的致病因素及病情程度,针对疾病进行多靶点全面治疗。我们将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记录下来,包括服药的种类、剂量及用药时间。绝大多数患者都能从治疗中获益,有些患者家属用“感到治疗前后像变了一个人”来形容治疗效果。从杨老先生的诊治历程上看,与家属长期坚持来陪患者来门诊看病、风雨无阻,以及我们的治疗技术密切相关。

除给予药物治疗外,我们鼓励家属及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做好日常生活琐事非常重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多说话,多聊天。鼓励患者多干事情,如由家属指导炒菜、买菜及其他家务等。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如写日记、读报纸、唱歌、跳舞、听音乐、打太极等。另外,家属还需做好照护,照料患者饮食起居、营养、卫生及身心状态等,做好患者用药记录及病情变化记录,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彭丹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抗衰老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副主委等。

专业特长:

擅长诊治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疾病等神经科常见疾病。

科研成果:

主持1项科技部十三五项目中的“阿尔茨海默病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首都发展基金。获2017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宝杯”李时珍医药创新奖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痴呆,创造老年人健康生活
《关注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
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答疑解惑 | 老年性痴呆能治疗好吗?
为何阿尔茨海默病者愈来愈多?提醒:50岁后,尽量改掉4个坏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