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是必然,活着艰难!生命是用痛苦来结束痛苦

作者 | 汨罗江上一叶舟

探究一个哲学的问题: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要厘清这个生命终极的问题,需要排除一个前提条件。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类似这样的话:你为什么要生我?你当初就不应该生我,你生我时和我商量了吗?

看似有点无厘头,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于自己活着的辛酸艰难、亲情撕裂!原生家庭或是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一些人婚姻情感失败,债务陷入无底洞等等,被逼入绝境和绝望,生无可恋,活着没意思,只能依靠通过消灭肉体来达成精神的死亡,以此来摆脱心理难以负重的痛苦。对他们而言,死亡是解除绝望最佳方案,所谓的一了百了!

之前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从大山贫困家庭走出来的男孩,非常优秀,读到研究生,因为女朋友和他分手,想不开,跳河轻生了,让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成人的农村父母痛不欲生……

讲完这个,再谈“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这个命题才成立。

电影《活着》

但解答这个命题,又不得不先说“哲学”二字,什么哲学?

哲学本意是智慧的意思,不是简单的思考,认为是事物是什么,而是对事物的思考,思考,再思考,有点类似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思。思考,思考,再思考是什么,就是探究一切的一切的本质、规律是什么,剥离纷杂的现象,回归到问题的本源。

哲学的思辨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纷繁复杂事物进行抽象提炼,然后一针见血地揭示问题,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感。

比如,婚姻中的爱是什么?

肤浅的思考是99朵玫瑰,房子、车子、票子,各种日子的礼物;进一步是相互包容、扶持;再进一步是一生一世,奋不顾身,然后是某种责任、使命、信仰……

爱有诗意、甜美烂漫;爱也有苦涩,撕心裂肺……

爱到底是什么,视角不同,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时期,随着认知的变化,对爱是什么的定义也会随之发生不一样的理解。定义,推翻,然后再推翻,再定义,试图获得它的终极答案。这就是思辨的魅力所在!

关于爱是什么,我之前看到的解释,总感觉似是而非,缺少那一种捅破窗户纸的透亮,直至听到这一句:爱是一种忍耐!寥寥几个字,字字珠玑,醍醐灌顶,道出人间正道是沧桑,爱的“本质”。

处在婚姻“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磕碰的人,你细品。

哲学的思辨,不是哲学家、思想家的专利。伟大哲学家的思辨能力很强,但太聪明,看问题太透彻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以哲学叔本华为例,一代哲学巨匠,人类幸福导师,却情路坎坷,孤寂一生终老。

相比农村一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老人,不懂高深莫测的学问,不懂晦涩难懂的学术,却知道如何相濡以沫,诠释真正的爱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幸福。

这或许是对像叔本华这样的哲学家莫大的一种讽刺,再华丽伟大的思想,再史诗级的巨著也抵不过满头白发,一生相随,牵手过马路的那个背影。

换言之,修行在行,不在思,思只是行之后馈赠的礼物。

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哲学家,“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谓的你的人生哲学智慧便孕育而生,道法自然,由然而生。

回到人始终会死的,为什么还要活着。

实际上并没有复杂,人一旦有了七情六欲,就必定有活着的理由。

简单说,活着就是为了欲望,欲望不断放大迭代。人生寥寥数十载,在每个时期,不同阶段,为什么要活着的理由都不同。

大到为了改变世界,拯救苍生;中到为了追求财富,体验生活;小到为了妻儿、父母等等。无非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意义而活着,区别只是自我、本我、还是超我。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个社会虽然阶层、贫富差距之分,但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到了七十岁,都是老人;不管你是金银棺椁,还是草席裹尸,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以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存在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潜意识;而人在没有面对死亡时,死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是人最底层的活着的理由,其次才是上面提到的为了欲望活着。

佛怎么做?为了解脱七情六欲的苦恼,脱离生死的界限,佛说:无生无死,无悲无苦,无欲无求,是忘记一切悲苦的极乐世界。《庄子》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但我们都是俗人,向往成佛成道的境界,却又不得不活在当下现实的诱惑里。

然而,人为欲望而活,人生十有八九不如人意。费孝通曾说过一句话:不能痛痛快快地活,不如爽爽快快地死!哪一天中国人能了解了这一句话,他才能在这世界上做自己的主人。

想死不敢死,活着不容易死更难,用痛苦来结束痛苦,用活着不易的痛苦来消磨死更难的痛苦,或许这便是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的最好诠释。

再回味“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这句话,换个角度来审视,人始终会死的,那为什么不爽快地死呢?生是起点,死是终点,活着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一步步走向死亡,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始终会死的,为了不让死亡看上去不那么悲凉,选择死出美感,死出爽快……

写在最后的思考

电影《活着》的四句台词:

  •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 人是为了纯粹的活着而活着,而绝非为了活着以外的事情而活着。
  • 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的重度此生了。
  •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哲学家谈快乐
叔本华名言
当你扛不住,就读这位哲学家!
10、201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你的不幸福源自你对幸福的追求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