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武当山金顶长明灯600年都不灭的神秘面纱:雷火炼殿至今科学无解

导读:作为中国道教圣地,我国道教功夫发源地,武当山可谓是众人皆晓。我国历朝历代以来都极其重视武当山,明朝是武当山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多次赐予武当山“五岳之首”、“皇室家庙”、“治世玄岳”之称,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武当山建筑规模极为恢弘,占地20多万平方米,光建筑面积就高达2.7万平方米,至今还保留有53处古建筑,以及各类珍贵文物5000多件。

为什么武当山能够颇受朱元璋的重视呢?甚至在明朝时期,武当山盛极一时,成为五岳之首?

这其中有一段历史趣闻,据传当年朱元璋在起义时,被元兵困在武当山。在众将领束手无策,形势危急之时,朱元璋看到山顶的破庙里供奉着真武祖师,于是他立即向真武祖师磕头祈祷,乞求祖师保佑自己能够突出重围。如果将来自己成为天下之主,他许诺一定举国之力兴建武当,为祖师重新建造真武神殿。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朱元璋不仅突出重围,还成立了大明帝国。朱元璋在去世时曾经叮嘱朱允炆,一定要好好修建武当,完成自己的遗愿。

但是还不等朱允炆完成朱元璋的遗愿,就被发动靖难之役的朱棣夺了皇位。朱棣虽然勤勉但是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在心里也对朱元璋抱有亏欠,因此后来竭尽全力的逐一完成朱元璋遗愿。

为表示自己的忠诚,朱棣命人打造6万多吨的“阳山问碑”纪念朱元璋,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石碑,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古代,如此巨大的石块是如何完成运输和吊装,至今无人能解。

除此之外,武当山的建造也在持续进行中。朱棣命30万军民驻扎武当山完成这项工程,这在刚刚建国,一切百废待兴的明朝初期,建造前后花费近12年时间,几乎耗尽了明朝的国库。

最令人称奇的当属武当金殿。众所周知,故宫是明朝的产物,结构全部以木材为主,但是武当金殿却以铜为主,全部由铆榫拼合焊接,金殿在北京预制后,再运到武当山安置。

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顶端就是武当精华一一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紫禁城又叫皇城,高达数丈,周长三里,筑墙的条石,每块重达五百公斤以上。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

说来让人费解。这座巍峨的紫禁城没有浇铸一点混凝土、没有凭借一寸钢筋。那么是什么使石石相衔,而且又是那样的牢固呢?
铜铸鎏金的金殿,建于一四一六年。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五·四四米,宽三.一五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殿内神案、几案、供器都是铜铸鎏金。整个金殿是用精铜和黄金铸制而成。

凡到金殿游玩的人,都会看到殿内的神灯长明不灭,即使殿外狂风大作,殿内神灯火苗仍一丝不摇,相传是殿内“避风珠’’在避风,其买不然,它是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聪明智慧的结晶。他们考虑到精密铸件的热胀冷缩的系数,因此在焊接上技艺惊人,毫无铸凿痕迹,四面密不透风,殿内空气不能形成对流。风到殿门,又被反弹回去,所以殿外狂风暴雨,殿内神灯不闪不摇。

在金殿的房脊上,装饰着很多铜铸鎏金的龙、凤、马、鱼、狮等珍禽异兽,它们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只金马全身发黑,道教称之为海马。有人神秘地告诉我,每到夏季,它经常口吐雾气,飘向碧空,化为紫霞,同时还会对天空发出“咴咴”的长啸声,这就是“海马吐雾”。相传是它给雷公雨师发的信号,雷公雨师听到叫声,火速赶来,马上就会出现“雷火炼殿”。

有人也许会问,古时候就有焊接技术了么?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那时的焊接技术相当成熟,从金殿内无从逃逸的空气和没有任何误差的工艺,就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的焊接技术有多牛掰,比起现在的电焊技术毫不逊色。

建成的金殿高达5.5米,深4.2米,宽5.8米,金殿之中还供奉着重达10吨的真武祖师铜像。金童玉女,一方手持文博,一方手托宝印,矗立在面色丰润、衣袂飘飘的真武祖师两侧,以及栩栩如生的水火二将手持宝剑锦旗,怒目圆瞪。

但要数金殿最经典的还是雷火炼殿。

武当山海拔较高,所处云层线较低,因此雷电频发,作为铜铸殿宇,武当金殿首当其冲受到雷电的猛烈洗礼。

但是每次电闪雷鸣,金殿的屋顶上就会出现一个来回滚动的火球,不管电闪雷鸣还是天崩地裂,金殿依然稳稳的屹立在武当之巅。

等到雨过天晴,经过雷雨的洗礼之后,金殿却愈发显得辉煌夺目。

不计其数的游客和学者蜂拥前来,但是无人能解释其中的奥妙。

后来在民国时期,有管理部门在金殿的四周建造父母殿,粗俗简陋的建筑物掩盖了金殿的光华。金殿屡受雷击,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每次雷电击打的是金殿旁边的三座宫殿,金殿却毫发无损。于是当地人传说:真君在扫自家雪,以免旁人碍手脚。

可惜,建国后,这项奇观被人为毁坏,雷火炼殿彻底成了传说。

1958年,有人提出为避免金顶被雷劈坏,要在金顶至上安装避雷装置,当时有人站出来反对,他们认为金殿本身就能防雷,何必再多此一举。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安装避雷装置使金殿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防雷功能,而且金殿内的须弥座多次遭到损毁。除了1975年武当金殿出现过一次雷火炼殿的奇观,至今再没出现过类似情形。


解放后,政府为了金顶避免雷击,保护文物,于1958 年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这样一来更糟糕,不仅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除了1975年武当金殿出现过一次雷火炼殿的奇观,“雷火炼殿”的奇观就再也没有再出现过。
为了揭开永乐后500 年间的金顶奇观和近70 年屡遭雷击之谜,有关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反复的调查研究。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原来金顶上只有一座金殿,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它却又以巧妙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而后增添的建筑物破坏了金殿放电系统,而这些建筑物和设施又建立在易导电的地质裂隙上,并非真武帝神意而招来的灾祸。

为了恢复金顶奇观和防雷,丹江口市于1980 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再 一次对金顶实施新的科学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这一次,防雷问题解决了,但金殿的辉煌和“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这座供奉着永乐皇帝化身的金殿,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稀世国宝,它所显现的种种奇观,是明代营建科学家和工匠们的高深学问和精湛技艺带来的异彩。而如何做到既要防雷保护文物,又要使金殿重新能显现“雷火炼殿”的奇观,则又成为一则科学工作者和旅行家们所要解开的谜。
性命之道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你这么看武当山金顶?

证道之旅☯心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山 雷火炼殿
武当山金殿神灯之谜:600年未曾熄灭,真的是因为有“避风珠”?
武当山有一绝世奇观,专家为保护文物,放置了一样东西,奇观消失
金殿被雷劈近600年,专家装上避雷针后,“雷火炼殿”却消失不见
武当山雷火炼殿奇观
秦楚网·文化频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