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9年的河北省宣化县城, 古香古韵、凝重浑厚的“京西第一府”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组拍摄于1939年的河北宣化的老照片。在浏览这些老照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宣化这座城市的历史。宣化,隶属于河北张家口,宣化,最早的名称由来出现在金代,再次使用是清朝康熙年间,设置有宣化府,宣化之名,寓意“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宣化是古代军事重镇,因为处于北京西北方向,故而享有“京西第一府”美誉。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去看看80多年的宣化城的样子。

1939年的宣化城街景,一个骑着骡子,头扎白羊肚收紧的年轻人正从街上走过。他身后是一座牌坊,牌坊上有两个大字“承恩”,不知道现在这座牌坊是否还在。当年的河北百姓春秋两季多以头巾白羊肚手巾陕缠头,显示一种阳刚英武之气,类似陕北风俗。

1939年的宣化镇朔楼城门楼洞下,镇朔楼俗称鼓楼,建于明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神京屏翰”巨幅匾额是乾隆皇帝的御笔。镇朔楼前面的城门楼是清远楼。镇朔”二字从字面上讲是威镇北方的意思。明代宣化地处北部边镇,时常遭受蒙古铁骑的侵扰,所以明王朝非常重视宣化的防御,派重兵镇守。当时镇守宣府的总兵官称镇朔将军,佩带镇朔将军印,镇朔楼由此而得名。

1939年的宣化,一个正在拉车的人力车夫,那时的人力车相当于今天的出租车,可以看到这个车夫身上穿的衣服上还有编号,看来当时宣化城里对人力车夫的管理还是很规范的。

1939年的宣化城俯瞰,虽然那时候的宣化城里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但是鳞次栉比的平房很规则,街道宽阔,彰显了当年的宣化城建设还是很有规划的。

1939年的宣化城外,远处是高大的城墙,城墙下的护城河里游弋着成群的大白鹅。五代、辽、金 时期,宣化城均为县、州、府所在地,元代为宣德府城,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宣化城扩建,周长24里,开七门,东曰安定门,西名大新门,南为昌平拱极门、宣德门和承安门,北为广灵门和高远门。

1939年的宣化城,一座葡萄园里,一个年轻姑娘正在采摘葡萄。宣化历来就有“葡萄城”的美誉。据《宣化葡萄史话》记载,宣化葡萄最早引进栽培时间为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9年河北宣化县(现属张家口)老照片再现当年古城风貌
宣化古城:拱极楼、镇朔楼、清远楼
宣化鼓楼
河北宣化:镇朔楼
宣化时恩寺(原创摄影)
走进历经峥嵘岁月的宣化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