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倍角三角函数”解题探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三角形的角的倍数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获得不同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挖掘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思维内涵和思维特征,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构建“倍角三角形”及其解题模式. 用类比探究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以达到拓展解题的能力,实现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倍角三角形;类比探究;解题模式;分类讨论

所以36°<α<45°.

(方法1:大角剖分法)如图2,作∠A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则∠CAD=∠BAD=∠B=α,AD=BD.

模式4:如图9,2倍角三角形一定能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3倍角三角形.

例1 (2014年浙江·宁波卷)课本的作业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画示意图说明剪法.

我们有多种剪法,图13(1)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1)在图13(2)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 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

波利亚曾说过,假如人们想要从解题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就应当在所做的题目中去找出它的特征,那些特征在以后去求解其他的问题时,能起到指引的作用.这样的建议对师生都是有意义的.在解题以后,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解题过程的经验、思想和方法,反思求解结论的拓展,思考问题内在的逻辑关联,在变化中抓住不变的核心特征,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总结思维方法以及解题模式,提升思维深度和力度.借助几何直观、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引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活动过程的结果,提升学习的过程性和习惯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维
压轴题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推荐实验小学顾志能老师对“三角形分类”教学意见的文章
三角形的分类1
小学数学教学网
【数学模型】初中数学全等模型详细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